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

2015-04-29刘荃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根基技能语文

刘荃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就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就枯萎了。其实,世间万物皆有其“根基”,语文也不例外。20余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愈来愈觉得我们的母语教育必须“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唯有如此,语文这棵大树才能巍然屹立,充满生机。

《说文》对“根”的解释为:“根,木株也。”在现代汉语中,根的原意就是指树根。《韩非子·解老》指出:“树木有曼根、有直根。根者,书之所谓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意思是说,直根具有支撑植物的功能,使之挺然耸立;曼根具有吸收养料供植物体持续生长的作用。“基,墙始也。从土,其声。”这是《说文》对“基”的解释,也就是说,打地基是筑墙的开始,没有坚实牢固的地基,房子就没有稳定性,更不会有平地起的万丈高楼。在现代汉语中,“根”“基”的主要含义是:“起始的、本原的、根本的、首要的”,等等。《大辞海》对“根基”的释义是:“建筑物的根脚部分,引申为事业的基础。”不难看出,“根基”同样具有上述含义。

那么,什么是“语文的根基”呢?我们认为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意蕴:

1.民族文化的浸润。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的凝结。显然,民族文化的浸润理应成为语文的根基。2014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北师大考察时这样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确,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沉淀下来的诗词歌赋、汉魏文章,向我们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理想,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思想……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激荡碰撞的形势下,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理应成为中华儿女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这是民族生存、发展和壮大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高举“语文教育民族化”(张志公语)的旗帜,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语文学习中,体味民族语言的丰富和多彩,体会民族思想的广博与精深,体察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进而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打好精神的底子。

2.母语教育的精粹。

中国上千年的母语教育有着无可辩驳的教学实绩,否则又怎能培养出一代代学识渊博、功底深厚、才华横溢的学者呢?显然,母语教育的精粹理应成为语文的根基。我们应该坚守母语教育中某些虽古老而确有裨益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如孔夫子民主、平等、对话的教育理念,“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智慧,“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人文传统,当然还有“明明德”的教学目标,“整体感悟”的教学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教学过程,“熟读,精思,博览”“评点批注”的阅读习惯,“多读多写多改”“模仿入手,先放后收”的作文经验,等等。当我们驻足回眸源远流长的母语教育传统时,你一定会发现有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地方。抛弃前人经验,轻视前人学问,是危险的。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就一定能找寻到汉语言教学的内在规律,从而切实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

3.现实生活的滋养。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极其简单而又非常深刻地揭示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广阔。显然,现实生活的滋养理应成为语文的根基。只要留意,你会发现生活当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大大小小的店牌中有语文,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有语文,班车或航班时刻表中有语文,QQ、微信等聊天工具中有语文……鉴于此,语文教学要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搭设桥梁以沟通联系:一是让语文走进生活,即以课堂教学为起点,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语文学习中来。二是让生活走进语文,即以社会活动为起点,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别具匠心地把丰富而复杂的现实生活作为教材。如此,语文会因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

4.语言运用的实践。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内容。显然,语言运用的实践理应成为语文的根基。吕叔湘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早在1940年,毛泽东就提出“语文教育致用化”。可见,语文学习并不止于认知、理解和记忆,学习语文主要是学会运用语文,即形成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必须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应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亲历学语习文的实践过程,在倾听中学会倾听,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习作中学会习作。也正是在这些反复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积累材料、体验情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敏锐的语感,培养高雅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探寻和追问“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的目的和意义,我们以为这是新时代、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呼唤。只有“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才会使语文洋溢着生命的光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我们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就能把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人”和“人的发展”的层面上,创设出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情境,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母语的能力,在注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掌握语文课程学习的相关技能和策略,形成和提升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成长为自豪的中华儿女、优秀的世界公民积蓄能量。

2.学生发展的当然保障。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寻。如果我们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就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地进行学情分析,大胆地处理教材,细致地梳理教学内容,从而找准语文教学的起点;如果我们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就能以学生发展为本,科学地拟定出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找寻到语文教学的生长点;如果我们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就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紧扣课程而不是紧扣教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真正做到使每位学生通过学习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如此,教学才能走向简洁,走向高效,才能不断地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发展需求,切实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3.语文课程的本然选择。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我们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就能回归到语文本位上来,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他们以人文关照,让他们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此为其一。其二,“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果我们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就能回归到语文本原上来,追寻语文教学的本质——努力营造一个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实践的“场”,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其三,“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是说,通过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如果我们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就能回归到语文本真上来,即教师要按语文的规律去教语文,学生要按语文的规律去学语文。

“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自然要关注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它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等。那么,“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的语文课堂应该呈现出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1.对语文知识的传授是灵动的。

语文知识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必要前提,是学生获得言语经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的源泉。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语文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不需要讲语文知识,能力和知识是分不开的……事实上,强调多读多写,也还不能没有指导,教师要给学生讲文章的篇章结构,讲用词造句上有什么好的地方,等等。学生写的文章教师既要改,也要给学生讲讲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样语文知识也就讲在里头了。”可见,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学生理解和掌握必需的语文知识。没有语文知识作基石,语文教学势必会成为空中楼阁,学生的能力提升也就无从谈起。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传授语文知识呢?请看执教《诺贝尔》一文时,某教师根据教材课后练习“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设计安排的一个教学环节:

1.同桌讨论:如果用几句话来介绍诺贝尔,你会怎么介绍?

2.指名介绍:评议并追问,还需要介绍什么。

3.范例引路:出示学过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中的“作家卡片——高尔基”,引导学生阅读发现。

4.总结概括:人物小传要写明如下几点:①人物的生卒年月;②人物的国籍;③人物生前最突出的成就和贡献。

5.自主撰写:交流并评议。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教师是如何将“小传”这一知识“讲在里头”的呢?首先,他让学生自主思考、同桌交流,侧重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主动地发现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教师作适当点拨。通过上述两个学习步骤,学生对“小传”这一语文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内化过程,大概知道“小传”是什么、如何写了。但是这与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还有距离,只有通过实践运用才能强化。所以,教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作家卡片——高尔基”(其实就是一个小传),成功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愫,然后又总结归纳出撰写“小传”的注意点,最后让学生尝试着写。如此教学,就把语文知识和语文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两者的有机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多关注陈述性知识而忽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的状况。教师对于这一语文知识的传授是灵动的,它没有概念的阐释、烦琐的讲解,看似平淡实则匠心独运。这启示我们,语文知识的教学要抓住“语文知识”与“语言材料”之间的关系,在语境中领悟,在运用中掌握。

2.对语文技能的训练是扎实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在《国文教学·序》中这样批评五四以后长时期内语文教学中的偏颇:“专重精神或思想一面,忽略了技术的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没有得到适量的发展。”这儿的“技术”指的就是语文技能。那么什么是语文技能呢?往简单里说,就是运用语文知识(语文概念和规则的陈述性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前提。因此,语文课程应以语文技能为核心,遵循语文技能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扎实而有效的训练,给学生以“带得走的能力”。这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使命和责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扎实训练学生的语文技能呢?请看苏教版第三册《识字6》的一个写字教学片段:

师:这是“岛”的笔顺,请小朋友一边书空一边记一记。

师:把“鸟”下的“一横”变成“山”,就是“岛”。(出示图片)你们看,“岛”就是水中凸起的陆地,远看真像是一座小山呀!有了这样的小山,鸟儿飞累了就可以停下来休息了。所以“岛”这个字外面是一只鸟,中间是一座山。写的时候除了要注意笔顺,老师还要提醒小朋友,你看“山”这么小好看吗?(课件演示)

生:不好看。

师:那这么大呢?(课件演示)

生:也不好看。

师:只有不大不小才美观。(课件演示)下面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看老师是怎样一笔一画来写“岛”字的。先写外面的“■”,注意竖折折钩就像鸟的背一样,要向后伸展;写中间的“山”,不能大也不能小,竖折稍稍出来一点,最后一个短竖对着鸟头的横折钩,这个就是“岛”。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岛”字。

师:(展示学生练的字)我们来看看这个同学,“岛”字写得怎么样?

语文技能的学习,本质上是语文概念和规则的习得和转化。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该教师是如何训练学生书写技能的:首先,要求学生对照笔顺表,自己弄清“岛”的笔顺,这是因为汉字的书写笔顺是有一定规律的,按正确的笔顺书写,可以提高书写速度,也有助于字形的美观;接着,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岛”字的那个“山”只有不大不小才美观,这其实是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读帖,以掌握这个字的布局结构;然后,教师一笔一画地示范,边写边讲解要点,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模仿,真正掌握这个字每一笔的写法。“认清笔顺—读帖—范写”这一教学过程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习得了“岛”字的写法规则。当然,语文技能的形成必须以练习为条件。所以,接下来,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练习情境,让学生临摹,这就实现了规则向技能的转化。但该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随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并进行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评价,再一次强调了“规则”。如此训练学生的书写技能,扎实有效,科学有序。

当然,想让语文技能在学生身上生根,如果只是解说一次、指点一番、练习一遍,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应提供一定的听说读写的情境,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反复地操练,如此,学生才能在反复中掌握书写技能,进而转化为能力。

3.对语文方法的习得是无痕的。

教师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技能固然十分重要,但还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其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教学生学”的观点,他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习得方法呢?如某教师执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1.出示爱因斯坦的头像及

文字,看看作者写得像不像。

2.引导发现作者写法的高

明之处:①抓住特征;②用词准确;③描写有序。

3.观察老师的长相,捕捉显著特征。

4.用一句话也来写一写老

师的长相。

5.与描写爱因斯坦长相的

那句话对照,修改润色,注意推敲用词。

6.交流评议。

崔峦老师曾指出:“在教学中要增强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该教学片段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想法。让我们来看看这位教师是如何“教学生学”,让学生习得“如何描写人物外貌”(下面的教学环节还涉及描写人物衣着)这一方法的。首先,该教师呈现了爱因斯坦的头像及描写爱因斯坦长相的文字,引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致,而且强化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知感受;接着,该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对语言进行审美观照;然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提炼,总结整

理,得出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且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拳脚”的舞台,运用方法进行练笔实践。“感受—领悟—总结—运用”这一教学过程,遵循了学生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其中,“感受”是前提,“领悟”是关键,“总结”是基础,“运用”是目的。从“感受”到“运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感性习得为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语文知识,切身感悟言语意蕴和语言规律的过程,真可谓“巧把金针度与人”。语文课只有这样教,才能够真正实现由教知识向教方法、练能力的转身。

4.对语文意识的唤醒是自觉的。

语文意识,用王尚文先生的话说,就是“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他认为语感就是语文意识的直觉形式,语文意识的树立对语感的养成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修养是语文素养的一个核心要素,而语文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语感的培植。因此可以说,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要培养语感,就得先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如此看来,语文意识确实是语文素养所生成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阶梯”。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呢?这里,仅举教学《灰椋鸟》第四自然段时的一个片段试作说明。

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读一读这个段落,看看作者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了一些叠词,有“一小群一小群”“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

师: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自己读读这几个叠词,看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很整齐,很有力量。

生:我觉得很有节奏感,读起来很响亮。

师:是啊,读起来响亮、整齐,很有力量,很有节奏感。你们猜猜看,作者为什么要用上这些叠词?

生:因为能够表现出灰椋鸟的多,场面壮观。

生:因为灰椋鸟归林是排着队的,很整齐,叠词读起来也让人感到很整齐。

师:你们体会得真好!这些叠词跟归林的灰椋鸟队形整齐、富有变化是多么一致啊!语言很好地反映了内容。作者用词造句的确独具匠心。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体会这些叠词的妙用。

师:这段文字中还有一个词语也值得我们关注,你们发现了吗?

生:我觉得是“投入”。因为“投入”比“飞入”快,那么多的鸟就像石子一样一下子从高空砸落下来,非常壮观。

师:由此看来,“投入”不可以换成“飞入”,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原因吗?

生:我觉得“投入”还表现了灰椋鸟归林的急切心情。

师:同学们,如果要给“投入”找一个词语来搭配,通常我们都会说投入——

生:怀抱!

师:对于灰椋鸟来说,这怀抱就是——

生:刺槐林。

师:由此,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在灰椋鸟心中刺槐林就是它们的家啊!

师:是啊,在外奔波劳碌了一天,回到温馨的家,感觉真好!同学们,一字一句总关情!“投入”这个词不仅仅写出了场面的壮观,还很好地表现了鸟儿急切回家的心情,真是一举两得,精妙至极!

语文是以言语形式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学科,这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应以语言学习为中心,关注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追寻一种言意共生的教学境界,从而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该教学片段中,教者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的“场”,让学生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汲取言语的智慧,走上了正确的语文学习之路。首先,教者以话题为驱动,为阅读主体的学生提供了品味语言的时空;接着,学生在话题的引领下,展开定向分析探究,不断调动自己的思维、想象、情感介入到对语言的品味中去,揣摩语言的情韵,感知语言的精妙;随后,在教者的引导、点拨下,在多层面、多向度的对话中,学生不断释放自己的潜能,不断生成情景、生成体验、生成智慧和思想,于掂量、辨识、欣赏、玩味之间,品悟到了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使得品味语言变得更加丰盈有趣,富有创造性。如果语文教师在每一节语文课里都是这样自觉地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并且不断强化这种“有意注意”,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拥有自觉的语文意识了。

“站在语文的根基上前行”吧!只有这样,语文这棵参天大树才能根深叶茂,苍劲挺拔;也只有这样,语文这幢万丈高楼才能拔地而起,屹立不倒!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根基技能语文
高级技能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夯实法律的道德根基
健康是“五福”的根基
致中和 扎稳根基再出发
画唇技能轻松
文化引领 夯实幸福根基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