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我最好的导师
2015-04-29马明
马明
走出艺术学院的殿堂,我被安排教授劳技课。这是一门我未知的课程,和我所学的音乐专业真是相距甚远。当涉世未深,对教育教学规律知之甚少,对困难艰辛估计不足的我去开导对世事似懂非懂的学生时,我苦恼过、迷茫过、动摇过、退却过……我感到前途一片渺茫,谁会重视这样的一门课程呢!于是劳技课变成了自由课。
是他——张再昌,一名普通的农村劳技老师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他凭着对工作的执着与热情,竟也和其他主科教师一样被评为全国十佳教师。我豁然开朗,谁说劳技教师没有前途呢!我第一次感到我的劳技课教材竟如此丰富、我的学生竟如此可爱、我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竟如此牵动我的心……
可没过多久,我再次陷入困惑,为什么我满腔热情地走进课堂,有的学生听课却提不起精神,恹恹思睡?为什么有时我花大力气备课、教课、尽力去完成教学任务而效果依然不理想?为什么我把自认为好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学生的能力却依然平平?这使我再次拿起张再昌老师的文章。我明白了,照本宣科营造不出生动的语言,而老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我应该走出自己劳技课的特色路。
书本是死的,而生活是鲜活的,我要结合书本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找出更好的教材。我经常驻足在街头艺术品的摊床边,流连于书店的书架前,订阅、邮购相关的杂志,我的头脑变得越来越丰富了。在教学中,我努力使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散发它独特的魅力。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有时候心不在焉、心猿意马,但是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动手要求。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总体上就把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作为重要的教学目的贯穿教学的始终,以培养学生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为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教给学生的劳动知识面可以宽一些,但必须掌握的劳动技能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可要求过高。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就要要求他们不但制作出图稿中的图案,还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自己再创造出作品。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求异思维”“形象思维”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使知识在教学中得到多次升华,层层递进,把理论转化为专业技能。
1. 《手工缝制——郁金香》一课,在导言中,我让学生了解了郁金香的“祖国”荷兰的风土人情,了解了郁金香的相关知识,让同学们带着对郁金香的了解与喜爱开始他们的手工制作。本节课课堂小结中,我引导同学们思考:这样美丽的花,你最想把它送给谁呢?有的同学说送给最可爱的人——解放军;有的同学说送给辛劳的妈妈;更多的同学说送给敬爱的老师……我在最后总结说;鲜花固然美丽,但它有凋谢的时候,手中的工艺花美丽,也有脏了、破旧的时候,但我希望我们师生间的这份友谊是一朵永开不败的花。这样通过这节手工制作课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得我们师生间的友谊更加近了。
2. 《工艺制作——提线木偶》一课,在学生们制作完作品之后,还进行了表演,同学们表现的非常踊跃,因为小木偶是每两位同学共同制作一个,每组上来表演的同学都想让自己制作的小木偶表演的最精彩。本节课结束语强调了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同学们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的事物都是在大家共同努力、相互协作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扬这种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本节课对学生进行了美育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的自身素质在学习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3. 《工作制作——纸花向日葵》一课结尾处,我让同学观察葵花与玫瑰、与牡丹、与康乃馨的不同,同学们会发现,葵花没有玫瑰的芳香,没有牡丹的宝贵,没有康乃馨的温馨,更没有郁金香的高雅,我们经常会在房前、屋后、甚至野地里发现它的身姿。然而,正是在这默默无闻中,它为人类贡献着具有实用价值的果实,尤其是它大方、质朴的风格,使得它永远向着太阳生长。分析到此,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喜欢葵花,正是希望同学们也能象葵花一样,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做像葵花一样永远追求光明、向着太阳的人。
4. 《手工缝制——盘花纽》一课的结尾,让用自己的双手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给全世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每当我看到(下转 98页)(上接 96页)学生们举起成功的作品向我摇动时,一张张笑脸就是我最得意的杰作;每当我浏览获得的各种证书时,一个个荣誉都是我前进的动力。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源自于一个“爱”,将爱溶入了我的每一节课。爱什么呢,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爱我的生活……正是有了这些爱,我的心才能随之而动,我才能把全部的情感、全部的思想投入到工作中,爱是我最好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