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基地:区域文化资源助推学生成长

2015-04-29孙进陈金秀赵光辉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课程基地

孙进  陈金秀  赵光辉

摘要:为传承区域文化、践行办学理念、发挥校本优势,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建设了雨花石文化课程基地。围绕课程建设的几大核心要素,课程基地组建了多元化的师资团队,解读了雨花石的文化内涵,开发并实施了选修课程、鉴赏课程、实践课程,整合了课程环境资源、校本化的学习资源,使雨花石文化课程成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教师高位发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强有力助推器。

关键词:雨花石文化课程;课程基地;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5A-0047-05

基于新时期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南京市雨花台中学自2012年6月正式启动雨花石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在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阶段性评估中,我校雨花石文化课程基地被评为“优秀课程基地”。经过近三年的建设与实践,雨花石文化课程已成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教师高位发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强有力的助推器。

一、雨花石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的缘起

(一)传承区域文化的需要

雨花石是南京的一张名片,雨花石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来,雨花石一直和南京地区的宗教祭祀、佛教兴衰及赏石文化发展密不可分。小小的雨花石承载着道德、审美、爱国和科学等多重文化内涵。即便在当下,雨花石文化也有重要积极的现实意义:雨花石的质地美与人性的道德美历来可以相融相合进而互相辉映,《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就是雨花石;雨花石具天然的质、形、色、纹之美,对雨花石的赏鉴,可以培养审美情怀与鉴赏能力;雨花石有被烈士鲜血染红之说,象征着革命先烈的执著信仰;雨花石是典型的古长江河流沉积物,蕴含的丰富的地球科学信息等待着探索和发现……令人遗憾的是,多数南京市民对雨花石文化缺乏了解,雨花石文化至今未引起广大市民足够的关注。坐落于雨花台畔的雨花台中学,在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理应有所担当,培养学生了解、热爱、传承并创新雨花石文化是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目标。

(二)践行办学理念的需要

经过半个世纪的文化积淀和理性追寻,雨花台中学确立了以核心价值观“为了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幸福”为统领的文化系统,确立了“以特色课程和特色活动为载体,培养健康阳光、尚雅崇信、笃行创新、有民族情怀、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的办学理念。雨花石文化课程融地域特色、人文底蕴和科学内涵于一体,在多样化的实践中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或科学,或人文,或审美……不同素养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个性化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成为可能。教师则可从学科切入,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视角对雨花石文化进行研究,这不仅能丰富学科的教学,也能提升课程开发、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雨花石文化课程帮助学科突破应试教学的局限,教师因工作内容的丰富而得到视野的开拓、能力的提升,在更高层面上实现自我发展。

(三)发挥校本优势的需要

课程基地建设必须借力于学校自身原有的优势与条件。我校地理位置优越,就坐落在1924年国际地质大会认定的“雨花石砾石层”上。身处雨花石文化的发源地,我校毗邻雨花台公园、雨花石展览馆、雨花石交易市场和南京科技馆,师生可以耳濡目染丰厚的雨花石文化。南京雨花石协会总部也设在我校,他们定期举办的以雨花石为主题的摄影、书法、吟诗等活动,给予了雨中师生无限的审美熏陶与智慧启迪。学校之前已陆续开发了“雨花石上的历史”等选修课或社团课,编撰了《南京雨花石》等校本课程系列读物,多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以雨花石为题进行自然或人文的探究,初步形成了雨花石文化的立体课堂。我校雨花石文化赏石博览馆2010年10月正式开馆,是全省唯一一座既有教育特色又有地域特色的校园雨花石文化赏石博览馆。2011年,博览馆荣获国土资源部授予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称号。

二、雨花石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的举措

围绕课程建设的几大核心要素,包括开发团队、课程内涵解读、课程环境和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实施等,我校全方位地开展了课程基地建设。

(一)组建师资团队

基地建设之初,基于雨花石文化课程融科学、人文和实践于一体的特征,学校依托地域人力资源优势,组建了由校外专家和校内教师组成的多元化人才团队,进行雨花石文化课程的综合开发。课程开发和实施团队分四个小组:一是教师组。依托本校教师资源优势,由校内多名优秀教师组成,负责编写选修校本教材并担任选修课的教学及相关社团活动的指导。二是地质组。由国土资源专家、中科院院士组成,负责开设科普讲座,进行地质知识指导。三是赏石组。由赏石和科研专家组成,负责定期协办各种赏鉴活动。四是藏石组。由多位雨花石藏友组成,负责提供布展的雨花石,指导布展和实践活动课。

四个小组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各有侧重、有机配合、相互支撑,保障了课程卓有成效的推进。在合作开发中,校内教师与专家的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相互碰撞,不仅造就一批雨花石文化“专家型”的教师,更对教师的教学研究有裨益,推动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二)解读文化内涵

课程的建构需要系统的设计与思考。雨花石文化课程以“雨花石”作为课程的主要载体,而课程的落脚点则是“文化”。对雨花石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层次解读并揭示其对雨中师生可能产生的教育意义,是雨花石文化课程建构的重要环节。

雨花石文化内涵可解读为:道德文化、审美文化、爱国文化、科学文化。

1.道德文化。历代文人雅士都把雨花石的物质美和人性的道德美相融相化。雨花石温润莹澈,犹圣人之仁德,君子之坦荡,可涵养雨中师生谦和坦荡、赤诚明礼的胸襟。雨花石质地坚硬,犹志士之坚贞不屈,宁碎不折,可涵养雨中师生坚毅自立、刚健自强的品格。雨花石绮丽清雅,玉质天章,犹雅士情志高远,风雅兼容,可涵养雨中师生博学尚雅、气度风华的气质。

2.审美文化。雨花石有天然之美。雨花石灵秀隽美,集诸多优美元素于一身,主要表现在质地美、形态美、色彩美、纹理美、呈像美和意境美[1],概而论之,美在自然,美在天趣,美在神韵。通过雨花石赏鉴活动,可以培养师生的审美情怀与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阳光心态和爱国情怀。雨花石还可作为艺术美的载体,通过雨花石命名、雨花石绘画、雨花石雕刻、雨花石工艺折页制作等活动,可进一步培养师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爱国文化。雨花台是雨花石的发源地之一,也是1927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场所。烈士鲜血染红了山冈,产生于雨花台砾石层的雨花石也就拥有了新的文化内涵——象征着革命志士的坚贞信念和崇高气节。在革命年代,雨花石蕴含着赤诚的革命情感,浓缩着革命者悲壮而辉煌的革命历程,寄寓着革命者高尚的革命情怀;在今天,雨花石的“红色文化”积淀,则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爱国精神。

4.科学文化。雨花石是典型的古长江河流沉积物,具有极高的地质科学研究价值。雨花石砾石层的时代、层序、成因,雨花石的色彩和纹理,雨花石化石的地质年代及收藏鉴别等,无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元素。这种文化内涵,对于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思想、培养科研能力,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推进课程实施

雨花石文化课程的性质是综合性课程,是融地域特色、人文底蕴和科学内涵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课程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如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是参观石展,也可以是听赏石讲座,还可以是参加“雨花石雕刻社”的社团活动等。当然,也可以是同一课程类型服务于不同的主题,如选修课“雨花石与文学艺术”既着眼于道德文化的濡染,又着力于审美能力的培养。

1.选修课程

配合选修课程的开设,课程教师组完成了《雨花石与文学艺术》、《雨花石与历史文化》、《雨花石与地质科学》、《雨花石与市肆交易》四册校本选修教材的编写。一年后,又增设了第五门选修课“雨花石与音乐鉴赏”。学生在每学期初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门选修课程,修满学时并取得合格评价,将获得相应学分。选修类课程让每个学生围绕雨花石文化进行有选择的自主专题学习,对雨花石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充分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与自主性。

2.鉴赏课程

雨花石的审美文化必须建立在鉴赏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石展以领略雨花石直观的美。迄今,我校雨花石馆共举办了十二期石展,主题有“金陵四十八景”、“励志教育”、“青奥会吉祥物‘砳砳的诞生”等。2015年3月,最近一期石展主题为“承先烈之志,塑团员精神”。在参观中,我们还安排了赏石专家或学生讲解社团成员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参观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学校定期组织“雨中大讲堂”活动,邀请地质组、赏石组和藏石组的专家们开设讲座,介绍雨花石的地质知识、历史文化内涵和赏鉴常识,先后有2000多人次参加了学习。小石头里有大知识,小物件中见大世界。专家讲座让学生了解了更多关于雨花石鉴赏、历史发展的专业知识,增强了对雨花石的兴趣,提高了人文与科学素养。

3.实践课程

活动是课程的重要载体,雨花石文化课程的实践活动并不等同于学校排进课程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却借鉴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属性(如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综合课程)、基本理念(如突出主体、回归生活、注重实践)、核心价值(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2]和活动形式,从而赋予雨花石文化课程实践活动更加深广的文化内涵,更加多样的活动形式。

学校每学年都引导学生以雨花石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如“雨花石与名人的研究”“雨花台公园内雨花石资源的保护对策研究”等。研究性学习让部分学生能够以探究的方式深层次地介入雨花石文化。在校外的各实践基地中,学生感知雨花石的形成机制、历史文化,体验雨花石市肆交易的乐趣,获得了美与文化的体验,调查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学生组建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创作作品。目前主要有“雨花石雅赏”、“雨花石文化讲解”、“雨花石与绘画”、“雨花石与雕刻”4个社团。其中“雨花石雅赏”社团的张君云、潘朝月等7位同学精心制作的四大名著雨花石折叠式画页,图文并茂,受到资深老石友的称赞;“雨花石文化讲解”社团的所有成员都可以进行双语讲解;“雨花石雅赏”社团让学生亲近雨花本土区域文化;“雨花石与绘画”、“雨花石与雕刻”两个社团的学生能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绘画创作与雕刻创作。社团活动提升了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密切了学生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体会快乐学习、动手实践的乐趣。

结合参观石展,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雨花石韵”征文活动,先后有3000多名学生参加,撰写出大量和雨花石文化、历史、科普有关的文章,160多篇学生优秀作品入选校本刊物《雨花石韵》,尤燕同学的《雨中石韵》发表在《江苏教育研究》上。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锻炼。在欣赏雨花石象形之美时,我们引导学生发挥文学想象,锤炼文字功力,为雨花石命名。很多命名如“秋枫浮光”、“丝垂金缕”、“醉酒迷途”、“春柳斜阳”、“何以笙箫默”等,已颇有意蕴。而由学生命名的雨花石图片就布置悬挂在教学区走廊,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己创作的成就感,也丰富了课程环境。我校部分师生和课程团队的校外小组以及其他校外石友,不定期开展雨花石鉴赏沙龙活动,用命名、摄影、吟咏等形式对雨花石进行深层次的鉴赏,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学生的艺术素养。

在多种类型的课程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变,课程核心理念,如激发学生主动、自主、快乐学习,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及审美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等,正在日益成为显性成果。学生养成了“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创新能力。

(四)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环境属于广义的课程资源。基地的课程环境是一个由校内、校外不同领域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它既是课程实施的物化外显,又可以说是隐性的课程构成,是学校实施课程、学生参与课程学习不可缺少的要素。“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形成充分展现科学思想、学科思维、方法手段和文化品位的特色明显的课程学科教学环境”[3],是课程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校充分利用地域特色优势和周边社会资源,整体创建了支撑各项课程实践活动的课程环境,主要有“二馆三基地,四室一平台”。“二馆”是指雨花石文化赏石博览馆、雨花石文化地质科学博览馆(在建);“三基地”是指南京科技馆雨花石形成模拟基地、横梁山雨花石采集实践基地、雨花台风景区雨花石文化体验基地;“四室”是指雨花石与历史文化教学室、雨花石与文学艺术教学室、雨花石与地质科学教学室、雨花石与市肆交易教学室;“一平台”是指实物研究与虚拟网络实践平台。其中,“三基地”属校外实践基地,“二馆”、“四室”、“一平台”属校内课程环境。我校的校内课程环境建设侧重于形成浓郁统整的课程文化氛围。我们在教学区建设课程文化环境,在教室走廊、楼道乃至洗手间都悬挂了由学生自己命名的雨花石图片,还布置了介绍雨花石知识的科普长廊。此外,我们还建成了雨花石与绘画、雨花石与雕刻社团专用教室以及雨花石探究数字实验室等专用教室。我校的校外实践基地则侧重于调动周边社区与社会机构的资源优势,使之与学校课程建设保持良好互动。学校结合选修课程、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等路径,让学生加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联系,在实践中培养探究、创新能力,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依托信息技术优势,借助校内外教师团队,基地专门构建了“雨花石文化课程”专题网站,开辟了“课程规划”、“课程动态”、“文石雅赏”等栏目,同时开设“网络课堂”,构建了“师生交互空间”这一数字化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平台的主要功能一是资源载体,二是交互学习。学生有专门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登陆后即可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学习的类型主要有:第一,自主浏览各类雨花石文化课程资源,以了解为主;第二,结合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或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布置的探究作业,进行专门学习;第三,以专题留言讨论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平台充分挖掘了雨花石文化课程中的自主互动因素,有利于实现课程基地建设和特色学校建设同行(我校也是数字化特色学校)。

除了前述课程环境外,一批宝贵的校本化学习资源被积累:编撰了共五册校本课程专用教材、四期《雨中石韵》期刊、一册《石说南京》画册、九册《石海洗礼》等社团刊物。编撰和收集了近百种雨花石专题的专著和期刊;我校的赏石博物馆已有馆藏标本700余件,馆藏展品(精品雨花石)近500枚;在我校雨花石文化专题网站上的自主学习网络互动平台,专门开辟了课程资源等栏目,收集了大量与雨花石文化相关的电子图文资料。不同形式的课程资源建设,突出了多样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了不同潜质、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雨花石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的经验

在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中,在问题的解决和课程的推进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帮我们厘清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

(一)厘清了与普通课程的区别

雨花石文化课程不同于学校中普通的学科课程,前者与后者相比更具综合性,更强调在多样化的实践中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围绕“课程”进行的梳理,帮助老师们厘清了认识、明晰了举措,让雨花石文化课程的实施尽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不是用旧方法教新课程。

经过研究,我们厘清了雨花石文化课程的性质:“融地域特色、人文底蕴和科学内涵于一体的综合性校本课程”;确定了雨花石文化课程的目标:“提升师生的科学、人文及审美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的选择性;课程内容体现生活性、社会性、互动性;课程实施注重实践性、社会性,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课程评价强调过程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厘清了双向互动的重要性

在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中,学校充分整合了周边区域的人力、场馆及文化的资源。但课程建设不是一个向社会单向索取的过程,而是一个学校和社会双向互动的过程,课程基地理应对社会有所回馈。

为此,学校的雨花石文化赏石博览馆坚持向社会免费开放,紧密贴近社会生活和时事热点的石展,如第四期“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第九期“迎青奥盛会,展灵石风采”等主题石展,获得了参观者一致的好评。

为此,学校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学校的学生刊物《雨花石韵》在南京青奥会期间被评为官方青奥读物,学校编写的《石说南京》一书是向青奥会献礼的南京宣传画册,被选为赠送给友好国家的纪念品。

为此,学校围绕雨花石文化开展了积极的宣传活动。学生制作的雨花石工艺品,如折画、雨花石雕件常被作为学校的特色礼物赠送给来访的雨花石爱好者。学校的“雨花石文化专题”网站内容丰富,吸引了广大雨花石爱好者前来赏石。

互动不仅是对雨花石文化的传承,更有对雨花石文化的创新,在互动和创新中,学校雨花石文化发展生机勃勃,学生们体验到了被社会认可与尊重的快乐。

(三)厘清了课程的基本出发点

雨花石文化课程的建设有多重的价值,如传承区域文化、促进教师发展、形成学校特色等。但其最核心的价值,即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更准确地说,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成长。这是检验课程成效的主要标尺。雨花石文化不是必修课程,具有足够的魅力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并体验学习的快乐是对它的基本要求。

在“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开发设计课程”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有选择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设计学习内容,积极创设体验和实践的环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和学的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价值和学习的快乐;尊重学生对课程的喜爱,课程开设常态化,杜绝验收时的突击和作秀。

在雨花石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中,我们不断实践,也不断思考明晰课程基地建设改进与完善的方向。如何进一步营造宽松的课程文化氛围,并将课程基地建设与学校建设有机整合,从而最终落实雨中的核心价值观“为了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幸福”,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水.观赏石概论[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27-28.

[2]万伟.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创意与实施策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8-9.

[3]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Z].2011-06-07.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课程基地
立足课程基地 推进教学改革
建设特色课程 展现人文情怀
构建活动化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推进人文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亲近体验数学 突破课程瓶颈
以资源开发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
依托数学课程基地 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体验数学魅力 转变教学行为
社团活动中开展情境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情境的高中英语词汇拓展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