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继承优秀传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15-04-29高晓珊
高晓珊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对于我们牢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对于历史文化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加以对待,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既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又要扬弃地予以继承。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并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有选择性地合理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添新的内容。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缺乏科学的规划。尤其是根据时代特征和当前任务,清理和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适宜的形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真正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就需要做好大量的清理和整理工作,加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尤其是保护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在这方面,天津市宝坻区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为了不让前人创作的宝贵鼓谱、鼓艺失传,我们深入到全区的街道、社区、乡镇和乡村文化场所以及农户,寻访挖掘原生态民间鼓谱,三番五次地登门拜访,向年迈的花会艺人请教,先后编译整理出《老河西》《荷叶泼》《十一点》等十多种原生态民间鼓谱。我们将收集到的材料不断进行修饰、改进和规范,将整理好的传统鼓谱复印分发给会员,作为花会队员演练的基本教材进行排练。不少群众自觉地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宝坻区作为西路评剧的发源地,肩负着传承和保护评剧的责任和使命,新蕾评剧团以弘扬西路评剧艺术为己任,挖掘整理出了失传多年的西路评剧《借女吊孝》,新编了西路评剧小戏,还参加了天津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了新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社会主义的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于一体。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次价值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把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的义理讲透、意义讲足、现代性讲好。另一方面要做好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或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素材。用好用活这些思想素材,是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的客观要求,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中国人“心坎上”的新资源。这是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宝坻区开展的“崇德向善,全民修身”活动,就是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传统的优秀文化陶冶情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促进了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牛道口镇注重用传统文化教育群众,岳庄子民间小剧团排练的《卖妙郎》剧目中,儿媳为给公爹治病忍痛卖掉自己亲生儿子,剧中主人公高尚的敬老精神,将中国的传统美德孝道展现给观众,促进了家庭和睦,使全村孝老敬老蔚然成风,营造了争当好媳妇、创建“五好”家庭的良好氛围,摒弃了农村中的不良习气。
要使优秀传统文化入心入脑,需要从我们的基础教育抓起,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一是在我们的各类教材中要加大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和课程的含量。从小学教材到大学教材,分层次、分内容,使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中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为了做到这一点,宝坻区总工会积极组织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戏曲讲座和演出,使传统文化在学校得到了传承。二是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三是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有效的平台。宝坻一中专门成立了京东鼓社,专门聘请著名艺术家董湘昆的弟子仇金鹏为学生进行艺术指导,进行面对面的教唱,调动并影响了数千名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得以传承。他们通过自编自演体现传统孝道题材的《父母恩深东海水》,把中国人讲孝道的传统美德展现得淋漓尽致,发挥了孝贤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使全体同学自觉地将孝与感恩的美德作为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四是在党校系统教学安排中适当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把传统文化课作为必修课程,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五是充分利用“道德讲堂”这一形式,大力宣讲传统文化,并把传统文化作为“道德讲堂”的必修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在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
尊重传统并不意味着食古不化,那种“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的做法,只能是作茧自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双创”方针的鲜明指向,就是立足于实践,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转化再造和丰富发展,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在创新性转化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反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反对食古不化的复古主义,更要反对功利主义。现在一些个人和社会组织,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以赚钱营利为根本目的,甚至走向极端。对此,必须加以规范和约束,切实加以解决。如此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国民的一种文化素养和日常行为的遵循。
作为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必须旗帜鲜明地担当起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舍得拿出黄金版面、时段和黄金栏目,把最优秀、最精彩、最受关注的文化食粮呈献出来,让读者、观众、听众了解历史、汲取知识,饱餐优秀文化盛宴,接受优秀文化洗礼。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之所以蜚声中外、家喻户晓,就在于利用了央视的覆盖力和传播力优势,才能向亿万观众打开一扇窗户,让无数百姓一睹名家风采,走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学术殿堂,接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文化熏陶。传承优秀文化,媒体要善于引导、善于创新。宝坻广播电视台依托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这一地方特色文化,精心打造群众参与性文艺栏目“开心双休日”,为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开心双休日”以评剧为主,吸引戏迷或专业院团演员参与评剧擂台赛,邀请评剧名家录制节目并现场担当评委,进行艺术指导。栏目开办14年以来,已录制播出308期,先后有京津冀、黑吉辽等环渤海地区1500多名评剧爱好者直接参与了现场演出,参加节目录制的群众达20多万人,影响了13个区县的戏迷爱好者,兴起小剧团300多个。宝坻区的实践使评剧这一传统文化在京津冀周边地区得到传承与发展,充分体现了宣传媒体在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对于主流媒体而言,传承优秀文化,既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舆论“亮剑”。每一位媒体人都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激浊扬清,坚守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中华大地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
责任编辑:张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