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明文的文体特质与教学策略

2015-04-29周爱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25期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策略

周爱华

摘要:说明文是小学阶段一种不可忽视的文体,但说明文教学普遍存在教得机械、学得沉闷的现象。说明文教学要走出教和学的低谷,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得“意”的策略,揣摩言语的表达美;创设情境以满足儿童的阅读天性,关注趣味表达以呵护儿童的言语灵性;在互文阅读与多元视野中拓宽说明文的外延与内涵。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策略;阅读功能;阅读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A-0076-04

在小学阶段,说明文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体裁。说明文不仅教会学生关注自然现象的科学知识,还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但在小学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机械生硬地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抽象的概念一个个强加给学生,认为这就突出了文体特征。可这样一来,文章被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框框,学生学得兴味索然,课堂显得单调沉闷。

那么,如何让说明文教学既充满语文味又充满情趣,学生学得兴味盎然又扎实有效呢?

一、言意兼得:明晰说明文的阅读功能

(一)为生活阅读:学会得“意”的策略

得“意”,即了解相关的知识。说明文教学,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这是阅读教学的规律使然。言语内容生成于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实现言语内容。学生理解了内容,才能进一步认识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明的。其次,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使然。课标在第二、第三学段分别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再次,这是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使然。通过介绍事物、解释事理而向读者传播相关知识是说明文的本质特征,了解了课文所述的知识,是读懂说明文的重要标志。

当然,对于说明文中的相关“知识”,教师要掌握好度,无须让学生深刻理解,但要把文章中的主要概念、说明要点理清楚、说明白。这就要着重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如在浏览中迅速获取主要信息,学会区分出客观事实与作者主观想法,怎样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去理解文本的意义,学习如何进一步搜寻与文章相关的感兴趣的信息……因此,教师不能仅从“文章学”的角度去研读文本、设计教学,更要从“倡导为生活阅读”的角度去帮助学生读懂信息、整理信息。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五下《埃及的金字塔》的片断:

(课件出示两位学生概括第3自然段段意的归纳单)

师:你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都用到了“宏伟和精巧”这两个词语,能告诉大家这两个词语是从哪儿来的?

生:我从第4自然段开头的过渡句中找到的。

(出示文中过渡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师:过渡句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抓住了过渡句中的关键字词,我们就提炼出了第3及4、5自然段的要点。(板书:提取关键词)

(课件出示学生概括第6自然段段意的归纳单)

师: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两句话,你为什么只摘录了第二句?

生:第一句说金字塔的历史悠久、坚不可摧,就是为了说明“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我摘录了第2句。

师:摘录重点句也是我们抓住要点的一种方法。(板书:摘录重点句)

(课件出示学生概括第1、2自然段段意的归纳单,概括不全面的和正确、全面、简洁的各举一例)

师: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谁的概括做到了正确、全面、简洁呢?

师:第1自然段两方面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是不可以取舍的,所以概括段意时我们就要把这两方面的意思合并起来,这就叫归并法。

师:同学们,在抓住说明文的要点之后,课文的结构我们就一目了然。现在,你知道文章是按什么结构来安排材料的吗?

生: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安排的。

相较于叙述性文本,知识性文本的概念密度都比较高,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以上片断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留意过渡句、概括段意、画思维导图等方法教给了学生很实用的快速捕捉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二)为积累运用:揣摩言语的表达美

说明文教学,要基于年段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学习说明文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感受文章的逻辑美。中年段应侧重意义段的教学,注意自然段中语句之间逻辑关系的严密。比如教学苏教版三上《石头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借助比喻来形象地介绍“石头书”诸多特点的,感受介绍石头书上的“字”时使用“先分后总”的段落结构,介绍石头书上的“画”时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表述的。

高年段则要在重视意义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关照篇章的阅读,聚焦文本的表达顺序及典型的表达方法。如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为说明文,但从篇章结构考量,教学重点却各不相同:教学《秦兵马俑》时,要注意材料的详略、主次的安排;教学《埃及的金字塔》,应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及感悟过渡句使文章表达更为流畅自然的作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可了解作者从多种角度来介绍维也纳,感悟纵向、横向、总分、分总四种不同的“构段”方式所充满的“变化”之美。

请看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六上《大自然的文字》一课的片断:

师:第6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第6自然段接连运用了三个问句,这是设问的写法,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师:第6自然段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生:是按“现象—生疑—解答”顺序来写的。

师:(出示树木年轮的图片)看到这张图,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1:为什么树桩上有一圈一圈的图案呢?

生2:为什么小树上圈圈少,大树上多呢?

生3:为什么圈圈有的靠得紧,有的离得远?

师:你还留意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生:天上的积云;花朵的颜色;树叶的形状;潮汐……

师:请模仿第6自然段“现象—生疑—解答”的写法,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形象生动地介绍一种“大自然的文字”。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表达方法。这样的材料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环节符合学生学习语言、建构言语图式的规律。

教师在研读说明文文本时,不仅要注重文体知识的共性,如抓住“大约、常常、相当于、可能”等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还可审视“这一篇”在表达上的独特性,体会说明方法的使用及遣词造句的艺术美。仍以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为例,教学《秦兵马俑》,重点要体会兵马俑“鲜明的个性”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体会多种说明方法结合运用的妙处;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可感悟作者运用“复叠”辞格的妙处,接二连三出现含“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金色墙壁”“金色镂花梁柱”“金光闪闪”等,使读者对“金色大厅”自然产生一种富丽堂皇的印象。

二、理趣相生:感受说明文的阅读情趣

教师在对说明对象、事理有了足够的了解后,可用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说明文别具一格的理、趣和情。

(一)创设情境:满足儿童的阅读天性

教师应依据说明文的性质和学段目标,创设宽松和谐的情境,组织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润物无声般地体会说明的方法。教学苏教版三下《恐龙》时,可采用“连连看”的方式,即出示文中四种恐龙及“食肉牛龙”的图片及名称,让学生观察、辨析后连线,并结合课文说说这样连线的依据,再让学生结合图片介绍一下食肉牛龙奇特的外形。

苏教版三下《海底世界》第4自然段讲的是大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一位教师在教学此段后,乘势给学生播放了海底世界中水母、螃蟹、海马、海蛇等活动的视频。学生在写话时就能抓住海底动物活动时的主要特点。且看学生的观察写话:“水母在一伸一缩地运动着,它向后喷出体内的水,推动身体向前。从远处看,它像一顶圆伞在水中迅速地漂游。”“海马的游泳姿势十分特别,它的头部向上,身子直立在水中,鳍快速摆动着。”

(二)趣味表达:呵护儿童的言语灵性

相对于其他文体,说明文的内容还是有些枯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修辞是如何使文章既引人入胜又深入浅出的。比如苏教版四上《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运用巨型蜘蛛网来形象解释较为抽象的“互联网”;就使得原本深奥难懂的科学语言变得通俗化、趣味化了。

其实,说明文有些句式的表达形象传神,若细细揣摩,是很有嚼头的。苏教版五下《埃及的金字塔》中有这么一句话:“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金字塔精湛的工艺就用这一句话传神地表达出来。且看一位教师是如何让学生在趣味中感受“举例说明”的魅力:

师:这句话用了一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明金字塔的精巧。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这样的方法,比如说“这个孩子真调皮”,究竟调皮到什么程度?谁来进一步说明?

生1:这孩子真调皮,屋顶都要被他掀翻了。

生2:这孩子真调皮,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师:我们再看作家笔下的孩子是怎样调皮的。

课件出示1(学生读):桑桑真调皮,他把家里的蚊帐改成了渔网去捕鱼。

师评点:不过事后,妈妈收了桑桑的蚊帐,那个晚上桑桑被蚊子咬了很多个大包。

课件出示2(学生读):埃米尔真调皮,他把妹妹当作旗子升上了杆顶。

师评点:不过,这是为了满足妹妹的心愿,妹妹想到高处看到更远的地方。同学们,这是个危险动作,请勿模仿噢!

教师立足文本,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来补充说明“举例子”的表达效果,课堂既妙趣横生,又提升了学生“用事实来说明”的意识,显得语文味十足。

三、开放有度:拓宽说明文的外延与内涵

(一)互文阅读,享受思维张力之美

说明文的外延非常广泛,大到科普专著、各种类型的解说词,小到家用电器、食物、药品的说明书。教师在教学说明文时,应有开放的视野,有针对性地开辟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增强学生对这类实用文体的读写能力。一位教师在《趣谈说明文》的微课程教学中,就出示了俄罗斯《消息报》征订价上涨后写的一则广告:

“亲爱的读者:从9月1日起你们完全有权拒绝,将22卢布56戈比的订费用在急需的地方。《消息报》一年的订费可以用来在莫斯科的市场上购买924克猪肉,或在列宁格勒购买1102克牛肉,或在车里亚宾斯克购买1500克蜂蜜,或在各地购买一包美国香烟,或购买一瓶好的白兰地酒(五星牌)。这样的‘或者还可以写上许多,但任何一种‘或者只有一次享用。而您选择《消息报》——将全年享用。事情就是这样,亲爱的读者。”

学生读了此则说明体广告后,对“比较说明”的无穷魅力,对言语新颖创意的表达,留下了十分直观而深刻的印象。

教师在教学中,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还可借用儿童幻想小说、动物小说等其它资源,在互文阅读中进一步感受说明方法的妙用。苏教版五下《埃及的金字塔》中有这么一句:“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作者把表示数量和重量的数字,巧妙地转换成长度的数字。且看一位教师借用儿童文学资源对此句的拓展教学:

(课件出示:“被誉为‘童话外婆的林格伦,她作品的发行量达到1亿3千万册。”)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林格伦的作品数量非常多。

师:林格伦是很值得了解、结交的外婆哟!老师来个数字转换,你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课件补充出示:“把这些书排成行可以绕地球三周。”——摘自《淘气包埃米尔》)

生:林格伦出的书真多,简直令人惊叹!

师:这就是数字转换的神奇魅力。

(二)多元视野:培养思维理性之美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都是在教学生“学会相信”,而不是让学生“学会思考”。但在PISA阅读测试中,“阅读素养”被定义为“以开发知识、潜能和参与社会生活为目的,对阅读材料或文本的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1]。因此,说明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兼具发展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理性而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者。

教师在教学说明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分辨事实与意见,根据内容和形式,比较和对照所读过的作品,根据文章进行有效的推理,找出没有充分证据的结论,识别过分强调事物的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做法……[2]比如教学苏教版五下《神奇的克隆》,推荐阅读《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的对话》一书中埃里克·维绍斯的文章《不久就有两个我吗》,进而进行比较阅读:两位作者对克隆持的观点有何不同?你对“人的克隆”又有怎样的看法?这样引发学生对克隆的多元解读,培养其辩证思维的能力。

苏教版六下《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中有这样一句:“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出示了以下资料:“我国利用潮汐能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1000多年前。据史料记载,在宋朝修建的洛阳桥(在福建泉州),利用潮汐能量搬运石料。置巨石于木筏上,乘潮涨时,把木筏移动到施工安装地点,随着潮位下降,巨石完整无损地落在预定位置。”这样的补充阅读,提醒了学生要不唯书,不唯上,在下笔定论时要有充分的证据。

当然,说明文教学可以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尝试读与写的结合,引导学生在仿写中体会说明文的要义。如为学校图书馆写阅读须知,为同学们推荐一种水果并说明理由……这样,在积极的言语实践中,学生就能更主动、更深刻地体会“说明要点”、“说明方法”的作用与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陆璟.PISA测评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9.

[2]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8.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说明文教学策略
说明文阅读专练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