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对策研究
2015-04-29薛杨等
薛杨等
摘要通过对海南省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了解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类型构成和存在问题,围绕对生态公益林的规模和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促进海南省生态公益林进入有效保护和良性发展的轨道,提出海南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海南;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建设与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9-168-03
当前,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减少等生态危机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地球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关注陆地生态系统和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需要了解有关地球生态系统的各种信息,以便为政府对生态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进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海南省极为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早在1994年就率先在全国停止采伐热带天然林;1999年又率先在全国提出了“生态省”的建设思路;2004年区划了89.71万hm2生态公益林(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3.3%),并于2009~2013年间将全部生态公益林落实到了山头地块。海南省委省政府极为重视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2012年9月海南省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海南省公益林保护建设规划(2010-2020)》,确定89.71万hm2生态公益林规划面积,明确“一区、一带、五河、一地”的空间布局。同时,加大生态补偿投入,推进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建立,强化生态保护。海南省于2006年开始逐步对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和地方生态公益林进行生态效益补偿。2013年全省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额度为300元/hm2,总补偿为2.69亿元,占该年度全省GDP(2 855.26亿元)的0.094%。
海南省的生态公益林能为社会产生多少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现行的补偿政策和补偿标准是否合理可行等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海南省林业厅要求海南省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立项,开展了“海南省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专项研究,由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牵头负责,编制评估报告工作。
1海南省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
图1为海南省生态公益林按优势树种分类分布,可见89.71万hm2生态公益林中种类多且组成复杂,包括天然和人工起源的阔叶林、松类、桉类、相思类、木麻黄、红树林等,还有少量灌木等,共49类,分布于全省各市、县。
2013年全省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 1 316.07亿元, 其中 涵养水源功能价值为 643.27亿元, 占总价值量的 48.88%;保育土壤价值为 103.83 亿元, 占7.89%; 固碳释氧价值为 109.72亿元, 占总价值量的8.34%;林木营养物质积累价值为 5.03 亿元, 占总价值量的0.38%;净化环境功能价值为 127.50亿元,占总价值量的9.69%;森林防护功能价值为 51.37 亿元,占总价值量的3.90%;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为 213.92亿元,占 总价值量的16.25%;森林游憩功能价值为 61.43 亿元,占总价值量的4.67%。
从海南省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类型构成数据可看出:①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的特殊地形地貌条件下,中南部山区以热带雨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其涵养水源功能价值最大,是海南省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条件;②海南的热带雨林具有非常高的物种多样性,其价值量非常高,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物质资源;③海南热带雨林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和森林防护等功能优良,是自然生態环境优美的前提条件,也是建设海南生态省和国际旅游岛的重要基础;④正因为海南丰富的热带森林资源条件,海南森林作为“一蓝一绿”生态旅游的重要基础(蓝色为大海,绿色为森林), 其生态旅游价值量大,不仅表现在直接的旅游价值,更表现为提升了整个海南岛的生态旅游环境品质等间接效益方面。
2海南省生态公益林存在的问题
在该评估报告的编制外业调查过程中,发现东部沿海各县市的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相对较小,各市县生态公益林森林类型判别不准确,树种面积大小混乱;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单一,偏低;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不可调和。另外生态服务功能中所需的参数,特别是随年际变化的动态参数,还比较缺乏等。
3 海南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3.1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效益监测
评估报告中的动态参数,除来自海南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对热带原始林和次生林的长期监测(1957年开始)、海南东寨港生态站和橡胶林生态站对红树林和橡胶林进行监测外,还有很多参数需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间接获得,因此,建议今后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的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针对各生态公益林类型所缺少的参数进行实测,有针对性地建设监测站点,开展相应的专项研究和控制试验,包括各生态公益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土壤侵蚀、生长量、净化环境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响应,以便获取更为准确的评估参数。另外,还需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各森林类型的变化情况进行宏观监测,及时掌握森林类型和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以期获得更为精准评估结果。
3.2生态公益林补偿额度和补偿方式的调整
3.2.1补偿额度的调整建议。海南省生态公益林2013年度的补偿额度统一为300元/hm2,与年平均所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相比,微乎其微。该评估结果显示海南省生态公益林目前所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14.70万元/(hm2·a),补偿额度仅占其所产生服务功能价值的0204%,建议在5~10年内逐步将补偿额度提高至所产生服务功能价值的1.0%~1.5%[1 400~2 100元/(hm2·a)],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好海南的生态公益林,有利于提高全民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意识。
另外一种调整补偿的建议是按照年度全省GDP总量提升补偿额度。2013年海南省的GDP为3 146.46亿元,而生态公益林补偿总额为2.69亿元,仅占该年度GDP的0085%。如果在5~10年内将生态公益林的补偿额度逐步提升到1 500~2 250元/(hm2·a),按2013年度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和GDP总量,那么,总补偿额度应为每年13.50亿~2025亿元,也仅占GDP总量的0.43%~0.64%。这只是静态的计算方法,同样可采用动态GDP的计算方法确定年度总补偿额度。
关于补偿1 500~2 250元/(hm2·a)的额度是否合理,目前国内已有达到或超过这个补偿额度的先例,如广东省佛山市和东莞市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额度达到了2 400元/(hm2·a)以上;广州市的一类公益林为1 500元/(hm2·a)(含300元的国家补偿)、二类公益林为1 050元/(hm2·a)、三类为750元/(hm2·a)。海南省能否补偿到这个标准,建议开展专项调研。
3.2.2补偿方式的调整建议。该评估报告结果显示,由于海南生态公益林类型的不同、区位自然条件和林分质量的不同,所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具体表现为单位面积的价值量)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海南省生态公益林目前的补偿方式是统一按照300元/(hm2·a)的额度进行补偿,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的生态公益林不能体现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优势,也不利于调动地方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和改造的积极性,更不能体现各级政府落实“生态GDP”的政绩观,为此建议根据不同生态公益林类型和区位按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的比例,分区域、分等级进行补偿。
3.3生态公益林重点建设区位的调整
该评估报告结果显示,海南东部沿海各县市的生态公益林总价值量比较小,但单位面积生态公益林所产生的价值量大,这主要是由于东部沿海各县市的生态公益林总面积小的缘故。而海南东部沿海各县市为台风多发地区,特别是文昌、琼海、万宁、陵水、海口、定安等县市更是台风登陆多发地,生态区位非常敏感,生态系统也很脆弱。因此,应当增加这些县市的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以提高该区域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总量。
3.4生态公益林发展空间分析及建议
作为一个岛屿省份、 首个国际旅游岛,相比于我国其他省份而言, 海南省生态公益林的发展最具特色的两个方向是环岛沿海防护林森林防护功能的发挥与热带森林旅游的开发。海南林业有“六大全国之最”: ①有最独特的热带雨林 65.90万hm2;②有生态环境最好、 四季常青的森林 133.30万hm2;③有面积最大的 46.70万hm2橡胶、 4.70万hm2椰林、4.00万hm2槟榔;④有种类最多的红树林0.60万hm2,青皮林0.10万hm2;⑤有最丰富的热带野生动植物资源,植物4 600 多种,动物 570 多种,黑冠长臂猿和坡鹿为世界仅有;⑥有最具规模的两栖爬行动物养殖基地,养鳄鱼 2 万余条,养虎纹蛙 2 亿余只,养龟 500余万只。 其中,前4个均与森林游憩相关, 所以进一步发挥森林游憩的功能和价值对于海南岛生态公益林的发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 在海南省生态公益林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自然保护区, 尤其是热带原始林的保護; 另一方面是通过沿海防护林、 热带经济林、 红树林的建设来进一步增加森林游憩价值。 海南森林游憩具有独特生态资源作为竞争力的基础, 但真正形成热度还需时日,还需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提升海南省森林游憩功能的竞争力。
3.5生态公益林的改造与恢复
在海南生态公益林中,目前尚有总面积达 20.15 万hm2(约占 22.5%)的防护林、用材林和经济林,因大多处于生态敏感区内(如水源附近、河流两岸等),这部分林分应逐步改造成以海南乡土树种为主的混交林,以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同时,还有 3.71万hm2的灌木林类型, 除天然灌木群落外, 应对灌木林地和宜林地进行植被恢复,加大公益林生态修复力度,按照“先易后难,区位优先”的原则,有计划地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沿海地区防护林的建设力度, 特别是海南东部沿海地区,常受台风危害,应充分发挥防护林的生态防护功能作用,增加防护树种,优化防护林林种结构和群落结构,真正形成沿海陆地防护第一道防线。对于海南适宜发展红树林的沿海滩涂,应尽快恢复红树林植被,以尽快发挥红树林这一特殊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兵,杨锋伟,郭浩.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LY/T1721-2008[S].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 海南省林业厅.海南省公益林保护建设规划(2010-2020 年)[A].2012.
[3] 薛杨,杨众养,王小燕,等.海南省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4,10(1):41-47.
[4] 海南省林业厅.海南省热带森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 年)(专题研究)[A].2011.
[5] 刘宪钊.热带海岸木麻黄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