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中国行

2015-04-29李春梅

中国周刊 2015年8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青年中国行”2015调研前培训活动火热举行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

由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发起、

联合共青团中央主管的综合性新闻杂志《中国周刊》共同主办的

“青年中国行”2015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项目

调研前培训活动暨调研出征仪式圆满举行。

2015年7月,火热的暑假刚刚开始。“青年中国行”2015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项目经过前期紧锣密鼓的准备,终于要进入到最后的实践阶段。

在前期,年轻的大学生们提出了各种紧贴时代脉搏、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课题,让我们看到了年青力量的责任和担当,看到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希望。在实践阶段,充满斗志的学子们又该怎样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在方式和方法上找到途径,挥洒自己张扬的青春和汗水,把自己的社会理想付诸实践呢?

为此,“青年中国行”组委会特别为年轻的大学生们安排了调研前培训。今年的培训活动为期三天,于7月16日至18日在美丽的清华大学举行,参加培训活动的青年学生除了入围三十强的团队代表外,也包括入围百强团队的学生代表。这是组委会今年一项特别的举措,旨在帮助更多具有优秀潜质的年青人提高综合素质,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培训的第一天,作为主办方之一《中国周刊》杂志社的副社长崔伟梁开场致辞,对青年学生的潜力寄予了极大的期待:“‘青年中国行’为青年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平台,让学生走出课堂,将理论付诸实践,让大学生获得比毕业证书更重要的财富。希望你们能不畏艰辛,继续努力,展现你们的才华,锤炼你们的意志,深入调研,抓住社会的热点和痛点,以创新的角度发现并分析问题,交出精彩纷呈的调研报道,为社会的和谐发展献计献策,成就自身的价值。”

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白英石代表“青年中国行”组委会发言,他对活动前期的内容做了回顾和总结,并详细介绍了本次培训的日程安排、内容和受邀的嘉宾等。并对在座参加培训的学生提出了要求,希望学生在培训和随后的调研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个性,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

本届活动,组委会邀请到了知名的专家、学者、资深的媒体人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用他们丰富而专业的知识为学生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能力。

中央电视台资深记者杨璞玉以一个别开生面的和学生互动进行的现场调研开始,带来了本次培训的第一讲:调研精彩人生。“调研的出发点和终点是社会治理,是个人情怀提升到家国制度的通道,是个人成长的历练。”他与学生分享什么是调研,并勉励学生,“调研是认识世界的能力,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调研的人生是精彩的人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梁鸿是“青年中国行”的“常客”,已经连续两届担任“青年中国行”的培训导师,她带来的是《如何理解乡村与传统》。梁鸿用自己撰写《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的过程,现身说法,“在目前的中国处在转型和过渡的状态,乡村与城市并不互相隔绝,传统与现代互相纠缠。调研者要具有某种视野,能够对面对的生活有深入的分析能力,并摆脱看风景的身份,深入到风景内部,挖掘沉淀在生活内部的元素。”

与第一天的培训注重从实践方面,让学生了解调研的方法和过程不同,第二天的培训,组委会首先邀请的是王振民教授,他是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他向学生们传授的是《中国国情基本现状及发展方向》,对中国的基本国情、存在的问题、社会的发展做了深度剖析,着眼于宏观上拓展学生的思维。

复旦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哈佛大学法学院富布莱特学者、实验辩论发起人、海峡寻新冲突调解专家、凤凰卫视战略观察员熊浩则以他丰富的实战经历,向学生传授《调研访谈的方法》,活泼的言语和生动的例子赢得学员的阵阵掌声。

除了专业导师的精彩讲课之外,组委会还邀请了学生代表倾情分享他们的调研故事。如“青年中国行”2014优秀团队代表邓云、衡媛媛、李晓雨、买琪,他们现在已经成长为“青年中国行”2015指导团队的成员,现身说法,分享经验,帮助参加培训的学生代表更快地进入调研的角色。

GSI全球学生交流计划创始人、美国国务院2013-2014"Boren奖学金获得者、2012年驻瑞士外交团美国学生代表Leslie,她带来《Cross-cultural"collaboration":the"training"of"global"leaders》,用调研的视角展现文化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三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是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收获知识,受益匪浅,课堂下的交流也使学生之间迅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培训的最后一天,组委会安排了学生代表攀登万里长城。在巍峨的长城上,学生体验了豪迈的“好汉情怀”,相约用这种豪迈迎接即将到来的调研实践。

“2015年‘青年中国行’与往届最大的不同,是更注重跨地区、跨文化的交流。比如本次调研培训是历届活动中香港学生参加最多的一次,几乎达到总培训人数的一半。”白英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这些香港学生一般都在内地的大学求学,对中国内地的经济、文化等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国力的增加,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另一方面也反映‘青年中国行’不仅已经成长为中国内地高校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品牌项目,而且影响力在日益扩大。”我们期待明年将有更多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参加“青年中国行”活动。

据了解,培训结束后,学生将奔赴各地,根据自己的课题和项目开展为期十天左右的调研。学生将根据自己的专业和专长,制作新闻、广告、视频等等,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等传播手段对调研的课题做广泛、深入的传播,以达到扩大课题的影响力,引起社会关注的目的。调研结束后,学生团队向组委会提交一份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