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乐教思想形成思考
2015-04-29董伟男
董伟男
【摘要】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一位极具思想文化的人物,他支配着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主流思想,并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学术流派,成为该学派的奠基人。在今时今日,他的影响已经享誉全球,他就是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教育家之一,孔子让我们铭记的并非只有他的哲学观点,同样熠熠生辉的还有他的乐教思想。时势造就英雄,在那个纷乱的年代诞生了这样一位极具音乐审美的伟大艺术家,他的音乐伦理、价值和审美思想则流传至今,给后世人们带来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乐教;影响
孔子的音乐思想代表着中国古代音乐的正统,他对音乐的痴迷程度已经超乎了人们的想象,一方面这样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古代乐教的传承,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孔子自身对于音乐精髓的不断挖掘。
一、音乐的产生
最早的音乐是如何产生的?音乐不单单是艺术门类的一脉,并且也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出现的,同样音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在我国,音乐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那时的音乐与舞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音乐息息相关。《尚书·益稷篇》中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它描写了原始社会人们敲击石磬的形象,并描绘出了百兽率舞的热闹场景。那时的音乐十分的古朴纯粹,人们或许只是为了模仿丛林中野兽的叫声,或只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去进行这些简单的音响活动。
二、孔子乐教思想的直接来源
古代音乐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西周时期,那时“礼乐制度”一度成为为了维护周王朝统治的工具。“礼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以“礼”来节制人们日常的思想活动,以“乐”来推进统治阶级的教化理念,这是周人伟大的创举。孔子生活的时代处于“礼崩乐坏”的大变革时期,再加上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身份高贵的人逐渐丧失了优越的生活环境,而社会的基层民众通过劳动赚取了生活物质资源,最初氏族社会所标榜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礼乐制度”已经荡然无存。孔子面对这种局面心生悲凉,据《论语·八佾》中记载:“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说,周礼是借鉴夏礼和殷礼建立起来的,这是怎样的丰富多彩啊,这样我便遵从周朝的制度。这可以得知,孔子对于周朝“礼乐制度”的高度憧憬,在他的心目当中,西周井然有序的社会环境才是他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在周礼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它所制定出来的等级森严的制度,什么身份的人可以享受何种待遇、该怎样处世都有明确的要求。这种严苛的制度在音乐方面表现的更甚,其中包括乐舞的使用,依据礼乐制度,乐舞要有“佾数”的严格规定,“佾,列也,舞者八人为列。”(《论语正义》)依据规定,天子可以享用的乐舞数为六十四,诸侯可用四十八,卿大夫可用三十二,士这一阶层则可用十六。又见《论语注疏》中所载:“鲁以周公故,受王者礼乐,有八佾之舞。季恒子僭于其家庙舞之,故孔子讥之。”说的是季氏无视礼乐制度,僭越天子,公然使用八佾乐舞在家庙之上,在孔子看来,这是乱政之举,实在无法忍受。
周朝礼乐制度的严谨精妙全然透过“礼乐”显现,那么“礼”究竟是什么?关于“礼”的起源,《说文·示部》中写道:“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是礼义,即行为的准则,履是履行、实践的意思,就像脚要穿鞋子走路,人们要按照礼制行事。礼的缘起于祭祀鬼神有关,祭祀之中往往参与着乐舞的成分,成为了祭祀典礼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着葛天氏之乐,当中夹杂着诸多乐舞的成分。“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可见,“礼”与“乐”往往是伴随存在的。在古代,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低下,人们纷纷祈求上天或神灵的帮忙而采取祭祀活动,整个活动在有准备的前提下进行,并严格规定了什么时段能做什么事情。人们在祭祀活动中有节奏的将身体扭动,并发出内心的呼喊,以求“上达于天”,从而实现和神灵交流的心愿。周代的“乐”并不是指单纯的音乐,而是在于他要与“礼”相互呼应,来划定人们的思想生活,言行举止,等级身份的不同。
在“礼乐制度”的要求之下衍生出了“六艺”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项基本才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礼·保氏》)其中,乐居第二位,足以见得周代人们对于乐教的重视程度。在周代的乐教体制中,大司乐处于音乐教育机构的最高职,掌握着音乐教育与执行礼乐的职能,他的培养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子弟。在大司乐以下,设有“乐师”、“大胥”、“大师”、“小师”、“ 胝蒙”、“司干”等等诸多音乐官职人员,分别负责日常的音乐活动。
《礼记·内则》记载:“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从这一段话得知,周代的教育制度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学生到了一定的年岁才可以习得相应的知识和才能,这体现出周代教育体系的成熟与完善,教学内容也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
三、孔子的音乐实践
孔子是儒家音乐的奠基人,他本身就是一位非常杰出的音乐家和音乐鉴赏家,从历史文献中都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勤勉并致力于音乐实践的人。孔子认为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进取的一生,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认为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成熟于学乐,儒家学派认为诗、礼、乐三者是教化民众的基础与手段,应该要恰当利用。因此,这一理念可谓是儒家的教育思想的概括,进一步,则可以归结为审美教育思想。孔子将音乐的学习视作能否成为君子的试金石,在孔子看来,音乐不仅可以与政治相辅相成,成为构建社会基石的重要原料,而且还可以影响人心,陶冶情操,塑造个人品格与审美。
孔氏认为音乐是辅佐政治强有力的手段,他的主张是“以乐治国”。《礼记·乐记》中记载:“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以治心者也。”从这里可以看出,乐教的目的是为了政治教化,让人们臣服于天子的统治,也让这个社会趋向于缓和与平静。
在音乐实践方面,孔子已经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论语·述而》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说的是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唱的好一定要让对方再唱一遍,自己再跟着合唱一遍。这证明了孔子对于音乐的热爱与追求,同时又体现出他“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则记录着一段非常详述并精彩的学习过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这里详细的记载了孔子学习音乐进度的情形。在此古中表明,孔子在学习音乐上非常探求音乐的意境和内涵,要做到“情”与“意”的高度结合,好的音乐,一定是充满生命力的音乐。文中的“曲”与“数”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志”则是形成音乐的精髓,“人”则反映出音乐精神当中人的精神主体。孔子反复磨练自己的技艺,不断开拓精神层面,从琴技演绎到音乐探索,再到人格的追求,这就是一个伟大艺术家艺术活动的过程。
孔子不仅自身研习音乐乐论,还擅长鉴赏各类音乐诗词,他将音乐审美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论语·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善矣,又尽美矣。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热衷于《韶》乐尽善尽美的艺术表现,而将《武》乐认定是尽美未尽善的艺术,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孔子对于音乐的审美观点。由于史料的缺乏,导致现今难以还原《韶》乐的面貌,但从《尚书·舜典》可以知,《韶》乐乐风“直而温,宽而栗,则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尚书·舜典》)无论是在音乐手段还是内涵变现上都达到了“至美”的状态,这是一种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状态,让自然社会宁静的状态,以此来展示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处处彰显和谐。而《武》乐的则描写了周武王通过武力手段讨伐商纣而以得天下,《武》乐的内涵是歌颂武王的“武德”,即便武王伐纣符合民心,顺应历史发展,但还是造成了大量伤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所以,孔子认为《武》乐未尽善。由此可见,孔子的音乐审美标准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用“美善合一”的标准来衡量乐舞与诗歌。这表达了孔子内心尽善尽美,文质彬彬的音乐审美品格,也是儒家学派,乃正整个中华民族音乐审美的最高境界。
纵观历史,孔子和整个儒家学派都历经了沧桑巨变,每一步都印上了时代的痕迹,时至今日,我们仍旧感到迷茫困惑,仍旧有许多疑问,关于孔子,关于人生,关于整个时代,孔氏也有诸多尘封的历史残片等待后人去挖掘整理。我们从孔子的音乐思想中找寻天地人和,万物和谐,犹如烈日下的清泉,会带给迷茫的人些许慰藉。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4]孙玉梅.周代礼乐制度与孔子的音乐思想[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5]黄河.周代音乐教育对我国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D].重庆:重庆师范大,2013.
[6]王平.论孔子的乐教思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