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大田市邻里公园不同年龄阶段游客的行为分析

2015-04-29杨磊李时荣

农学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行为

杨磊 李时荣

摘要:为了解韩国邻里公园使用及游客特点,2013--2014年通过对韩国大田广域市6个邻里公园的1180名游客的群体特征和行为现场观察与记录,并对游客的性别、年龄阶段、群体类型、身体姿势、活动行为、空间类型等6个指标的频率进行x2检验等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游客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空间类型而言,游客的身体姿势都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主要是移动、坐、站立3种。游客行为类别主要有7个类别,散步频率最高,为0.33;设施健身、观望、聊天、设施娱乐、野餐、打门球等6个类别频率中等,在0.05至0.1之间。游客使用空间频率较高的是林地和广场。在开放空间中要创造更多的人性空间满足人群不同活动行为需求。由于邻里公园存在空间单调问题,为了满足老年人和儿童、少年在热闹场所活动行为需要,建议在林地空间和活动空间边缘增加疏林空间。在邻里公园游客中,频率最多的是中年和老年,为0.31和0.28;频率中等的是儿童、青年,都约为0.18;频率最少的是少年,仅为0.06,因此建议为少年适当增加活动空间。如何创造包容性空间和依念场所是今后邻里公园建设和更新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邻里公园;包容性设计;人性空间;行为;场所依念

中图分类号:TU986.6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70021

0引言

在城市发展中如何建设人性化的城市愈来愈受到重视。城市公园曾被比喻为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绿洲。邻里公园作为公共服务性设施要满足附近居民的需求,能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有机的、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邻里公园首先要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其次还应满足人们交往的需求。邻里公园具有使用人群相对固定、层次多、规模小以及布局灵活、景观开放等特点。邻里公园作为社区内的服务性开放空间,不仅在改善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可以增进人们的交往,改善邻里关系。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在生理、行为、社会交往各方面也越来越渴求这种服务半径短、环境自然生态、空间结构丰富、随时可以自由出入、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邻里公园。Rutledge把人的行为习惯作为环境设计的最主要依据,提供了具体观察和调查的方法,进而提出“设计必须为人”的原则。Marcus等以公园实例划分景观区域,采用设计调查表进行使用后评价找到公园设计的长处和不足。

由于高频率及长时间的使用,邻里公园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一部分。但是公园设计意图与邻里公园居民实际使用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给邻里公园使用带来一些问题。例如使用功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安全隐患,设施建设维护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满足邻里公园附近居民常客的多种年龄阶段、多种活动、常年大量使用、方便的需求。

与中国相比,韩国城市公园发展较早,并且种类丰富和数量多。近年来结合韩国自身的经济、国土发展等实际状况,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相关的法律不断改进,促进了城市公园的健康发展。此研究以大田广域市6个邻里公园为例,从分析、研究人群在邻里公园户外活动入手,借助于社会学、环境心理学、风景园林学等研究进展和方法,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大量各种现场调查数据,深入挖掘社区居民的活动与户外环境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对韩国邻里公园进行使用评价的探讨,以期能够对今后的邻里公园设计、维护、更新、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韩国大田广域市,共有儒城区、西区、大德区、东区、中区5个区。到2015年5月止,人口为152.6万,面积539.97km2。其中邻里公园116个,总面积17140874.5m2;儿童公园312个,总面积764486.4m2;小型公园117个,总面积202926.2m2;历史公园57个,总面积6178995.8m2;文化公园12个,总面积873292.1m2;水边公园16个,总面积290300.9m2;墓地公园1个,总面积3235379.0m2;体育公园13个,总面积1628359.7m2。笔者从2013年9月-2014年12月对韩国大田市邻里公园进行调查研究,研究重点调查对象是韩国大田市代表性较强的6个邻里公园,它们分别是泉口公园、南仙公园、银坪公园、葛马公园、裕林公园、树公园。

1.2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通过在6个公园不同区域不同场所对游客群体特征及行为进行观察并填写现场行为调查表,另外同时拍摄有关照片及录像供后期复查研究分析。

研究邻里公园游客共有6个指标,分别为性别(男、女);年龄阶段(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具体年龄区间分别是:6岁以下为儿童、7~18岁为少年、19~40岁为青年、41~65岁为中年、65岁以上为老年;群体类型(个人、家庭、情侣、伙伴);身体姿势(躺、坐、站立、移动);活动行为(18种);空间类型(林地、广场、草坪、运动场)。所有数据由调查人员在每一个现场观察游客行为并简单询问访谈后填写现场调查表获得。采用R语言进行单指标的类别等概率x2检验和双指标间独立性x2检验等各种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邻里公园游客单指标和两指标的x2检验

从表1可看出,在某一个指标中不同类别概率相等的假设前提下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除性别指标外其他5个指标中的类别间差异都极显著,概率P均小于0.001,而性别的检验差异不显著。

从表2可看出,在对邻里公园游客6个研究指标分别进行列联表的两指标独立性x2检验结果可看出,所有两指标独立性x2检验结果概率P都小于0.01或者0.001,即它们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这些指标间都不独立而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

2.2邻里公园游客年龄阶段与其他指标的相互影响

鉴于篇幅有限且年龄阶段是游客群体的基本特征,笔者将着重从年龄阶段与活动行为类型、空间类型等其他主要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展开分析。

2.2.1游客群体的性别和年龄阶段特征从表1及表3均可看出性别指标x2检验差异不显著,由此认为男性游客和女性游客的频率相同,都为0.5。

从表3可看出,不同年龄阶段间游客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在邻里公园游客数目中频率最多的是中年和老年人,为0.31和0.277;频率中等的是儿童、青年,都约为0.18;频率最少的是少年,为0.058。

2.2.2邻里公园游客年龄阶段与性别及群体类型的相互影响表4表明,在游客性别频率中少年游客的男女比例大约为3:1,而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男女比例都大约为1:1。在游客群体类型频率中儿童来园方式主要以家庭为主;少年来园方式主要以伙伴为主;青年来园方式是个人、伙伴、家庭、情侣等4种群体类型大致相同,频率在0.20~0.34之间;中年来园方式主要以个人、伙伴、家庭等3种群体类型为主,频率在0.23~0.38之间;而老年来园方式主要以个人、伙伴等2种群体类型为主。

2.2.3邻里公园游客年龄阶段与行为类别的相互影响由表4可看出,对于4种身体姿势而言,游客中频率最多的是移动,为0.709;频率中等的是坐,为0.227;频率较少的是站立,为0.060;频率最少的是躺,为0.004。而所有年龄阶段的身体姿势趋势都一致,以移动、坐、站立为主。游客活动行为类别指标x2检验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身体姿势的游客频率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对于18种行为类别而言,按人数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别。第一类频率最高为0.33,即散步(表5)。第二类频率中等,在0.05~0.1之间,共有6类,分别为设施健身、观望、聊天、设施娱乐、野餐、打门球。第三类频率较低,在0.05以内,共有11个类别,分别为打羽毛球39人,踢足球38人,打棒球、篮球、网球34人,骑车25人,玩耍24人,遛狗23人,跑步17人,游戏15人,经过14人,滑板13人,演奏7人。由此选择频率大于0.05的7个行为类别与5个年龄阶段进行分析,由表5的游客频率可看出,儿童最喜欢设施娱乐(0.22),另外少年、中年、老年都喜欢散步,频率都在0.24以上。青年人除散步外,还喜欢观望(0.22)。

2.2.4邻里公园游客年龄阶段与空间类型的相互影响由表6可看出,少年(0.58)最喜欢利用运动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等4种年龄阶段都以利用林地、广场为主,其次是运动场,平均频率分别为0.48、0.28、0.16。草坪利用的人数频率偏低,所有年龄阶段的平均频率为0.10。

3结论

通过对大田6个邻里公园的1180名游客的现场观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放空间中要增加更多的包容性空间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在邻里公园游客的年龄阶段中,频率最多的是中年和老年,为0.31和0.281频率中等的是儿童、青年,分别约为0.18;频率最少的是少年,为0.06。

在邻里公园中、不同年龄阶段游客的身体姿势都趋势一致,主要是移动、坐、站立3种,频率分别为0.71、0.23、0.06。

18个游客行为类别频率主要有三大类,散步频率最高(0.33)。中等频率的类别在0.05~0.1之间,它们共有6类,即设施健身,观望,聊天,设施娱乐,野餐,打门球。低频率类别的频率在0.05以内,它们共有11类,分别为打羽毛球、踢足球、打棒篮网球、骑车、玩耍、遛狗、跑步、游戏、经过、滑板,演奏。儿童最喜欢设施娱乐(0.22),其次是散步(0.17),儿童、少年、中年、老年都最喜欢散步,频率都在0.24以上。但是青年人除散步外,还喜欢观望(0.22)。游客使用空间频率较高的是林地和广场。

4讨论

目前中国国内随着城市化进程公园建设也发展迅速,但是多数为市级、区级的中大型公园建设为主。对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是500m之内有1000m2以上的公共绿地,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m2以上。韩国大田市公园总数为644个,人均公园面积为19.9m2。因此国内的公园,特别是中小型的公园如儿童公园、邻里公园数量和质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今后在关注民生的城镇建设方面要加快中小型的公园建设。国内对邻里公园的研究报道也较少。李伟认为邻里公园的设计要定位于人性化设计,美国邻里公园往往拥有多样化的活动设施。满秀允等也从社区公园概念特点进行论述。于冰沁等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社区公园的游憩空间、游憩设施、景观质量是居民普遍关注的因素,而游憩空间、游憩环境层面指标满意度较低,是制约社区公园游憩功能的关键因素。邻里公园的人群和使用等许多方面都与大中型公园有较大的差异。市级、区级、各种主题公园服务半径大,设施大而复杂,游客以游览休闲为主,较注重景观视觉的新奇等。但是邻里公园数量多且设施小而丰富,游客以健身休闲及邻里交往为主,较注重景观体验丰富等,虽然天天来都有愉快的体验,因此高质量的邻里公园往往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大田邻里公园空间及设施丰富,基本满足多种人群的不同活动要求。因此邻里公园设计达到多种居民能够有百玩不厌的活动和百看不烦的景观就能成为邻里喜爱的高质量邻里公园。

5对策建议

5.1在动静空间边缘增加过渡空间,满足游客散步和看人的行为需要

邻里公园要满足游客的主要行为需要,创造更多的人性化空间。在研究中,游客的18种活动行为类别中,主要类别为散步、设施健身、观望、聊天等4种。从空间来看,研究的邻里公园主要分为林地和包括运动场及广场的活动空间。虽然在林地的休闲道上和林地中零星分布的设施场地(如羽毛球场、亭、碑等)有一些人在散步、观望、聊天、运动,但大部分的人主要分布在活动空间中,而且还有一部分人集中在与活动空间邻近的林地中的健身设施和儿童娱乐设施中活动及散步、观望。因此建议在今后的邻里公园设计和更新中可考虑在公园的林地和活动空间的边缘之间增加适宜的带型过渡空间,此带型过渡空间可以疏林草坪为主,由休闲步行道及一些U型的开敞草坪小空间,并配置一些小乔木、灌木、花草丰富植物群落层次。对于老年人和儿童、少年来讲,他们喜欢散步但又怕不安全,在安静的林地小道上虽然能够散步休闲,但老年人又会担心跌倒无人看见帮助,有时突然遇到成群青年人结队而行也会产生不安感觉。因此老年人和儿童少年一般都选择热闹场所散步观望等。在动静空间的带型过渡空间的道路上及U型的草坪小空间边上设置一些椅子、亭子。这样老年人和儿童、少年适当从运动人群分离而不相互影响,还可走走停停,使散步人群更休闲并增加在公园的停留时间。乔木配置以彩色落叶阔叶林为宜,既可在活动空间看到美景,又可使过渡空间中人群享受夏荫冬阳。

5.2在邻里公园中重视包容性空间设计与更新

近年来,在城市开放空间中进行包容性空间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邻里公园中老人和儿童、少年活动范围小。在开放空间中要增加更多的包容性空间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如何使邻里公园的空间设施丰富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种活动需求应该受到重视。但是目前邻里公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5.2.1适当增加老人及儿童的活动空间及设施,减少围合封闭的运动场 目前运动空间单调,多为中青年而设,有时利用率较低。适当增加老人及儿童的活动空间及设施,并且增加多种用途的空间。如草坪上的自然式门球场就受到老年人的青睐,充分享受绿色空间中适量运动的乐趣。多种类型的活动空间可以在不同时间为不同人群提供多种用途。

5.2.2为儿童适当增加围合空间 儿童在父母或保姆陪伴下常常来到公园,但是目前儿童娱乐设施主要是塑胶场地的滑梯为主而过于单调,建议为儿童适当增加安全有趣的围合空间,中间可增设沙坑、秋千等,地面可平地和缓坡变化,并配置儿童喜爱并安全的植物,例如可观赏的色彩鲜艳枝叶、可捏玩的果实等等。在边缘配置座椅或台阶让父母休息守望,使儿童在安全的封闭围合空间中自由戏耍,享受探索大自然的乐趣。许多研究表明,很多成年人都会对童年享受户外自然空间探索有深刻的记忆,并且一生都会对自然环境保持友好的态度。

5.2.3为少年适当增加活动空间 在来园群体中,少年频率较低,主要原因是邻里公园内缺乏为少年用的活动空间。在今后的邻里公园设计和更新中可考虑为少年适当增加活动空间。例如在保证活动安全的情况下设置地形层次丰富的自然空间,设置多功能的、可组合可移动的娱乐运动设施。

5.3在邻里公园设计、改造、设施更新时韩国重视公众参与

在邻里公园的设计和建造中,由于受到所在地周围使用人群的人文,风俗,住宅密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邻里公园的设计建造不但要美观而且要接地气。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建造过程中需大力提倡公众参与。在韩国的邻里公园设计过程中,关于居民意愿调查、访谈、问卷等内容是设计的重中之重。不但在建造前进行调查统计评价,之后每几年还要进行使用后调查统计评价,不断对公园进行调整修改。这样,公园的设计建造与公众使用者之间的距离才能大幅拉近。显然国内在今后邻里公园设计和改造中要鼓励潜在和实际使用者积极参与有关方面的工作。

5.4在今后邻里公园设计和更新中要重视场所依念的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场所依念的研究在公园、城市和旅游区逐步发展,已经成为环境心理学中重要研究领域。在邻里公园中,居民在特定场所活动和交往中,通过了解、反复使用,逐步形成感知、熟悉、归属、认同、依赖、根情结等不同程度的场所依念。邻里公园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建议在今后邻里公园设计和改造中要重视场所人性特征配置和行为策划,从而形成人性化的邻里公园。

猜你喜欢

行为
优化师生互动行为 提升数学课堂品质
山西省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认知与行为倾向的调查分析
幼儿教师职业礼仪之我见
浅析“无意识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研究
见义勇为行为中的民法学问题研究
“低头族”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研究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