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课程基地,探索提升育人品质的新路径

2015-04-29熊新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基地学校发展

熊新华

摘要:盐城市第一中学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源于对生存环境状况的忧思,源于对地方产业特质的考量,源于对学校特色发展的定位。课程基地建设贯彻了“科研引领、立足学科、追逐前沿、平台先行”的发展策略,引领师生共同进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优质发展。

关键词:低碳教育课程;课程基地;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4A-0048-06

盐城市第一中学积极策应江苏省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选择低碳教育作为切入口,倾力打造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并且创建成为省首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我校的低碳教育课程基地于2012年下半年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已成为学校不断丰富发展内涵的新载体。我校将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建设融入到学校建设的长期规划之中,深入探索提升育人品质的新路径,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低碳教育课程积淀为富有特色的课程文化。在发展规划、教育管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始终坚持低碳教育理念,宣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密切关联的生态文明观念,以战略性、前瞻性的眼光落实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举措,引领师生大力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的道德习惯,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实践者和推进者,有效发挥了我校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传播与辐射作用。

一、特色课程基地建设的缘起

我校把特色课程基地作为实施低碳教育的基点,从理念设计、资源整合、平台开发、操作实施、师生发展到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在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力图充分体现省课程基地建设的各项要求,全面实现特色课程基地建设的预期目标,努力体现其标杆作用和典型意义。

(一)源于对生存环境状况的忧思

人类要保护地球、拯救自身,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用实际行动让地球重回绿色理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低碳领域是科技发展的前沿,低碳发展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时代的发展告诉我们,创新型人才仅有知识与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关注世界的宏阔视野和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常态化的教学,知识和能力目标应该可以达成,然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缺乏切实的体验和感悟。将特色课程的建设思想渗透进高中阶段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注重与学科相关内容进行重组和统整,有助于促进学科知识的融合和综合应用,这应该成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二)源于对地方产业特质的考量

盐城市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力资源,沿海地区建有多个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力发电站等低碳设施,太阳能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场的总装机容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低碳经济发展态势强劲,建有全国最大的环保产业基地,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均在盐城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已占我市工业的“半壁江山”。我校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的这一特质,精心组织开发、实施一系列校本课程,实现对现有课堂的补充、延伸和升华。学校从生态学的角度利用地方潜在的低碳教育资源,促成科研院所、企业、社区、家庭和学校的互动,实施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为强化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情感体验,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环境资源,有效开展生态实地体验活动,使生态文明道德成为一种深刻影响他们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精神理念。

(三)源于对学校特色发展的定位

我校是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园林式单位,校园生态良好,低碳教育的资源丰富多样。在建设新校区时,我校就十分注重低碳校园的布局,尽可能多地增设节能环保的设备设施,建造了许多具有低碳教育意义的示范功能区块,使学生随时可以在校园内体验低碳生活。学校一贯重视低碳课程建设,把低碳资源优势转化成课程优势,积极实施低碳课程,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低碳教育,正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低碳教育实践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其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真正把人作为发展的第一主角和终极目标。这与我校推进自主发展教育的办学特色密切相关,真正体现了我校“自胜自强”的校训要义,有助于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提升管理品质和效能,促进学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之路。

二、特色课程基地建设的实施

我校大力建设低碳节约型校园,依托自身的低碳资源优势和注重低碳环保教育的传统,启动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工程,提出了“低碳意识—低碳行为—低碳道德”的低碳教育课程建设理念,立足于助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能力提升,确立了“科研引领、立足学科、追逐前沿、平台先行”的课程基地发展策略,精心规划和实施低碳教育课程建设蓝图,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得以扎实推进。

(一)科研引领,凸显低碳理论支撑

我校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充分听取学校师生的合理化建议,采纳有关专家的指导性意见,经过缜密的酝酿、发掘和论证,最终确定建立以低碳为主题的课程基地,在创建的开始阶段便明确了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的运作要求。

我校及时成立了低碳教育研究所,遴选学科骨干教师担任研究人员,并聘请省内外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顾问委员会。学校组织研究人员收集了大量低碳资料,随时关注低碳研究的最新动态,系统解读“低碳”的内涵。

学校组织各学科教研组认真研究、讨论、梳理了低碳教育目标,形成了较为明晰的共识:首先,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价值观是低碳教育的首要目标。其次,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融合是低碳教育的重要任务。第三,低碳教育是统整学科内容、促进学科融合的一个重要平台。第四,全面实施低碳教育,促进学生形成低碳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学校坚持开展低碳教育专题校本培训,使教师成为低碳教育的引路人,向学生传授最新的低碳理论知识。学校确保培训内容有序而又深入,教师将低碳理论有机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坚定学生的低碳信念。组织教师学习生态环保方面的法纪法规,利用学生牵动面广的优势,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学校结合流行病防治、“地球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普及低碳知识。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图片展览,印发生态文明保护手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通过生态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网络学习等方式宣传低碳理论,彻底更新学生环境保护的理念。

(二)立足学科,渗透低碳教育元素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开展低碳教育的主渠道,低碳课程建设可与高中多门学科课程相结合。我校各学科教研组都积极配合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参与构建以感知、体验、验证和探究为主线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推力。

学校根据确定的校本教材、低碳实验等开发内容,组织全校不同学科教师全面解读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仔细梳理并抽取与低碳教育相关的重难点知识,对照国家课程标准,认真编制《低碳教育校本教材编写依据》。《编写依据》与各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适度拓展,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清洁能源、低碳生活、循环经济六个方面进行综述,并从这六个方面入手编写了独立的《低碳》、《低碳案例研究》。同时,深入挖掘与低碳研究相关的科学实验,添置相关实验器材,编写符合高中学生能力水平的《低碳实验手册》。广泛联系社会、科技和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精心编制印发《家庭低碳生活手册》和《低碳知识读本》,建立学校低碳教育网站,丰富低碳教育课程的内容。我校《低碳》、《低碳案例研究》、《低碳实验手册》和《低碳知识读本》系列教材经过一年多的使用与修改,2013年12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学校紧紧抓住课堂这一主渠道,在认真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以低碳教育作为重要抓手,积极强化低碳教育元素的渗透,建立各学科的低碳教育校本课程。课程实施主要通过各学科课程的渗透模块、高一年级的必修模块、高二年级的选修模块、学生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和低碳志愿者社团等途径和方式进行。学习方式有所侧重,校本学习以自主性学习为主,实验操作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综合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社团活动以合作式学习为主;教学方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导、以探索为主线、以能力为根本”的原则。高一、高二年级语文、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七个学科将低碳教育纳入学科教学计划之中,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低碳教育内容,有效渗透低碳理念。同时,组织各学科教师,深入挖掘学科教材中的低碳教育知识,特别是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和实验,在认真筛选与整合的基础上,编辑形成《盐城市第一中学低碳教育校本课程》、《盐城市第一中学低碳教育科普讲座》、《盐城市第一中学研究性学习选题汇编》等校本资料。

学校正常开展以“建设生态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低碳教育特色,使低碳教育系列化、常态化、长期化。学生在低碳环保等方面开展了一定程度的探索研究,实施以低碳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形成“主动探究、合作体验、关注社会、创新发展”的活动模式。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环境保护主题实践活动。他们积极参加环保小发明活动,成绩斐然,有的还获得国家级科技发明专利,或在国内外发明展览会上获得大奖。

(三)追逐前沿,加强生态学校建设

低碳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必须着眼于人类文明进步和生存发展,面向科学前沿,瞄准未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我们首先力求全面掌握低碳科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其研究现状,理清碳在自然界的作用和它的循环过程;然后进一步研究探讨引起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和温室效应原理,认识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影响,了解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举措及成效;最终形成一致的结论,明确碳循环的三个环节的关系:在输入环节为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在输出环节,实施碳汇、碳捕捉、碳封存和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在中间环节,实施需求控制、能效控制和发展低碳经济、普及低碳生活。

有鉴于此,我校自主设计实验系列,依据实验的具体要求自主开发相关的实验平台和仪器设备,这是我校低碳教育课程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瓶颈和难点。学校建有风光互补路灯、理化生探究实验室、趣味实验室、天文馆、防震减灾科普馆、通用技术实验室等先进设施装备,这些都是可以用来进行低碳教育的宝贵资源。

学校平时注重利用广播、电视系统,从视听角度进行低碳教育;利用墙报、橱窗和绿色文化长廊,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定期进行旧物调剂,垃圾定点分类存放,收集塑料瓶、易拉罐、旧书本等一些可回收的物品,培养学生良好的低碳文明习惯。学生积累位于盐城的麋鹿生态保护区、丹顶鹤生态保护区、滩涂湿地保护区等资料,自主创意召开环保主题班会;以演讲、辩论、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宣传环保新理念;参加“保护臭氧层”“低碳生活”“爱我校园”等主题征文活动;借助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日等环保日,开展“与环保同行”、“我为家乡环保写方案”等活动;结合日常生活,在衣食住行等细小的方面去感受、去体悟身边的环保问题;参与社区的环境卫生清理工作,开展清除白色污染、保护母亲河、植树种草、整治绿地等义务服务。

(四)平台先行,拓展低碳教育功能

就普通高中而言,低碳教育应该更加突出以低碳为主线统整相关学科内容,拓展、延伸其教育功能,促进相关知识的融合和综合应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自然的兴趣,提高学生适应低碳时代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在课程平台建设方面,我校精心规划并逐步实施低碳校园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九大系统,即:太阳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地热利用系统、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风车提水灌溉系统、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沼气利用系统、清洁能源利用系统、低碳生活用品开发系统。同时,启动校外低碳教育基地建设,如光伏发电站、风力发电站、风电产业园、光伏产业园、新能源汽车研究基地和环保产业园等。

为了给学生提供参与低碳活动的互动平台和设施设备,我校建设了以碳测量、光伏和风能为主题的三个实验室,设计了15个实验系统,主要包括:碳测量实验室的碳测量实验系统,碳循环实验系统,温室效应实验系统,碳的分离、捕获和资源化利用实验系统;光伏实验室的太阳能及其转化实验系统、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实验系统、光伏发电实验系统、光伏电池设置方位实验研究系统、电能贮存实验研究系统、水力发电与水能蓄电实验研究系统;风能实验室的风能利用研究系统,风洞实验系统,发电机原理、结构与性能测试系统,新型风机开发研究实验系统,热利用实验研究系统。为确保所有的实验系统都能得到利用,学校组织开发了50多个相关实验。

教师借助学校建成的低碳课程平台实施教学,有重点地向学生传授低碳环保知识、生态科学知识,强化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环保工作的热情;开展了“四生”(生命、生存、生活和生态)教育,促进学生道德的养成和人格的完善。

三、特色课程基地建设的成效

(一)促进了教和学方式的转变

低碳教育课程的实施,既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层面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主线、以能力为根本”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的课程指导思想、教学设计理念、课堂驾驭水平产生了质的改变;学生层面逐渐形成了自主性学习的校本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实验操作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方式和合作式学习的社团活动方式,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低碳教育课程的实施,绝大多数学生意识到走低碳之路不只是一种宣传,更是一种态度和责任。他们在生活中能自觉践行低碳理念,将低碳素养外化为低碳行为,这是生态文明的体现。学生在低碳教育课程学习中,分享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快乐时,同时也激发了实践探究的兴趣和科学研究的热情,心中埋下了科学研究和创新设计的种子。学生踊跃参与学校低碳系列活动,提交的作品不仅凝结着许多奇思妙想,也蕴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创意设计,其中有不少作品还在国内外发明展览会的评选活动中荣获了大奖。

(三)建设了一支低碳教育和研究的学术团队

我校在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中,分别成立了以教材编写和实验开发为主和以低碳课程教学为主的两支低碳学术团队。他们自主研究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自主设计开发了低碳实验室的系列设施设备,同时积极推进低碳教育课题的研究,完成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高中低碳课程基地建设的研究”结题工作,又成功申报了“普通高中学生低碳素养培养的研究”“高中地理教学渗透低碳思想的实践研究”等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进一步探索低碳教育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方法。

(四)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园低碳文化

走进我校校园,优美的生态环境、屋顶光伏项目成片的太阳能电池板、高品位的低碳教育课程基地系列实验室等不仅是校园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呈现出浓厚的低碳特色文化氛围。在低碳校园建设中,我校以打造“生态型环境、节约型校园”为目标,努力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低碳教育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我校坚持以营造低碳环境、落实低碳制度和开展低碳活动来带动低碳文化建设,制订了《盐城市第一中学低碳生活宣言》和《师生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引领全校师生积极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形成具有低碳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全体师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恪守“节能、降耗、减排”的原则,将低碳教育与低碳生活整合一体。

(五)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我校作为省首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和盐城市科普教育基地,借助低碳教育课程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履行学校应尽的社会义务,积极宣传低碳科普知识,倡导养成低碳生活习惯。通过“低碳宣传进社区”实践活动,推广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生活理念,让低碳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走进千家万户,推动了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我校的课程基地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美誉度和广泛的影响力,2013年4月,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研究暨现场交流会在我校举行,我校作经验介绍;2013年5月,我校受邀在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培训班上作专题报告;2014年9月,盐城市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推进现场会在我校举行,我校作交流发言。我校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建成以来,各级领导、兄弟学校师生、社会团体和国际友好人士纷纷前来考察、体验与交流。近年来,《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报》《上海教育科研》《扬子晚报》《盐阜大众报》《盐城教育科研》等各级媒体对我校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情况作了多次深度宣传报道。

三、特色课程基地建设的经验

在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下,我校努力探索课程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建设特色,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许多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我们建设课程基地的校本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科渗透,体现了课程基地建设的综合性

在课程基地规划时,我校就考虑到涵盖所有学科,建立融通各学科的低碳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了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并从学科中心模式向文化中心模式转变。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指导学生结合学校及社会实际,积极开展以低碳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参与或完成低碳研究小课题,在低碳环保等领域开展一定程度的探索研究,使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坚定关爱环境、关爱生命的决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全员参与,体现了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性

校园低碳文化建设要取得成效,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使其具备深厚的群众基础,激发师生支持和参与低碳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学校组织相关低碳实验的研究开发,不断充实校本课程的内容,丰富低碳课程的呈现方式,增强与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特色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学校还进一步研究低碳教育课程的管理模式,形成低碳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促使低碳文化内化到广大师生的思想观念中,外化为各自的自觉文化行为。

(三)全面引领,体现了课程基地建设的学术性

学校的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我校的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实现了学术研究与课程开发的结合,体现了科研在教育中的价值。开辟了新的课程开发思路,从校本开发到与高校联合开发,我校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形成高水平前期调研、高起点创意设计、高水准交流合作、高层次教师团队、高素质学生群体“五高一体”的建设思路,按照“调研—平台—项目—团队—人才”五要素组合建构模式,组织实施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含量,汇聚科研型团队,培育创新型人才,进一步促进低碳研究整体实力的提升。构建起支撑低碳课程发展的平台体系,分层次支撑和带动学科发展、交叉和融合,提升各学科教学水平。搭建低碳教育特色课程基础平台,学校结合课程基地建设,整合不同学科的基础资源,加强低碳课程基地建设,夯实校本课程建设基础,为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提供有力支撑。

(四)全局设计,体现了课程基地建设的系统性

我校遵循“课程基地既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要服务于教师的发展需要”的指导思想,在课程基地成立“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整合省相关名师资源,并聘请国内相关专家为名师工作室导师,以“校本课程”“低碳课堂”“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四大研究模块为抓手,定期邀请省、市相关专家到基地举办讲座,充分利用省内外高校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省、市教育名师等宝贵教育资源,加强对来基地参训教师的培养,以研促教、教研合一,促进参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以名师经营基地、以基地培训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优化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布局,以“面向未来、创新引领、发挥优势、相互支撑”为原则,以促进学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学科内涵建设为理念,形成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综合优势明显、支撑学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建设格局。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课程基地学校发展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文化引领学校走向科学健康发展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浅析小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中学体育在学校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课程基地 推进教学改革
建设特色课程 展现人文情怀
构建活动化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推进人文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