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5-04-30唐高源
唐高源
【摘 要】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正在通过互联网获得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广大的人际交流。这一趋势促使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上需要指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从中进行提炼的自学能力。本文通过多年教学经验,讲讲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自学能力;兴趣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面向现代化、与时俱进的新兴学科,在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的能力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再单纯地教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信息技术作为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性:知识的更新频率比一般学科要快得多。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只能是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技能最终依靠学生自己。
一、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身就是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人们的信息活动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如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信息垃圾、网络黑客等一些不良影响,这些影响反映了在信息活动中违法行为和道德失范现象严重的现实。而高中阶段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高中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把握得好,可以使教育过程更快更顺利,但是如果把握得不好,却可能使教育过程举步维艰。因此,教育教学当中特别注重考虑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二、做好课前准备,培养学生学习动力
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我认为,课前的备课是非常重要的:在上课之前我们就应该认真考虑整堂课的实施过程,要仔细的理顺整堂课的教学思路,要认真考虑各个环节的具体如何去实施。比如,哪个地方要详细讲,哪个地方要简练讲,哪个地方要演示,哪个地方要学生自学,哪个地方需要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分为几段来实施教学,这样的实施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这些细节,老师的备课想得越周全,在具体的授课中,老师的应付就会越加自如,为一节成功的课打好基础。在进行演示操作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事例,最好是与学生平时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生感兴趣事情,象这样的事例就是要靠老师平时的积累、平时的留心观察,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我们的教学学生才能喜欢。还有在给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时,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难度适宜的练习,练习的过程应该由浅入深,要有一个过度的过程,要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才能有学习的动力,才能有信心往下学。通过这样不断的学习、练习,形成一个个良性循环,我们的信息技术在学生的心目中才会越来越重要,我们的教学才会多姿多彩,我们的教学才会有声有色。
三、积极的兴趣引导,激发学生自学动力
教学中,人们往往把传统的教学作这样的比喻:如果把书籍比作饲料,那么知识就是营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就是由老师先咀嚼饲料,然后把嚼烂的饲料甚至是分解出的营养直接吐到学生的口中,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主动性,而只是被动的接收,长期进行这种教学,学生离开了老师,就无法自己获取知识,因为他缺乏对书籍进行咀嚼和分解的能力。通过这种观点的阐述,积极引导学生告别老师的包办代替,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这样学生就对自学这种学习方式产生了兴趣。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有的同学有直接兴趣,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而有的同学没有直接兴趣,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信息技术、不了解计算机技术,老师要加以引导,培养他们的间接兴趣。比如将高年级同学设计好的优秀程序、软件和作品给同学们作展示,让学生玩适当的益智游戏,通过这些展示计算机斑斓多姿的一面,唤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自学计算机知识的冲动。此外还应通过课堂和课外的各种渠道向同学们介绍当前信息技术产业国际国内的形势,了解我国的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四、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具有文化性、应用性、发展性和模块化等特点。时代不断进步,世界呼唤信息技术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初中生所学习的内容大多数是信息技术的操作,主要是一些应用软件的使用,信息技术既是他们的学习对象又是学习工具;信息技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软件推出的惊人的速度等,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应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样不仅能够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训练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不难发现,现在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往往不是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源于对游戏的热衷,所以有很多学生长期沉迷于其于而不能自拔。这里我们可以在讲授flash动画学习中,下载一些flash小游戏,告诉学生通常学生所玩的小游戏都是由flash软件制作,鼓励学生好好学习,自己设计出编出更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正确学习动机。其次在大量的操作任务试题中渗透自学意识,训练学生的意志。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大部分都采用任务驱动方法教学,给学生设置一定的任务,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鼓励他们多交流,可以请教其他同学,也可小组合作,從而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他们不怕难的信心。最后课堂中要积极倡导及时评价、即时评价、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激励评价。树立学生自信心,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总之, 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懂得学习的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纳入教学目标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落实,要求我们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同时,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对于学生的疑问,多教给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逐步改变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心理,让他们自主地寻求各种有利的帮助,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使其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高艳茹.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6(5)
[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9
[3]信息技术基础教师教学用书[M].广东省新华书店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