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平台的文化校园建设

2015-04-29彭庭松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生态文化载体基地

彭庭松

【摘要】浙江农林大学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为载体,大力推进文化校园建设,在发挥学科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利用“两园合一”特色、实施环境育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广教育范围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生态文化的深入建设,应在做好整体规划、凸显文化亮点、弘扬生态思维、创新精神机制、加大开放力度、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下功夫。基地与学校的一体发展,对生态文化建设具有显著推动效应。

【关键词】基地;载体;生态文化;浙江农林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5)10-0041-03

每年一次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选活动始于2009年。该项活动是由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等共同主办的。根据《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规定,基地的主要功能是面向全社会进行生态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窗口。

2010年,浙江农林大学和北京大学一起荣获“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称号。这是对该校多年来坚持生态大学办学理念和辛勤工作的肯定。此后,学校充分利用基地与校园合一的特色和优势,以基地为载体,大力推进学校生态文化建设,集聚资源,释放能量,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学校从战略上组合资源,聚焦生态教育与研究,营造文化氛围与声势。学校确立了将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作为自己发展的战略特色和目标,“生态育人,创新强校”成为一以贯之的追求。该校党委书记宣勇多次强调,要坚持“生态化理念,生态化教育,生态化管理与生态化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此引领下,学校重新调整了院系布局,设立了6个与生态领域相关的二级学院,开设了52门生态类专门课程。不仅制定实施《浙江农林大学师生生态行为规范》,而且对全校学生的培养中明确有“生态素养目标”,开设有全校公选课程“生态文化概论”,毕业有生态类课程学分达标的要求。在科学研究上,学校实施“1030计划”,加大集中攻坚生态科技与文化的研究力度。落户该校的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不仅集中了浙江省相关研究人才,而且通过“安吉模式”等研究为全国瞩目。同时,它还为普及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做了大量工作。学校战略上的举措,为基地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功能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并成为其可持续性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次,学校利用“两园合一”的优势,从环境育人人手,切实发挥基地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学校专门开设有“认知校园植物”入学课程,作为学生熟悉校园、自觉养成生态习惯和行为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生态校园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校外人来参观学习,学校为此完善了景观标识系统,并主动配备专业教师、志愿者义务导游和讲解。每年都有固定的校园开放日,学校精心组织相关生态活动,为广大游客提供普及知识的服务。学校还通过网络建设、制作专题片、发行明信片等形式,广泛宣传校园生态环境和建设成就,影响日益扩大。

再次,围绕生态牌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活动达到生态育人的目的。以“红绿”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特色不断坚持和深化,各种生态文明的沙龙、讲座等活动经常深入到师生之间。“青年生态节”“爱木节”“绿色使者”评选、“绿眼睛环保月”等主题活动定期开展,参与人员不断增加,随着影响的与日俱增,其中有些还成为知名的校园品牌。学校还组织人员积极参加浙江省和杭州市组织的“生态科普日”“全民饮茶日”等活动,假期精心组织实践服务团深入到城乡进行生态服务和教育,将生态文明之风吹向社会。

一、做好校园规划,凸显文化亮点

首先要做好校区之间的总体布局,基地建设既要有整体性,又要突出其特色,使之达到共性规整和个性纷呈的完美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现有衣锦、东湖和诸暨三个校区,在生态文化建设上,应形成以代表植物连接起来的文化特色。衣锦校区历史悠久,是学校发展的源头。在规划建设上,应突出以红枫为代表的古色文化,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侧重发挥提供历史资源、人文底蕴的作用。东湖校区是主校区,是植物园和校园两园合一的所在,应突出以绿竹为代表的绿色文化,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侧重发挥提供环境资源、学习场所、科研支撑的作用。诸暨校区是最年轻的校区,是独立学院的所在,应突出以荷花仙子西施为代表的秀色文化,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侧重发挥审美陶冶、时尚展示等作用。

其次要做好校园生态地标的树立和建设。地标是指某区域具有标志性的地理建筑或景观,它最能体现风貌的独特性。建议在衣锦校区兴建开放性的浙江省生态博物馆,整合和展示浙江省在生态文明教育、科技、制度等方面的成果,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学习,将其教育的辐射面最大化。博物馆建筑的设计风格应注意与临安市区附近的钱王陵园、图书馆协调呼应,彰显城市的文化生态。东湖校区应着力建设生态走廊,利用植物和地理的自然分布,将曲径通幽的园林情趣与依山傍水的自然风味艺术地结合,在天人合一传统哲学基础上充分利用文化因素,将走廊建设成高雅的文化憩息地。应尽快设计完成校园生态雕塑,结束东湖校区无雕塑的历史。建议雕塑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体现农林院校特性,尊重大学文化生态的共性。设计中还要融合校训和“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将人与自然的生态统一通过艺术形式有意味地呈现。在具体理念的呈现中,“耕读承传”“树木树人”“天地和谐”等元素若能一体浑然,当是具备历史纵深感和时代气息的。

再次,继续加强校园植物的栽培和管理,充分挖掘植物文化内涵,使其生态教育的人文功能落到实处。两园合一的特色,使学用并举由可能成为现实,校园植物较好地发挥了教学和科研的功能。但遗憾的是,校园植物本来包含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却远未充分利用。笔者以为,当前可从几件具体事情人手,着力开发文化资源。第一,广泛发动,举行校花校树的评选活动。这一活动本身就是弘扬生态文化的教育过程。确定后,可以继续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来恢弘其文化的广度、深度和向度。第二,在生态走廊的合适位置,将常见植物如松、竹、梅、茶等加以突出,并配以古典诗词、典故轶事等说明项目。同时在植物指示牌内容上适度增加相关人文内容的介绍。第三,大力弘扬茶文化、竹文化和木文化等校园特色,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其文化内涵,打造属于本校独具的文化品牌和印记。

二、弘扬生态精神,创建文明机制

生态文明需要通过物质建设来保障,但归根结底它表现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浙江农林大学,应率先转变思维,在管理制度、生活行为、幸福心态等方面建立机制,弘扬生态文化,营造丰盈和美的精神家园。通过领跑性的创新探索,不仅为基地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更为社会提供宝贵经验和示范效应。

用生态文明的思维创新管理方式,营造和谐共赢的制度文化,这是生态性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学校的管理制度理应贯彻“以人为本、分类管理、立足长远、持续和谐”的原则,将以刚性结果考核为特征的目标型管理,转变为以柔性过程实施为特征的生态化管理。老师、学生、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以及生存的整个校园环境,构成了学校的一个多层次、开放性、兼容并包的生态系统。人群主体、专业学科、教学科研、资源分配、价值认同、利益追求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自然而又明显的差异。因此,正视和尊重这种差异生态,是制定人性制度的基础。管理制度的理想境界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通过运行机制做到人爱其岗、人尽其才、人际合作、共赢同美的结果。防止和改正管理考核中的重数量结果、一个标准管到底的做法,严格遵循落实“教学为本、科研为基、学生为重、社会为需、管理为辅”的方向,将强制性的被动管理转化为自觉的个人化管理。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过多的干预,将对优胜劣汰的丛林竞争法则的借鉴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总之,管理制度设计中,只有大幅度去行政化,大力气增加文化因素,一个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局面才可能应运而生。

用生态文明的思维引导教育师生,养成崇尚简单生活的行为文化,这是生态性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作为崇高境界的生态文明,它不仅是充满着对人类共同体的关怀,扩而大之,更是充满着对生命共同体的终极关怀。生态危机让人类痛定思痛:地球只有一个,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终究是个神话,过度破坏的大自然不断对人类实施惩罚,这些观念和事实都在时刻警醒着人们。学校应利用本身的学科优势,从科学角度通过适当方式,不断向师生反复说明维持生态系统的极端重要性。除了学校的生态类通识课外,“两课”乃至于文化类课程,都要加大对相关联的生态文明内容的讲授和研究,让生态文明意识走进广大师生的脑海心田,从而也自觉地外化为生态行为。

学校除了教育和引导师生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外,更要在行为文化上倡导淡泊宁静、简单生活的理念。学校应进一步加强节约校园的建设,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的广度和力度。继续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行为方式,严格控制校园内汽车尾气排放,提倡自行车或步行上班。对学生进行艰苦教育,引导他们学习为重,生活简朴,止贪克欲,奉献利他。学校党委可以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教师中开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教育,将反“四风”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从而将活动引向深处。

用生态文明的思维提升幸福指数,倡导自然有为的心态文化,这是生态性大学建设的人文境界。但来自各方的现实压力和外界诱惑,使得不少教师和谐平静的心灵生态打破了,心态的失衡还导致了健康受损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一普遍性状况,学校除了加强心理咨询和治疗外,更要为建立心态幸福的生态系统而努力。工作是谋生的手段,但更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和平台。学校应营造教师“享受工作,幸福工作”的氛围,提倡人生奋斗要遵循自然规律,主张“积极有为,顺势而为”的工作心态,凡事做到尽力而为,不强不能以为能,改变超负荷、强压力的状态。为此,学校应建立评价的多元机制,使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都能得到肯定。在健康、文明、生态的新工作方式思维下,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加凝聚力和集体认同感,在愉快的合作氛围中深刻体会到幸福的点滴甘露。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组织带薪休假、疗休养等活动,让教师能在紧张工作之余,享受休闲文化福利,这也是幸福心态建设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加大开放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开放性和多样性是生态文化的内在属性之一。基地建设的要求和性质,也决定了开放是很好发挥教育和示范功能的重要手段。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也能展示学校良好形象,起到无声宣传员的作用。这对扩大社会影响,集聚正能量,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第一,加大校园的开放力度,让基地受教育人员普遍化。《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本身有规定,基地有义务为公民接受教育提供免费或优惠的便利和服务。因此,学校应扩大对临安市以及其他参观人员的开放程度。变有限的校园开放日为常态开放,积极为建成“没有围墙的大学”创造条件。配备专职的讲解员,开放植物园、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功能。增强基地与参观者的互动,让进入其中的人员能有机会通过自身的生态实践得到自我教育。

第二,加快科研的开放程度,让科普更加直观和社会化。学校应建立基地科普网和信息交流平台,向社会科学爱好者提供所需服务,提高科学素养,传播生态文化;积极创造条件,开放非保密的科研基地和设备,为社会提供相应生态科技和文化的服务;开放科研过程,普及科研基本知识,使人切实感受到生态的文化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及时向社会发布生态研究成果,做好展示和推广工作,倡导人与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共享文化。

第三,加增课堂开放的密度,让基层农民受教育经常化。主要面向广大农村,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可加强对农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和形成的习惯带回农村,以人带人,人人都成为生态文明的热爱者、实践者、维护者和传播者;可通过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将生态科技服务与生态文明教育结合,为新农村建设出力;可与有关部门定期举办各种生态文明教育的农民培训班,将理念树立与经济支持结合,让农民乐感生态之利,从而自觉规范生态之行。

最后,加强校园文化的开放亮度,使特色活动品牌化,将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活动结合,扩大受众面和参与面。学校有关部门可以面向全社会举办诸如与生态内容相关的演讲比赛、诗词诵读、创作大赛等;可借助于现代网络、电视、出版等媒体对基地形象进行适度包装,宣传重点由现在的两园合一转变为校园与基地的合一,真正将基地打造成学校的亮丽名片;可结合与环保有关的节日,组织师生深入社区农村进行专题宣传和教育;打造丰富多彩的生态体育文化,举办绿色长跑、养生太极等活动。活动应不间断举办,并不断磨合提升,打造在社会上有良好声誉的高层次生态文化品牌,发挥其持久而强烈的辐射力。

总之,建设高水平的生态性大学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基地正好是重要的载体和抓手。浙江农林大学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将基地建设与学校生态文化构建有机结合,一体发展。学校应继续集中生态优势力量,借助基地高端品牌,形成蓄底气、接地气、聚人气的文化气场。

责任编辑:吴雁玲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载体基地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我的基地我的连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两汉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