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莲芝在西柏坡使用过的纺车

2015-04-29刘杉

文物春秋 2015年1期
关键词:纺车董必武西柏坡

刘杉

【关键词】纺车;何莲芝;董必武;西柏坡

【摘 要】本文介绍了董必武的夫人何莲芝在西柏坡工作和生活期间使用过的一架纺车。1947年5月,何莲芝随董必武来到西柏坡。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中央领导和机关干部带头参加生产劳动,何莲芝就是用这架纺车纺线来自给自足。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董必武也向何莲芝学习了全套纺线技术。这架纺车诠释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的董必武故居里,陈列着一架普通的纺车。纺车长126厘米,宽50厘米,高81厘米,木质,原木色,结构保存完整。这架在上世纪的北方农村司空见惯、今天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的纺车,却记录着董必武的夫人何莲芝在西柏坡度过的一段难忘的革命岁月。

何莲芝,四川省万源市人,1905年出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到达陕北后,与董必武结为夫妻。解放后,历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办公厅秘书、中国妇女运动资料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80年在北京病逝。

早在延安时期开展的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口号的大生产运动中,陕甘宁边区就出现了数以万计的这种纺线车。用纺车纺出的细细的棉线,织成粗布,做成军装,送到前线,支援我军英勇作战。何莲芝在那时便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纺线能手,被陕甘宁边区政府评为一等劳动模范。

1947年5月,何莲芝随同董必武来到西柏坡。当时西柏坡的生活条件虽然比在延安时期有所改善,但军民生活仍不富裕。为了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减轻农民负担,中央领导和机关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参加生产劳动。何莲芝到来西柏坡后请木工为她重新制作了一架纺车。除了纺线以外,何莲芝还织毛衣,纳鞋底,承担了大量的生产任务。董必武当时已经60多岁,担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工作十分繁忙,但他还分担着每月15斤小米的生产任务。为了完成任务,董必武向何莲芝学习了纺线的全套技术,一有闲暇时间就使用这架纺车来纺线。

1949年3月,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何莲芝将这架陪伴了她两年的纺车送给了西柏坡村村民王树声的妻子。1956年,西柏坡革命纪念馆筹备处成立,征集文物时王树声将这架纺车捐赠给了筹备处。1970年,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复原,这架普通的纺车陈列在董必武故居寝室的土炕上。

1978年的深秋,何莲芝回到阔别多年的西柏坡。走进当年的寝室,看到这架纺车,何莲芝激动地给陪同参观的工作人员讲起她在西柏坡教董必武纺线的故事。故事讲完后,何莲芝意犹未尽,又盘腿坐在土炕上,摇起了当年的这架纺车,沉浸在那纺车声中度过的西柏坡岁月里。在场的工作人员似乎看到了何莲芝当年教董必武纺线的情景,为老一辈革命家这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所感动。

如今,董必武、何莲芝夫妇都已去世,唯有这架纺车静静地摆放在土炕上,每当观众来到这里,听着讲解员充满感情的讲述,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火热而艰苦的年代。

〔责任编辑:谷丽珍〕

猜你喜欢

纺车董必武西柏坡
董必武严律教子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老纺车
西柏坡
13代“纺织” 57年传承 纺车织成的“梦桃精神”
董必武吃饭的故事
最美的劳动者——《纺车图》
董必武清廉为政
想起小纺车
董必武家训:跑龙套的人生也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