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定开元寺唐三门楼石柱初步整理与探析(下)

2015-04-29樊瑞平刘友恒

文物春秋 2015年1期
关键词:石柱

樊瑞平 刘友恒

【关键词】河北正定;开元寺三门楼;石柱

【摘 要】正定开元寺三门楼是唐代该寺的山门。唐如意元年(692)高僧日宝所建,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重修,清道光年间仅存下层12根八角形石柱和一根横梁。清末民初石柱大多倒仆,1980年运至隆兴寺保管。1992年,正定县文物保管所专业人员对残断的石柱进行了拼对、测量、记录。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残存石柱上的文字和线刻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依据有关资料对三门楼式样进行了揣测。现残存的12根石柱虽风化剥蚀较重,但依然是研究唐代地名、官职、宗教信仰、建筑、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2008年,经粘接、修复的12根石柱重立于开元寺。

四、唐中早期开元寺建筑布局

及三门楼形制推测

关于唐代建筑平面布局,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记:“唐代屋宇,无论其为宫殿、寺观或住宅,平面布局均大致相同。”“唐代平面布局之基本观念为四周围墙,中立殿堂。围墙或作为回廊,每面正中或适当位置辟门,四角建角楼。院中殿堂数目,或一或二三均可。佛寺正殿以前亦有以塔与楼分立左右者。如敦煌第一一七窟五台山图中南台之寺。其实例则有日本奈良之法隆寺。”[4]而唐代中早期开元寺建筑布局,依《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可知,唐如意元年(692)建三门楼前,已是“宝殿昔立,长廊旧成。北有雁塔,建乎齐朝”,三门楼建成后,寺院建置更加完备。再结合赞文词中“过门楼乎金刹前”之语分析,唐中早期开元寺建筑布局应为后部正中建正殿,殿前西侧为雁塔,南面正中系三门楼。且中轴线上的三门楼与正殿间无其它建筑,现存的钟楼当时尚未建。另从1990年于钟楼底层中心偏东北地下92厘米处发现的初唐地宫及文物可知,钟楼处初唐时曾建有僧人舍利塔[5]。至于文中所说宝堂不知建在何处,长廊的位置碑文中亦未明确。对于唐代回廊,梁思成先生认为:“一、庭院四周绕以回廊,廊的外柱间为墙堵,回廊同时又是院的外墙。二、在较华丽之建置中,正殿左右出回廊折而向前成‘U字形,与两翼尽头建筑相连。”[6]开元寺建置远不及敦煌壁画各种变相图中所绘建筑繁复华丽,故推测,此寺长廊有可能像梁先生所述的第一种情况,即于寺院四周绕以回廊。若如此,殿、塔、回廊已建成,山门无修,寺院当然不完备。所以宝公修建三门的必要性更是显而易见。

关于三门楼建筑式样,无确切文字资料记载,须从现存实物、文献记载并结合古建筑发展史中唐代建筑特征综合分析推测。《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中记:“基上为门,门上为楼。”又记,高僧日宝“亲自仗锡诣乎山林,寻高松,求巨石。良工庶木,剡之为栋;山神指石,石化为柱”。从这些记载中初步推知,三门楼是一座下砌阶基、上立石柱、柱上为木构的二层楼阁。从现存2-2、2-3、2-4、2-5石柱上残存门颊看,这几根柱之间原安装有门扇。再据宋大观年间《真定府开元寺重修三门之记》中“上则屋瓦破漏□□□□□牖圮坼,户侧陷”之记可知,三门楼上层安有门窗,屋顶覆瓦。

对于唐代二层楼阁式山门,尚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建筑史料可以佐证。五代《名画补遗记》载,唐开元中,杨惠之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习画,号为画友,河南府广爱寺三门上五百罗汉及山亭院楞伽山,皆惠之塑。梁思成先生在《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一文中指出:“庭院四周绕以回廊;廊的外柱间为墙堵,所以回廊同时又是院的外墙。在正面外墙的正中是一层、二层的门或门楼,一间或三间。”“壁画中建筑的大门,即《历代名画记》中所称中三门、三门或大三门……大门也有两层的,由《历代名画记》‘兴唐寺三门楼下(吴道子)画神一类的记载和日本奈良法隆寺中门实物可以证明。”“敦煌壁画中,层楼已成了典型的建筑物。无论正殿、配殿、中三门,乃至回廊、角楼都有两层乃至三层的。”[7]吕江先生《唐宋楼阁建筑研究》一文称:“山门,唐代又称之为三门或中门,多楼阁式,气势较宏伟。敦煌壁画中屡屡出现。”[8]敦煌壁画《五台山图》中所绘大佛光寺山门即为楼阁式。

三门楼大致式样确定后,下面试对其细部特征进行分析。

首先是平面布局。《志》卷六记:“凡存柱十二,横梁一……尚有六柱及柱上横梁遍觅不可得。”同时对12柱详述其位置。由此可知,18根柱分3排6列立于台基上,形成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平面布局。关于开间尺寸,现仅存中大门上即2-3与2-4柱之间的一段阑额可供参考。《志》载:“横梁高一尺五寸一分,广一丈二寸二分。”今实测高48厘米,残长375厘米,缺失部分约12.5厘米,即明间尺寸约为387.5厘米。《志》载“广一丈二寸二分”可能为“一丈二尺二寸”之误。

石柱的形状皆为小八角形,收分明显,柱头作卷刹。这种微抹四角的小八角柱在宋以后已不多见[9]。《志》载:“石柱均由二石垒成,高一丈六尺三寸。”今实测较完整的柱高度为516厘米,但因石柱断为若干段,可能存有误差,山门底层应较此稍高。现存第一排、第三排角柱的柱头相邻两面留卯,余柱皆于东西两侧留卯。第二排2-3、2-4柱柱头东西两侧上下留双卯,卯下立门颊,2-2、2-5柱内侧亦如此。可见,原中大三门柱间施双层额,其余柱间则施阑额一道。由于石柱大多四面有刻饰,所以柱间不应砌墙,亦无装修。柱础当是唐代流行的覆盆式,雕宝装莲花。

参考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中有关唐代楼阁的记述:“二层以上之建筑,见于唐画者甚多。通常楼阁下层出檐,上层立于平座之上,上为檐瓦屋顶。又有下层以多数立柱构成平座,而不出檐者;或下部以砖石为高台,台上施平座斗拱以立上层楼阁柱者。然此类实物今无一存焉。”[10]梁先生又在《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中论及:“或在普通台基上,立木柱为高基,上作平座,平座上建殿堂。因未能确定它的名称,姑暂称之曰台。按壁画所见重楼,下层柱上都有檐,檐瓦以上再安平座。但这一类型的台,则下层柱上无檐,而直接安设平座,周有栏杆。”[11]另外,文中还收录有由南响堂山流失到美国的一件刻有类似上述第二种楼阁式样的石刻。敦煌壁画中这种下层以多数立柱为高基、上作平座、平座上建殿堂式样的楼阁,与前边初步勾勒出的开元寺三门楼外观似很相近。而其楼上的门窗应为唐代常用的板门、直棂窗,屋顶或为歇山,或为四阿顶。《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文中的“雕朱粉,镂文彩”,当指建筑彩画。唐代建筑彩画基本色调以红、白二色为主,在朱地上绘饰美丽的花纹[12]。

综上所述,根据实物、文献推测,三门楼下砌台基,上立18根小八角石柱,柱上端以阑额连结,中排石柱的明、次间设三门,石柱上建歇山或四阿顶屋宇,形成底层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下石上木的二层楼阁。但其中仍有许多问题不解,尚待进一步研究。

五、三门楼石柱线刻艺术

现存12根完残不一的石柱中,除3-3柱仅刻题名外,其余均有线刻图案,内容主要为佛像和供养人像,但刻饰面积有所不同。1-2、1-4、1-5、3-2、3-4柱四面均有刻饰,1-3、3-1柱分别为三面和两面,而2-2、2-3、2-4、2-5柱仅刻饰于一面。现图案保存较多、较好者为1-2、1-3、3-4柱。故仅对此三柱进行描述。

1-2柱 该柱东面上层、南面第二层和西面第二层的线刻图案保存较好。东面上层画面通高197厘米,分三层布列。上层所刻内容为一佛二菩萨,画面高36厘米。佛居正中作舒相座。面相方圆,高髻,饰圆形头光。头顶上方悬华盖,云气自双肩飘起。佛身溜肩,内着僧支,外披通肩袈裟,右襟搭于左肘上,褶纹呈多层“U”字形。两旁侍立的菩萨体态丰腴,胯稍内扭。头戴花冠,着宽硕华丽衣裙。帔帛繁复缠绕,裙带于膝间垂下,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中层在其下10.5厘米处,刻六身女供养人,均高19厘米,头梳不同式样的高髻,穿襦裙,披帛,身向右侧,裙衣向后飘拂,似在行进当中。下层在下距该画面4厘米处,正中刻一坐式罗汉,面形长圆,饰头光,衣饰与上层佛像同。左腿斜置于地,右足置于其上。左臂屈肘,手攥一物。身旁云气升腾。两端站立男女供养人各一,均面向内侧,手执莲蕾。

该柱南面第二层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画面高40厘米。佛结跏趺坐于较高的须弥座上,头顶上虚空中悬置华盖。两旁二菩萨斜向内侧侍立,体丰腴,戴花冠,身着裙,肩披帛,衣带繁复。佛、菩萨衣纹稠密,均作“U”字形。左侧菩萨后上方刻一比丘,右侧菩萨后上方亦刻有一比丘,但已漫漶不可辩。从这五尊像分析,当为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和迦叶、阿难。

该柱西面第二层刻饰画面可分三层,通高108厘米。上层刻一佛二菩萨,高35厘米。佛结跏趺坐于正中高高的须弥座上,座前置放一香炉。佛面相浑圆,平髻,饰圆形头光,上悬华盖。左手置于膝上,右手现已不清晰。二菩萨足踏卧式如意云侍立两旁。菩萨丰满的体态及佛、菩萨衣饰处理同前。其下12厘米处刻五身男供养人,高19厘米,面容、冠饰已不清晰,均身着圆领袍,双手掩袖中拱于胸前。最下面为一结跏趺坐于硕大莲座上的佛像,高17厘米,已模糊不清。

1-3柱 该柱南面第二层线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即佛祖释迦牟尼、迦叶、阿难和文殊、普贤。画面高40厘米,保存较好。释迦牟尼头上悬精美的天盖,面丰圆,饰圆形头光。颈部刻饰三道蚕节纹,袒胸,下着裙,于腰间束带。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右襟搭在左肘上,结跏趺坐于较高的须弥座上。左手掌心向上置于膝上,右手屈肘上举,中指与拇指相拈,余指竖起作说法印。二菩萨身斜向内侧侍立。头梳髻,戴花冠,缯带自耳旁垂下。面丰腴,线刻圆形头光,颈刻蚕节纹,佩圆形项饰。肩披帛,着长裙,腰带长垂且附圆形饰件,帛带繁复。文殊菩萨左手垂下,右手似屈于胸前。普贤菩萨双手于胸前执一物。二菩萨顶部升腾云气纹。迦叶、阿难立于释迦牟尼与二菩萨之间。迦叶居左,阿难居右,仅露上半身。迦叶系一位身体较瘦的长者,身着袈裟,拱手而立。阿难则是一位体态异常富态的稚者,双手捧托一长方形顶式函匣。须弥座前置放一炉,炉中有宝珠一枚。两旁均有一人面炉跽跪,右侧似童子模样,左侧已模糊不清(图一二)。

此柱南面第四层画面高40厘米,大部漫漶不清。从残存部分看,应为一佛二菩萨。佛为坐式,二菩萨为立式。其下第六层亦刻一佛二菩萨,高51厘米,已不清晰。

柱西面第四层及南棱面刻七身女供养人并题名。七人并排面向左侧而立。后面五身上半部已不存,前面两身身穿襦裙,一梳凤髻,一梳宝髻。裙褶作竖线阴刻,且有向后飘动的效果。

柱东面第二层现可见三身立式男供养人,高22厘米。均头戴幞头,着圆领袍,双手于胸前捧执莲蕾。前面一身面部残缺,后面两身尚完整。

3-4柱 该柱东面第二层上部及相邻棱面刻四身金刚。其中中间两身占据主要画面。像高50厘米。金刚面阔高鼻,深目圆睁,眉骨、颧骨突出。饰圆形头光。发梳双髻后坠,缯带作上扬状。头戴三角形冠饰,身着戎装——明光铠。身前左右可见圆护,肩部有护膊,在颔下居中部位纵束一条甲绊,于胸、腹间系结后横束至背后。腹部护甲作圆形或花朵形。下裹膝裙,束带于膝间结花结垂下。小腿部裹胫甲,上下以带纵横束绊。手执一长兵器(图一三)。此二金刚外侧各立一金刚,外形、衣饰与之相同,只是半身刻于柱正面,余侧延于棱面。金刚之下26厘米处刻五身男供养人,均头戴幞头,身着袍,手执莲蕾,面向左侧而立。

此柱西面二层刻饰内容和构图与东面二层大致相同,只是金刚局部略有变化。正中二金刚右侧的一身不戴冠,而是以宝箍束发,所执兵器,一为长矛,一似为刀(图一四)。与东面供养人处于相同位置也有五身男供养人,其衣冠也相同,只是颔下留须,应为年长者。高28厘米。

南面二层上刻一佛二菩萨立像。佛居正中,立于莲座上。丰额方颐,眉间白毫相,双目垂帘。高髻,饰圆形头光。所着袈裟与前面佛像同。左手托钵,右手于胸前结印。据此分析,此佛当为药师佛。故侍立两旁的二菩萨即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二菩萨体丰腴,绾高髻,戴花冠,缯带下垂。衣裙宽大华美,帔帛覆肩绕臂。右侧菩萨双手置于胸前,左侧菩萨手臂已漫漶不清(图一五)。其下26厘米处刻有男供养人像,只可见手执莲蕾,其余皆不清晰。

北面二层上部画面为一佛二菩萨。佛立于正中覆莲座上,方颐,高髻,着宽松袈裟,右襟敷搭在左肘上。左手托钵,右手斜执一长杖,下端拄地,上端作环形伸至佛首右侧。头后饰三重圆形头光,且有云气升腾。两旁斜向内侧站立的菩萨身体、面部异常丰腴,头梳髻,戴花冠,佩项饰,头后刻三重圆形头光。上身斜披珞腋,下着宽大衣裙,帔帛覆肩下垂,繁复缠绕。双手于胸前合十(图一六)。其下25厘米处刻五身供养人,高30厘米。现仅两身依稀可辨,均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袍。

另外,2-2柱、2-4柱尚有线刻一佛二菩萨画面残存。

根据三门楼建造时间和柱上有关铭文可知,三门楼石柱上的线刻图案当是唐代中早期作品。与盛唐时期其他艺术一样,这一时期的石刻线画艺术亦处于兴盛之时。三门楼石刻线画均为佛教题材,有佛、菩萨、金刚、天神、供养人。有单尊者,有一铺者。佛皆形体丰满,端严睿智。所着袈裟样式基本一致,为通肩式,襞呈“U”字形密布,右襟均搭在左肘上,仍具北朝时期佛像衣饰特点。菩萨面、体异常丰腴,胯部稍侧扭,有精美的冠饰、华丽的裙衣、绵长缠绕的帛带的衬托,更显得华贵大气,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金刚身着戎装,劲健威猛,气宇轩昂,高鼻深目,形似胡人。男女供养人恭顺虔诚,服饰颇具时代特点。袒露心胸的佛或菩萨,作者为表现其胸部肌肉的丰满,简单地在双乳下顺其形草勾一阴线,使其发达的胸肌更具立体感。在构图上依不同位置严谨布局,主题鲜明,个性突出,变化中求统一,个性中求和谐。绘画完成后,通过石匠的精雕细琢,一幅幅线条流畅、风格粗犷豪放的佛教题材线刻画跃然石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盛唐时期的线刻艺术佳作。关于三门楼上精美线刻艺术的作者,石柱上已找不到他们的姓名,但根据其粗犷洒脱的风格分析,有可能是民间匠人之作。

正定开元寺三门楼系我国盛唐时期一座石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建筑,今天已无实例可寻,在文献和古画中亦属罕见。现该建筑虽仅存12根残柱和一段阑额,但因其作为古建筑组成部分的同时,周身大部刻僧俗(包括官吏)功德主的题名、经文及佛像、供养人像等,也是研究唐代地名、官职、宗教信仰、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不仅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为保护这些集建筑艺术、宗教艺术、石刻艺术于一身的三门楼石柱,遵照国家文物局批示,2008年4月至9月,正定县文物保管所已对其进行粘接修复,并重立原址(图一七)。尽管笔者仍对重立后其面阔尺寸及部分石柱的位置存疑,但三门楼石柱的重立,的确让人们对唐代古刹开元寺当年的规模、布局及辉煌历史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

[4][10]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载《梁思成文集》(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5]刘友恒,聂连顺:《河北正定开元寺发现初唐地宫》,《文物》1995年6期。

[6][7][11] 梁思成:《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载《梁思成文集》(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

[8]吕江:《唐宋楼阁建筑研究》,载《建筑史论文集》第10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

[9][12]祁英涛:《中国古代建筑各时代特征概论》,载《祁英涛古建论文集》,华夏出版社,1992年。

〔责任编辑:成彩虹〕

猜你喜欢

石柱
立方任意岛之过河
石柱迷宫
孤独的 “巨人七兄弟”
肯尼亚十九根石柱的秘密
蘑菇石柱
通天石柱
石柱:以中蜂产业推进绿色创新发展
石柱参中人参皂苷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巴勒贝克发现第三根超巨大石柱
蜀人南迁留遗踪 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