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2015-04-30苏伟毅
苏伟毅
“服务型”阅读教学指的是:教师提供适切的教学服务,指导、促进、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在理解、感悟、鉴赏中取得阅读收获。阅读教学中,因为文本材料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情况千差万别,因而需要不同的服务策略。
一、立足“教学内容”的服务策略
1.走在“前面”,引领服务。如在学习《飞向月球》一文时,有些学生弄不明白“失重现象”的宇宙飞船和登月舱;对于从宇宙飞船上看月亮,景色各异,与看地球见到的景色很不一样,与地球上看月亮也不相同,学生难以抽象地想象。教学中,就需要教师作必要的引领服务,适时介绍讲解,消除学习障碍。
2.跟在“后面”,鼓励服务。阅读中,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不全面,常会有以偏概全的现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会存在肤浅、表面、不够深入的情况;有时候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深入思考,懂得一点点皮毛就自鸣得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就应站在他们后面进行鼓励和鞭策。
3.陪在“身边”,指导服务。学生在阅读中,有时候对一些知识的理解感悟会遇到困难,这可能跟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陪在他们身边进行手把手地指导服务。如在《圆圆的沙粒》的教学中,“坦然”一词不易理解,若用以词解词(淡定、自然等),学生只能获得浅表的认识。有个教师师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进行教学服务。先是教师自己化身为“沙粒”,让学生嘲笑,教师平静、淡定地对自己说:“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材!”接着,出示课件(变珍珠?哈哈______。)让学生填入适当的词语说话。再接着引导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嘲笑,沙粒还是平静、淡定地对自己说……最后教师启发:“孩子们,你们刚才各种各样的嘲笑,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那就是——”(生:异想天开)。“是啊,咱们通过在课文中换词,不知不觉就明白了异想天开的意思了。而圆圆的沙粒那平静、淡定的态度用文中的词语就叫——(生:坦然)。这样,对“坦然”获得感性的理解,同时也理解“异性天开”一词,并训练了表达能力。
4.离开“现场”,放手服务。教学服务时,应大胆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特别是要留给学生心智的空间。如有个教师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大与小”主题课文学习后,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写作创编。学生的习作多种多样:有《有小水滴与大海》的想象论述;有精练的歌谣,从“少了一个铁钉”,直到“丢了一个国家”;有《三颗纽扣》课本剧编演;有《大与小》快板说唱等。总之,有时我们离开“现场“,善于放手,反而可以给予学生更有价值的服务。
二、立足“教学对象”的服务策略
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不同,学习起点也就不一样;学生的性格个性不同,学习方式也千差万别。面对这种生生之间的差异,不少教师常会采用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冷”处理——冷淡的“旁观”,以偏概全,过度相信学生;另一种是“热”处理——过分的“介入”,回避基础,大家从头学起。这两种方法都难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认为教学服务,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1.尊重差异,给生成留空——“服务”需要耐心等待。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下定论,应让学生不断补充、评价、修正;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耐心等待,让其自我发现或请他人帮忙纠正,再让他读或说。课堂上也常遇到有的学生看起来已经“会”了,似乎不必教的现象,此时教师也不要急于肯定,以便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问题解决的策略。即使部分学生会了,教师也无需急着概括总结方法,而应做耐心等待的“旁观者”,创造机会让学生“回头悟”,避免对其他同学的思维产生影响,同时也给了教师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机会,及时有效地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为促进课堂生成做好铺垫。例如,在我校一年级《太阳》一课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模仿课文说话:“______,太阳是______出来的。”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当教师给他机会站起来后,却欲言又止。教师让他坐下想好试着说说再来。这样重复着,直到第三次,这位学生终于开口了:“大海上,太阳是鱼儿吐出来的。”教师的等待换来了绝妙的精彩!
2.关注体验,要适时介入——“服务”还需积极参与。为了体现自主阅读,不少教师常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如个人自学、合作学习等,可效果往往不佳。问题就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很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数教师漫无目的地踱步于学生间,并没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捕捉学习信息,及时参与指导点拨。有时候,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所得时,语言可能是琐碎的,思维是不流畅。教师就应在细心“旁观”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来,巧妙地发挥引领作用。根据学情适当服务,及时推广好的学习经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就能得以保证,学习方式也才能得以落实。
3.反思回顾,促思维升级——“服务”更需有效提升。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服务在于等待与帮助;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的服务在于示范与点拨;在学生思维火花闪现时,教师的服务在于倾听与赏识;在学生思维发散时,教师的服务在于调控与引领。要让学生在我们鼓励的眼神、赞赏的微笑、激趣的提问中自我感悟、积极思考、勇于创造、快乐成长!如我校北师大版二年级《风》同课异构中,在最后环节,教师们都设计一个拓展练习——仿写诗歌,让学生说风、仿风:“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______,我们知道______。”但是,在研讨课中,不同教师的智慧就体现出不同层次的教学服务水平。有的教师这样启发:“同学们,你们从哪里还感受到风的存在?”这种教学服务是潜意识的,局限于这个环节任务的完成。另一位教师察觉到学生受制于用眼睛、视觉去发现风的存在于此,就想有意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同学们,你们还能怎样感受到风的存在?”该教师有意识进行服务,但经过多次尝试,学生思维还是还是打不开。应如何促进思维升级呢?教师应怎样进行有效的服务性指导呢?一个教师的智慧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同学们,叶爷爷用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在树叶上,在树林里,在水面上找到了风。假如我们闭上眼睛的时候,你还能找到风儿吗?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看,竖起耳朵听听,深吸一口气用鼻子闻闻!把我们自己找到的风写进小诗中。比一比,我们班的哪位小诗人最有创意。”经过这样的启发,学生就打开了思路,在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展开想象,有了各不相同的说法。可见,教学服务既需要服务意识的唤醒,也需要服务智慧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
注:该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服务型教学行为与个性化学习方式”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