老师,莫以疑小而不为
2015-04-30林雅斌
林雅斌
在教学中,常见的有课前质疑、课尾质疑。但在学习推进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也可能出现“困顿处”,突然间冒出一些小问题。由于这些问题或许是教师在阅读教材时未曾研究到的、与课前预设的内容不一致的,有些教师就有意无意地“忽略过去”,从而失去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机会。时间长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就会消磨直至泯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怀着对儿童的尊重与敬畏,呵护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与他们一起共同体验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学习也就有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一、平等对话,不断激发问题意识
这是一节六年级的复习课,我在归纳复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些常用方法。复习到“六要素概括法”时,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学生陆续找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教师的课件上出现了正确答案:“《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大年夜里小女孩又冷又饿,冻死在街头。”我问道:“同学们赞成吗?”大部分同学虽是犹犹豫豫,却也点头称是。细心的我却发现一片赞成声中夹杂着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那五个幻象都不重要了吗?”声音虽小,却如雷贯耳,孩子提出的正是我忽略的地方——《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个童话故事,重点描写了小女孩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五次擦燃火柴,看见五次幻象,最后冻死街头。而我的概括太过简单,置文章重点于不顾,只写出小女孩最后的命运。我赶紧请这位学生站起来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再讲一遍,之后对全班同学说:“今天,老师要感谢××同学,她纠正了老师的一个错误,现在,她才是我的老师,请让我和我的‘小老师握握手。”霎时,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也有思虑不周的时候。如果教师能敏锐地捕捉住学生的疑虑之处,放下师道尊严,创设宽松的氛围,与学生平等对话,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有话敢说,有疑敢质,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二、顺势而导,从“迷信书本”走向“挑战权威”
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学生正在思考作者是怎么表达出“威尼斯的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一位女生举手了:“老师,第五自然段中每个句子中间怎么都用句号?您不是说排比句中间要用分号吗?”她的心真细,标点符号这样的小细节也注意到了,但这又是自己在备课时忽略的地方,是就此调整教学内容和程序,还是敷衍一句“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讨论”,依照既定的内容往下教?我想,作为教者,我们应该具备把这样的小意外转化为“大收获”“大惊喜”的能力。于是,我停下脚步,顺势而导:同学们都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把句号改成分号,行吗?学生陷入静默中。过了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大多数学生认为除了最后一个句号,其他的三个句号可以改成分号。因为这四句话分别讲了商人、青年妇女、孩子、老人乘坐小艇外出,都是表达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的意思,是并列关系,可以用分号。我对他们的看法表示赞同,再问:“那为什么编者不用分号而用句号呢?”学生再一次细细读文,深入思考,有的同学说:“可能是因为这四句话的长短不一,句式不是很对仗,所以编者不用分号。”也有的说:“可能是因为这四句话都有讲清楚谁在哪里干什么,是个完整的句子,所以编者就用了句号。”还有的同学说:“老师,我认为这段话的结束处不应该用句号,而应该用省略号,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的人出行也要靠小艇,才能更突出威尼斯的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被孩子们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折服了。不能止步于此,怎么引导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呢?我稍加思索,对他们说:“孩子们,老师为你们骄傲!你们勇敢地向教材向编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们都是未来的伽利略。把我们的困惑和建议用书信的形式和编者进行沟通,寻求最后的答案,好吗?”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教师要沉下心,俯下身,做孩子们好奇心、求知欲的凝望者和守护神,这样,孩子们的创新意识才能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下萌芽,成长。
三、课外延伸,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
“入木三分”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一个成语故事。课上,我正按照课前的预设,引导学生理解“王羲之的书法为什么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的原意是什么?引申义又是什么?并要求学生用“入木三分”说一句话。学生的发言似乎昭示着这个成语的教学成功了。突然,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传到我的耳朵里:“老师,入木三分的‘三分指的是三分米吗?”不仅我听到了,其他同学也听到了,没等我做出反应,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说上了:“三分米是三十厘米嘞,不可能啦,这里‘三分应该是指三厘米。”还有的学生索性拿出尺子来比划:“老师,应该是三厘米,你看,三厘米就是这么长……”班级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此时,我沉浸在深深的自责中:自己凭着大人的认知观点,自以为是地讲解了那么多自认为是学生的“盲点”的内容,原来学生真正的“盲点”在“三分”上。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价值,马上表扬了这个学生:“××同学真会学习,善于思考,及时发问,我们的学问就应该在一次次的疑惑中越积越多。”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三分到底有多深,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三千尺指多高呢?”立刻有同学顿悟了:“老师,这是虚词!”一语点醒梦中人,有学生接口说:“这‘三分也是虚词,是指王羲之书法笔力强劲,墨迹透入木板很深。”“真聪明,会举一反三。”我接着追问,“我们还学过哪些含有虚词的古诗呢?”“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我趁热打铁:“你们还知道哪些含有虚词的成语?”这一下,学生陷入了沉默,举手的只有三三两两。我莞尔一笑:“同学们,我们就把它当成家庭作业,回家查找带有虚词的成语,明天和同学交流。”第二天,学生反馈上来的词语真是让我惊喜:“驰骋千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曝十寒”“九牛二虎”“五花八门”……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我不禁心头一松,如果昨天因为这是个微小的无关大局的问题而无视它的存在,今天就不能看到孩子们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走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的境界了。
老师们,莫以疑小而不为,小疑能做大文章。让我们不遗余力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滨东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