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永峰:当代图景中的欲望与纠结

2015-04-29唐子韬

美术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食人鱼当代人技法

唐子韬

焦永峰在西安美院已经生活了十几个年头,最近他刚刚获得留校任教的资格,画作又代表陕西省入选了今年的全国美展中国画大展。对于他来说,十多年的辛苦与奔波,一颗漂泊已久的心,也终于可以落定。

在美院附近的工作室里,他难得闲下来,接待了记者的到访。

当代的人文情怀

当代新工笔画,注重传统技法与当代观念的结合。焦永峰的作品,在尊重传统技法的同时,也注重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在当代语境下的转换。

谈起传统与当代的问题,焦永峰说:“传统在每个当代人的血脉中,只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发掘出来。临摹只是解决传统问题,当代画家,应该了解艺术传统的原理,但不能仅限于此。”

他认为,古代文人画的作者是士大夫阶层,表达的是一种文人情调。但当代人应该有与自己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相匹配的艺术。在当代绘画中应当有现实批判意识的存在,这应该是中国当代绘画的安身立命之本。

焦永峰的作品将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对文化现实的批判意识置于画面之中。在他的作品《“活着”之觅食》里,乌鸦既反映了生活的不易和艰辛,也反映了当代人生从底层做起。乌鸦是群体动物,具有草根性,它们朋友多,集体觅食,却生存艰难。这种生存状态,就是当代多数普通大众的生存状态。而在作品《“活着”之人之乐》里面的“食人鱼”或者是“人食鱼”的假象,让“鱼”仿佛不再是人类的猎物、玩物,而可能对人造成伤害。这些图像隐喻了当代人内心的纠结与矛盾。

批评家佟玉洁曾这样评价焦永峰的作品《活着》系列中的图像意义:鱼钩、食人鱼骨、太湖石等三种元素的戏剧性冲突,表现并寓言着被欲望主宰的中国消费主义文化的尖锐冲突。从“食人鱼”到“人食鱼”,两种欲望的纠结与厮杀,两种命运的呈现与消解,形成了一个有着中国消费文化意味的图式:无诱饵的鱼钩密集地落下,被视为不劳而获的人类欲望的共同体,图像中心的狙击手靶心定位的食人鱼骨,在人类欲望的绞杀中俨然成为一种生命冤魂的守望,而太湖石的文化环境的再现,再次强调了把玩古老的消费主义文化的腐朽情调,作为中国工笔画的一种观念表达,焦永峰人文情怀呈现出的文化批判的清醒与锋芒值得肯定。

当代的包容性

焦永峰不愿意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水墨画家。在他看来,对于当代艺术的各种形式:行为、装置、影像等,也如同工笔一样,可以用来表达人文情怀。他认为,当代美术创作应当具有包容性。“一些当代画家还停留在古典唯美的情调之中,缺乏一种当代性,或是‘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如果当代的艺术作品只表现美好的景物,而缺乏人文关怀,是没有生命的。”他说。

焦永峰用工笔技法——一种传统美术的方法表现“丑”或冲突的事物,将传统技法用之于当代图像,体现了艺术对于当代文化与社会的反省与批判。

他的作品中,鸟栖息在工业垃圾之上,既体现了人文关怀,也是对人性的复杂的呈现;鱼在被窥视中不安地生存,代表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复杂与纠结:诱惑太多,人难逃被捕获的命运,成为别人的目标。

在焦永峰看来,人难得自由,而往往要被很多无形的东西困住。人的纠结和欲望,与诱惑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像是对自己早年生活的不安经历的写照。

在大学毕业之初,因为生活原因,他南下到了广州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在这期间,他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也获得了宝贵的人生财富。“广州的四年生活给了我很多。”焦永峰告诉记者,“我的生活经历决定了我对社会生态的关注。我现在的创作,是把我十几年的生活阅历表现在画面中。我的画面中,无论是什么内容,都是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为主题的。”

受到这段设计师经历的影响,他的作品画面构图、色彩更加考究。在绘画中,他强调用笔、用墨之间的关系,并善于总结与前人的不同。然而,他认为,绘画不应该仅仅解决技术问题,更要关注绘画背后的人文价值。“艺术不能闭门造车,不能理论和实践脱节、技术和人文脱节。”

猜你喜欢

食人鱼当代人技法
食人鱼真的吃人吗?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饿死的食人鱼
食人鱼:水中狼族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饿死的食人鱼
精通拍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