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声唱法民族化在声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015-04-29李婷婷

北方音乐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民族化美声唱法声乐教学

【摘要】美声唱法是一种形成了意大利的歌唱技法,这种唱法具有非常丰富和完整的发声训练体系,这种唱法自从20世纪初传入我国后,对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本篇文章就是针对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和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就近百年来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的借鉴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化;声乐教学;应用

引言

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在理论和技术上进行了多处借鉴和融合,美声唱法使我国一些专业人士的音乐教学理念得以改变,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理论的发展。我国现在许多音乐院校或者高校的声乐专业都对美声唱法对我国声乐教学的影响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也都用到了很多美声的发声方法。

一、我国声乐教学的现状

如今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与美声唱法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且各种各样的风格也不断呈现出来,完善和促进我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这种美声和声乐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在进行声乐学习时把把美声唱法作为主体,兼顾我国的声乐训练方法;二是对美声唱法有所借鉴,但仍以民族唱腔为主;三是把中西方的唱法进行融合,结合西方音乐作品和我国的民歌进行演唱,这种方法也是最好的办法。

二、美声唱法在我国声乐教学演唱中的应用

(一)对气息运用的借鉴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老师经常会让学生用过深呼吸的方式使气息保持通畅,这样在演唱的时候才能使气息保持均匀、平缓。传统的声乐教学都是以气唱情,就是通过换气来进行断句演唱,这种唱法可以很好的把演唱者的情绪表达出来。此外一些民歌还使用了花腔的唱法。这些都表明在教学中,要对气息的运用给予重视,通过调整气息来充分调整不同作品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演唱效果。由于不同的歌曲包含了不同的情感,因此在气息运用上也要有所差别。

(二)对口腔共鸣方面的借鉴

口腔共鸣是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这种唱法也对美声进行了借鉴和吸收。它要求演唱者把共鸣腔充分打开,利用腔体变化改变音色,实现真假声的自由转换,使声音达到口腔、胸腔。在演唱《中国大舞台》这类歌曲时要利用口腔共鸣把歌曲那种宏大的气势表现出来。而演唱《绣荷包》这类抒情歌曲时,也要根据作品的不同风格,合理调整嗓音。只有根据不同作品的特点调整共鸣腔,才能把歌曲间的不同风格表现出来。

(三)对咬文嚼字方面的借鉴

把以意大利语为基础的美声唱法用在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中,经常会难以处理吐字不清或声音不畅等问题,我国的声乐教学在借鉴了美声唱法后会导致咬字的着力点偏后,这是因为意大利的发音喜欢与汉字发音有较大差别。因此在进行声音训练时,要把意大利的发音方式与我国的汉语表达综合起来,使二者达到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声音的连贯性。我国早期的声乐学家通过对美声唱法的挖掘,并尝试用美声唱法演绎本民族的音乐,改变了那种吐字不清和声音不顺畅的问题。他们演唱的《康定情歌》,《牧羊姑娘》等歌曲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我国运用美声演唱中国作品的技术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那种咬字不清的现象也被逐渐改善。如廖昌永唱的《母爱》这首歌曲,他运用美声唱强实现了对这首歌的完美演绎,把中华民族对亲情的感悟融入其中,听起来真挚感人。类似的歌曲还有杨洪基的《最美不过夕阳红》等,这些歌曲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科研方面的应用

(一)我国的声乐理论

我国古代的声乐理论著作主要有燕南芝庵的《唱论》、张炎的《词源》、魏良辅的《曲律》等等,这些理论著作详细的介绍了声乐的发声原理和演唱技法。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也借鉴了这些特点,把咬字和吐字都完整地表现出来。总之我国的声乐教学理论和标准都在这些作品中一一得到印证。然而,这些理论著作过于强调吐字咬字,对声腔的控制盒感情的表达方面则不够完整,且大多是经验之谈,没有使用科学原理对其进行论述。

(二)西方的声乐理论

19世纪以来,西方的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这时美声的声乐理论融合了自然科学,开始对教学理论和演唱方法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通过对意大利美声学派发声方法的总结,促进了古典声乐学派的成立。现代以来,各种先进的仪器和设备的出现使声乐科学研究变得更加便捷,出现了大量对声带振动、共鸣腔体形状的研究。声乐教学家们都在教学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探讨了如何起音、如何运用共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对美声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我国的声乐教学起了决定作用。

(三)我国声乐理论对美声唱法的借鉴

由于声乐教学系统的开展的影响,我国的声乐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把声乐教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进行交叉,使我国的声乐教学理论取得了更快的发展。我国的声乐研究工作也在往课题越来越精细、研究方向越来越广阔的方向发展。我国的声乐教学结合了西方的美声学派,开发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如怎样利用美声唱法唱好民族歌曲,以及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之间的异同等等。

四、结束语

我国民族唱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声唱情。所以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要充分关注我们的民族个性和民族风格,吸收传统民族声乐的精华,借鉴和运用美声唱法,促进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云.音乐剧中的美声唱法应用对统声乐教学之启示[J].北方音乐,2014(1):113-114.

[2]孙志贤.借鉴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几点思考[J].四川戏剧,2011(3):116-117.

[3]薛蕾.美声唱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融合研究——以呼伦贝尔地区草原歌曲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李婷婷(1984—),女,籍贯:云南大理,学历:艺术硕士,职称:助教,单位:四川传媒学院音乐舞蹈系,研究方向:声乐(美声唱法)。

猜你喜欢

民族化美声唱法声乐教学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声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大学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试述传统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