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师专业成长缓解职业倦怠

2015-04-29奚文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自我效能

奚文

摘 要:文章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论述如何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如何将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辐射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将大多数学校都面临的教师队伍战斗力不强,缺乏动力的现状显性化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以其能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 职业倦怠 学校管理 校本研修 自我效能

绪论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的一份关于教师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39.20%的教师面临压力、工作倦怠、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生存状况不佳问题。有86%的被调查教师出现轻微的工作倦怠;有58.50%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中度的工作倦怠;有29%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

调查结果显示在教育转型的特殊时期,中小学教师作为社会特定人群,正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与挑战。如何有效缓解甚至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是摆在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一道难题。本文尝试从教师专业化和专业成长的角度寻求一些对策。

一、教师职业倦怠及成因

1.教师职业倦怠

所谓职业倦怠是指在助人性行业中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沈翰:《教师职业倦怠------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教师职业倦怠是众多职业倦怠的一种。而教师正是助人行业中患上这一职业疾病的高发人群。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活跃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互动中收获教学相长的效果。如果教师情绪良好则思维活跃、逻辑清晰;学生兴趣盎然。课堂中信息双向互动、双向优化。而如果教师倦怠则其观察力、思辨力、应变力都大大降低,教学决策技能的低下就导致教学不灵活,工作变得机械,效率下降,影响良性互动的形成、制约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并将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这样的教师状态,这样的课堂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成效。

而因倦怠产生的负面情绪还会使教师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抑郁之气难平,转而向学生转嫁负面情绪,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带有侮辱性、贬低性语言的冷暴力等等行为。“我都快成了养猪专业户了”“你丑的连坐台的资格都没有”诸如此类的语言暴力也开始在校园出现。

教師产生了职业倦怠之后,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调节,就会逐渐形成一种玩世不恭的心态,将“也就那么回事”、“那又如何”等词语挂在嘴边。这种情况相对于职前有巨大抱负和热情、对工作积极投入,但入职后遭到挫折的年轻人而言,表现的更加厉害。对于这些年轻的还未全面了解社会的残酷的青涩教师而言,出现倦怠后通常会走极端。原先的热情开始被偏激的、愤世嫉俗的周围环境、教育体制和学校领导的人品官腔等客观环境喋喋不休的心态及言行所取代。总是被动完成自己份内的任务,或者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在工作,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不关心教育质量与成效,不关心学生成长的情况。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得过且过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教师往往不再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与理想抱负。他们多了对教书育人的淡漠,多了对课堂教学的厌倦,多了对生活和职业现状的无奈,以及对自我专业能力和职业水平的淡然。

一所学校的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态度这几个方面出现上述的表现,这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要想让学校持续良性发展,就必须了解其成因并尝试缓解甚至消除倦怠心理。

2.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教师产生倦怠的原因很多,但无论什么原因,都是要通过教师内心起作用。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教师内心不断撞击,让教师束手无策、无所适从,从而出现消极心理,最终产生了倦怠感。一、赞誉与现实的矛盾;二、教育改革的先进与评价体系落后的矛盾;三、职业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个人素质(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矛盾;四、自我抱负水平高与工作准备不足的矛盾那么如何通过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促进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呢?

二、教师专业成长如何缓解职业倦怠

1.以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职业声望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1993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法律角度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从法律上的界定来看,教师毫无疑问是一项专门职业。那么教师也应该和其他专业职业一样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才对,而事实上这确实引起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原因:教师的职业声望远低于医生律师等其他专业人员。在高等教育日臻完善的当今社会,没有进过医学院的人绝难当医生,没有学过工程专业的人很少能成为工程师,但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的人凭着非师范的文凭成为教师的情况却屡见不鲜。这种替代正彰示着教师专业性的苍白。而长期以来教师就是在这种价值的危机中艰难地寻求生存和发展的。

埃里奥特等西方学者认为,教师和医生、律师、神甫职业被并称为“四个伟大的传统专业”。但史汀内特、曾荣光、威伦斯基等人通过对教学工作的特征与专业标准的吻合程度的分析后认为,教师职业与“已确立的专业”的专业化程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是一种“准专业”或“边际专业”。埃其奥尼等人将教师、护士、社会工作者三类人员划归为“半专业”人员,认为教师培训时间较短、社会地位较低、团体专有权难以确立、特有的专业知识较少、专业自主权缺乏。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及典型的专业人员,如医生等。

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而我国师范教育中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导致教师专业成长的先天不足,因此我认为提升教师职业声望的最佳出路在于强化教师职后的专业成长。提升和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态度。

2.以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

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环境中是否有能力去组织、实施和完成某种行为活动的预期或信念。它包括两种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自我效能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行为的性质和范围,特别是个体在面临困难时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而奇沃列斯、奥特梅尔和拉塞尔发现,低自我效能的教师比高自我效能的教师显示出更高水平的职业倦怠;弗里德曼和法伯的研究也表明,那些认为自己在课堂纪律、管理中能力较差的教师比那些自认为能力较高的教师具有更高水平的倦怠。这一切都揭示出“教师的自我效能是职业倦怠的成因,并对职业倦怠起修正作用”。

而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推进,能让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更加清晰,对教育的价值有了更客观更科学的认识;而在教科研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过渡的过程,在对教育教学不断深化理解的过程中,教师的自我效能无疑将会大大提升。研究表明:对教师进行专业成长的培训,使他们参与到新教学方法的研讨和教学尝试中,教师会认识到新教学方法更有效,更符合教学实际,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更积极的促进作用。训练也让教师认识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认识到自己更大的教学潜能还有待于挖掘,从而增强他们的教学效能。并且教师一旦在进行创新的研究获得成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由此所增强的自我效能会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三、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无异于一剂良药,那么在学校管理中如何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基于我校实际情况,我从中归纳出以下几点:

1.建立基于教师共同愿景的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的发展规划要基于教师的专业归属感,它需要让教师明确“我是干什么的”,要求学校进行教师队伍规划时,必须考虑教师的专业及其成长,考虑教师专业提高必备的专业团队。共同愿景基于教师的教育使命感,学校规划必须让教师明确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明白“我从哪里来,我要到那里去,我要干什么”。学校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而教师不是教书匠,他应该明确自身现实的处境及学校显示的处境,应该明确自己即将努力的方向,以及学校即将努力的方向。学校领导者规划的宏大愿景应该让教师指导并转化为行动。共同愿景基于教师的职业责任感,

2.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教师提供培训、继续教育的机会。比如,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到其他优秀学校学习他们的成功教育经验;积极安排教师参加“个人教学问题”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使教师感到学校对他们的信任,而且更加坚定了他们追求成就的事业心。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通过教学反思和科研创新,培养教师工作认知兴趣。学校应利用多种渠道让教师获得成功,其中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工作认知兴趣,让有志于教育研究的教师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提高教师的主动参与性。一直以来,课题研究似乎只是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事。事实上,教师的具体实践就是教育科研的直接来源。可以引导教师从这几方面入手:1.从日常学科教学中发现课题。2.从合作课题中提炼出子课题。3.从成功经验中找到自己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4.从教育理论的学习中发现课题。

引领教师制定生涯成长规划。引导教师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个人发展规划,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的渐进过程,需要学校管理者进行设计与规划、引领和帮助。养成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引领教师关注教學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展研究。而学校领导者必须规划教师的职责并激发其职责感和潜能,让教师指导和挖掘自身的潜能和职责,明白我能够干什么从而在自身上寻求突破口。

通过以上平台的搭建,让教师在学校日常工作的同时,自觉的进行着专业的成长,在教育第一线的实践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无疑能得到飞速的发展。

结束语

如果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还能做到始终关注教师内心,关注教师专业成长,适当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教师找到自己的职业归属感。那么就能有效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质宏 冯大鸣 魏志春

[2]《教师生涯中的心理成长》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吴增强 沈之菲

[3]《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金忠明 林炊利

[4]《有效学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谌启标

[5]《教师专业成长策论》中国大地出版社 王水玉 徐晓光

[6]《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斌全 徐建华 朱向军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自我效能
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长
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心理之自我效能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大学生网络学习拖延与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最美“乡下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