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全景超声成像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诊断中的应用

2015-04-29解小双

医学信息 2015年14期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

解小双

摘要:目的 研究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肿块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分别行全景超声成像技术诊断与彩色多普勒诊断,以对比两种诊断法对于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100例患者均经手术法进行治疗,并将手术病理中的检测结果与术前的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由手术病理结果可知,恶性肿瘤患者32例、良性肿瘤患者68例。由统计结果可知,全景超声成像诊断中共诊断出良性肿物67例、恶性肿物32例、漏诊1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9%(99/100)。彩色多普勒诊断中共诊断出良性肿物59例、恶性肿物32例、漏诊9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1%(91/100)。全景超声诊断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 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不论是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均能做出较好的诊断,降低漏诊率。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可为医师的诊疗方案提供较好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彩色多普勒;浅表软组织;小器官;诊断应用

一直以来,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诊断是临床上的重点与难点。以往,因临床技术的原因使得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肿瘤的诊出率并不高。后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项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明显提升了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肿瘤的诊出率。全景超声成像是新发展的一项超声技术,该项诊断技术具有较高分辨率,可以准确的诊断出病灶的大小、位置及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其对于浅表软组织与小器官肿块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本次调查中,我院将重点分析全景超声成像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诊断中的应用。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肿块患者10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其中男45例、女55例,患者年龄为20~75岁,平均50.2岁。所有患者分别行全景超声成像诊断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1.2方法

1.2.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本次使用仪器为Biommnd AU4彩色多普勒检查仪,调节探头频率为7.5MHz。具体诊断方法如下:将探头置于患者的病灶部位,检查肿块的大小、形态,同时检查肿块范围,以确定病灶究竟为局限性还是弥散性。

1.2.2全景超声成像诊断 在常规多普勒超声诊断基础上行全景超声成像诊断,所使用仪器为SIMENS公司的SONOLINE Elegra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诊断过程中探头频率为7.5~9.0MHz。具体操作如下:对于肿块分别行纵向及横向扫查,以分析病变的全貌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联,确定肿瘤病变性质与大小。

本次100例患者均将接受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将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确定全景超声成像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于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肿块的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χ2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视P<0.05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100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确认患者的病症。由病理结果可知,恶性肿瘤患者共32例、良性肿瘤68例。其中,全景超声成像诊断中共诊断出良性肿物67例,包括乳腺囊性增生5例、乳腺腺病5例、絮细胞性乳腺炎3例、甲状腺瘤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7例、弥漫性甲状腺肿瘤7例、脂肪瘤5例、炎性淋巴结肿大4例、血管瘤6例、神经鞘瘤3例、颈动脉体瘤4例、皮肤纤维瘤5例、皮肤腺囊肿1例。恶性肿物32例,包括乳腺癌14例、甲状腺癌9例、恶性淋巴瘤6例、神经纤维肉瘤患者2例、睾丸精原细胞癌1例;漏诊1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9%。彩色多普勒诊断中共诊断出良性肿物59例、包括乳腺囊性增生5例、乳腺腺病5例、絮细胞性乳腺炎2例、甲状腺瘤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7例、弥漫性甲状腺肿瘤6例、脂肪瘤4例、炎性淋巴结肿大4例、血管瘤5例、神经鞘瘤2例、颈动脉体瘤2例、皮肤纤维瘤5例、皮肤腺囊肿1例。恶性肿物32例,包括乳腺癌14例、甲状腺癌9例、恶性淋巴瘤6例、神经纤维肉瘤患者2例、睾丸精原细胞癌1例;漏诊9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1%。全景超声成像诊断对于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肿块的诊断价值更高,见表1。

3讨论

以往,临床上对于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肿瘤等疾病的诊出率并不高,后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技术逐渐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肿瘤的诊断中显示出特别的优势。尤其是全景超声成像诊断,其具有高分辨率特征,提高了超声现象技术的水平。在本次调查中,我院即重点分析了全景超声成像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全景超声成像技术于1996年被推出,后在20世纪初迅速发展,并广泛使用。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将其诊断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对比,并由统计结果可知,全景超声成像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笔者对全景超声成像诊断技术的临床优势进行总结,具体如下:①较常规超声诊断而言,全景超声成像诊断技术的分辨率更高。②利用计算机技术可将病灶进行重叠,获得超宽视野的清晰图像,除了基本的病灶大小、形态与位置的诊断准确率被提高后,更能清楚的显示病灶与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为医师的确诊与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由此可见,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对于良性肿瘤的诊断意义更加明显,其漏诊率明显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良性肿块患者,行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可减低其漏诊几率,而提高患者的诊断符合率。

综上所述,对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肿块患者行全景超声成像技术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该项技术应用前景广泛,可造福于患者。

参考文献:

[1]姚瑞颜.研究全景超声成像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31(16):173-174.

[2]陈晓慧,兰英,曲国田,等.实时全景超声成像在浅表软组织及脏器检查中的应用前景[C].//全国医学影像(长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9:236-238.

[3]陈晓慧,兰英,曲国田,等.实时全景超声成像在浅表软组织及脏器检查中的应用前景[J].九江医学,2007,22(4):4-5.

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彩色多普勒
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对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探讨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意义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门脉海绵样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45例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性表现分析
正常妊娠中晚期胎儿脐静脉及静脉导管血流灌注量的检测及分析
回顾性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超声诊断
65例子宫腺肌症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