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园林特征探究
2015-04-29胡牮李杰
胡牮 李杰
摘要结合近代的历史变迁与时代特征,以及公园的服务对象和使用功能、园林建设主体,探讨近代园林的特征,并剖析其内在影响因素,以期为近代园林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并为当今园林的营造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风景园林;中国近代;公园理论;中西合璧;古为今用
中图分类号S731;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9-174-02
1840年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炮火打开,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正式步入近代历史时期。1840~1949年这百余年的历史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相比较来说极为短暂,但这期间中国发生了重要的转折,中国社会实质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纷扰而特殊的中国近代时期,以辛亥革命为界可分为之前的晚清阶段(1840~1911年)和之后的民国阶段(1911~1949年)。园林是社会经济的产物,是历史的反映,也是社会生活需求的一部分,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在阵痛中缓慢前行,中国园林亦是被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中国古典园林在发展过程中持续吸取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的精华,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粗放走向精致,从天然走向人工,并以其独特的立意、丰富的布局、深厚的意蕴成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经长期发展,中国古典园林也逐步形成三大园林体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建造的园林精品如粒粒珍珠镶嵌在中国大地上,有的仍存在,有的已湮灭,但它们都为中国园林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自1840年起,中国社会步入近代时期,园林建设也经历着相应的变革。
1园林更替频繁
自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起,国家命运多舛,一代名园沦为断景残垣,一批新园渐次林立而起。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对许多中国近代园林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1860年和1900年对中国近代园林的掠夺和焚毁,是不可抹灭的历史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莫大的耻辱,同时也给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晚清年间(1840~1911年),全国共新修大小园林约170处,其中最大的工程当属颐和园。慈禧先后两次动用海军经费重修颐和园,虽然这反映了封建专制王朝的腐败,却成就了中国古典园林修复的经典范例,甚至可以说,中国皇家古典园林在重修颐和园中走向终结。民国时期(1911~1949年),以新军阀为新兴营造主体,建造了大量私园,仅北京私园数量就多達100余处;政府通过改造旧园、新建园林等形式,陆续开放公共园林,纪念性园林也相继问世。
2公园理论的引入和实践
19世纪的欧洲,随着贵族权势的没落,园林也由私有倾向于公共化。与此同时,城市公园运动作为19世纪给现代化都市带来的一个标志性贡献,日渐融入近代西方市民的生活中。20世纪初,“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提出关于公园中乔灌木和草坪的运用问题,成为近代西方公园设计的主流之一,并影响到世界各国。
中国的公园最早出现于晚清,有学者认为1868年工部局监管下建设的公共花园(上海)是中国最早的公园,有人则认为是1906年建设的锡金公园(江苏无锡)和马鞍山公园(江苏昆山)[5]40。晚清时期在中国兴建公园的主要是洋人及少数回归故里的国人,因为他们都不是国家的当权者,故当时新建公园只能算得上是一种潮流,是对西洋公园建设理论在国内的初步实践,并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也并不为社会大众接受。当时,由于“公园”这一纯粹由西方舶来的概念在国内也许只有“园林”一词勉强与之相提并论,故首次引入中国时只以“花园”作为最初的译名,从译名暗示了当时公园这一新兴事物还未能使大众将其与花园及其他园林形式区分开来。
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提倡“三民主义”,之后国共合作又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建立所有公民共有,而不是少数人的私有,从此民主、共和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公园是所有行业、阶层、民族共有共享的园林形式,其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广大民众服务,是每个人空闲时休憩游乐、平等分享的场地,所以国民政府将公园作为主要的园林形式发展起来。
孙中山先生对公园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其提倡“三民主义”对公民公有制的推动作用,二是其积极投身园林绿化事业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为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诚意缅怀,先生仙逝之后,“中山公园”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之上纷纷兴建(包括当时改名和之后建设的)。建设运动规模空前,中山公园成为市民游憩的空间以及政府对民众进行政治教育的场所。
中国近代历次著名的反帝反封建战役都会反映在园林建设上,这就是纪念性园林的兴起,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广东广州)、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东广州)、辛亥革命首义烈士公墓(湖北武汉)。改造和开放旧时的园林亦是民国时期园林活动的一件大事,如社稷坛、颐和园、天坛、北海等的相继开放。
3服务对象和使用功能
公园的服务对象是广大民众,因此近代特别是民国时期大量公园兴建,为民众的游憩活动提供了场所,这改变了之前只有寺观园林及少数村落里由乡邑修建的园林供民众游赏的局面。由于国家意识的强盛、国民意识的高涨,大批洋人在租界修建的公园被迫向国人开放,如法国公园(现上海复兴公司)、维多利亚公园(Victoria Park,现天津解放北园)等早先只对租界所在国的洋人及和洋人有关系的华人开放,后迫于压力,许多园林陆续被收归国有。另外,皇家园林因被烙有封建的印记成为矛头所指的焦点,许多皇家园林也陆续改造并对广大民众开放,让民众第一次有机会领略到皇家园林的高超技艺。
从园林的使用功能来看,近代园林特别是民国园林逐步成为公众活动的中心,并且成为民主思想宣扬的园地。到后来,园林又成为集会、游行、演说,以及开展爱国运动的场所。
到民国中后期,更多新的园林类型陆续涌现,它们是中国园林史上从未有过的,除已广泛建造的城市公园外,还有森林公园(地址:南京,1933年)、国家公园(国立太湖公园,1929年)、植物园(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1929年)等[5]41。
4园林建设主体
近代园林建设的主体有政府、文人、武人、官僚、商人、洋人等,其中政府和武人参与造园最多,这一时期的另一个新特征是开创了公众参与园林建设的先河。
政府造园是民国时期最明显的特征。中华民国奉行“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都是以民为本,故民国政府造园是为民众谋求福利。此外,民国政府还将许多旧时的皇家园林收归国有,经修葺向公众开放。此时,许多新军阀为表爱民之心,纷纷在各自统治区内以政府名义建园。
随着园林向公众开放,园林的公众性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并开创了让公众参与建设园林的先河。在当时的中华民国首府南京,就有两件开公众先河之事。一是中山陵规划设计方案,历时4个月有40余个方案应征,最终中国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寓意“唤起民众”的平面呈警钟形方案获大奖。二是南京玄武湖中的5个岛屿的更名一事公布于众,广泛征求更名意见,最后经研究确定更名方案,由市政府公布,将五洲更名为樱洲、梁洲、菱洲、翠洲、环洲,这些洲名沿用至今。
5园林艺术特征
5.1园林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讲求诗情画意,空间求深邃,道路求曲折,意境求深远,故中国古典园林大多以自然式布局展开,追求师法自然的境界。
近代中国,外国造园手法的涌入使我国园林的布局形式得以突破。西方国家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园林形式,如法国勒诺特式园林、意大利台地式园林、英国自然风致园等,其中规则式布局形式成为西方园林布局样式的起源及重要代表。故中国近代园林的营造中,规则式布局形式得到充分体现,有以规则式统筹全局的,如法国公园;有规则式和自然式结合的,如极司非而花园(Jessfield Park,现上海中山公园)。
5.2园林建筑
建筑是园林要素之一,园林和建筑是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因而建筑的变革很明显地影响到园林的变化。时至近代,西方文化的输入一度引发中西风格的争议,但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观念被普遍认同,更是民国时期新政府对建筑和园林的政治定位。
首先是建筑材料的更新。新的建筑材料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玻璃(窗)、铸铁(栏杆)、水泥(栏杆、墙面)、马赛克(贴面)、水磨石(地面)等。建材的更新很自然地改变了园林的风貌,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建筑变得厚重;玻璃窗饰使建筑变得绚丽而明亮;铁制栏杆给人以优雅愉悦的格调,灰白色水泥栏杆带来温暖轻松之感。
其次是建筑及小品形态上简洁大方、风格明快。建筑外观虽仍沿用中国古典样式,但繁复的曲线趋于简练的直线,精细的外饰亦作简化处理或局部隐退。这是由于受现代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当时民国经济实力不足等原因所致。
再次是建筑局部样式的变化。就屋顶样式而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常用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等样式,盔顶建筑并不常用。民國时期盔顶建筑频频出现在园林之中,从心理意向来说,是当时社会武人之象征。对于拱券技术,在千百年来木架构建筑体系盛行的中国并未得到广泛推行。民国时期拱券技术较广泛运用于门、窗、骑楼等处,这得益于砖石与混凝土材料的推广运用与技术更新。
最后是建筑色彩组合的创新,运用红黄蓝白为主的强烈对比之色,这与国民党“青天白日”旗的颜色对比有关,如南京中山陵(蓝白为主),广州中山纪念堂(蓝红黄为主)。
5.3园林植物
植物是最具生命力与季相特征的园林要素,是构成园林尤为重要的基本素材,因此植物材料选用的变化注定会使园林呈现不同的风貌。
中国古典园林秉承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诗意地配置植物,模拟咫尺山林的美感。受西方理性哲学与园林艺术的影响,近代中国园林中植物规则式配置形式频频出现,如对植、列植、花坛、绿篱、造型植物等。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园林植物布置形式——大草坪在中国园林中崭露头角,尤以上海租界区园林应用最广。
除配置形式外,植物新品种也大量引进,如悬铃木、雪松、罗汉松、日本五针松、西洋杜鹃、杂交月季、北美圆柏、广玉兰、夹竹桃等。植物新品种的广泛应用,使得园林的面貌焕然一新。
6结语
纵观中国近代园林,其发展演变是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中国园林经历了曲折及重大变革,产生了诸多新特征。中国近代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上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因而对中国近代园林特征的探究,对当今园林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 刘庭风.晚清园林历史年表[J].中国园林,2004(4):68-73.
[3] 刘秀晨.中国近代园林史上三个重要标志特征[J].中国园林,2010(8):54-55.
[4] 陈喆华.近代上海私家园林异化的过程及意义[D].上海:同济大学,2008.
[5] 徐大陆.江苏近代园林,几多中国之最[J].中国园林,2008,24(3):39-43.
[6] 史梅定.上海租界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 刘庭风.民国园林特征[J].中国园林,2005(2):42-47.
[8] 王冬青.中国中山公园特色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9] 卢海明,杨新华.南京民国建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 居阅时.晚清民国园林建筑装饰风格的变迁与特征[J].中国园林,2009(3):56-58.
[11] 林大岵,李雯雯.砖石拱券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发展与应用探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