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课堂观照下的语文教学
2015-04-29赵月蓉
赵月蓉
摘要: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定,其实是强调了语文教学的“生命化”特征,而要体现语文教学的“生命化”特征,就要重构“生命化”的语文课堂。基于对学生生命的独特性、主体性、完整性的研究,面向差异的教学、面向自主的教学、面向终身的教学等对语文课堂的实践探究,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进而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化课堂;差异教学;自主教学;终身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A-0061-04
素质教育需要聚焦课堂,课程改革也需要聚焦课堂。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为主阵地,这是不争的事实[1]。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生命成长的场所,课堂也应该让教师与学生的生命相遇。这就要求在课堂中,教师给予学生生命成长的养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打造生命化的课堂。那么,如何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在生命历程里有个美丽的相遇?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步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
一、面向差异的教学——与生命的独特性相遇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不一样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不同的认知倾向,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心感受,有着不同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还有着不同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爱好特长,等等。正是这样的独特性,导致了课堂中生命个体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教学魅力无穷。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所以他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至今依然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一)差异性调查
了解学情,是因材施教的根本,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前提。本学期,笔者对任教的初二(1)班进行了调查,从认知倾向、思维类型、学习快乐度和学习基础四个方面入手,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通过调查分析,归纳班级的认知倾向和思维类型以及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影响学生学习快乐度的主要因素等,为自己的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根据学情选择教学策略,提高教育质量。“认知倾向”的调查发现,班级中听觉型的学生0人,视觉型学生5人,动觉型10人,均衡型21人。在这个班级里上课,讲得越多,效果可能会越差,要采用以体验学习为主的教学,兼顾教学方式多样化,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多调动动觉型和均衡型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的学情调查就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寻找与发现,带来的是对学生生命独特性的科学的认识,并可以此为基础,选择性地采取科学的适合学生生命独特性的教学策略。
(二)薄弱者关注
常言说,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说的是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切性[2]。学者张文质曾经说过:“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经常,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他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他需要你针对他这个具体的人而给予的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等待”式的帮助。陶行知就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之处,将闪光点尽可能地放大,辐射到他的方方面面,照耀到他亟待成长的部分,让他发出属于他的光亮。
(三)分层次教学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一位学生有着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有着强项与弱项;即使同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意识到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积极引导学生,并分层次施教,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会根据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按照大约20%、60%、20%的比例分为ABC三种类型,在编制导学案时,自主学习的一些部分会有意识地分层,给各个层次的学生自行选择的权利与选择的内容。课内,笔者也更加关注C类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B类学生能力的提高,对于A类学生则更加注重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课后作业也尽可能地分层。当然,这种分层是为了更好地根据学生原来的基础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四)发展性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杠杆。既然我们面对的学生个体不同,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力求多元化,创设出对学生成长极为有利的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目标取向的评价为主线,辅之以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构建一种新型的“发展性评价”。
笔者把加纳德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语文课堂的评价中,将分数的评定转为全面评价,除了知识的测评,还有一半内容是对学生学习态度、意志、习惯以及学习力的评价。除了教师评价,还加入了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这对学生的评价更有激励性和针对性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也更有方向感和趣味性了。
当教师真正能与学生生命的独特性相遇时,我们就会主动地了解学生,了解到学生之间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就会呵护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欣慰学生的每一点成长。
二、面向自主的教学——与生命的主体性相遇
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就是要面向学生的自主,就是要尽力培养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主体性又包含着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和创新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放手,因为人生来就有展现自己生命的力量。我们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多维度地参与课堂,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过程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乐趣。而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民主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教与学的场所,教与学是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因此,师生关系是否民主,决定了教与学质量的高低。生命的主体性相遇,理顺关系很关键。师生关系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转变,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双方通过对话、交往、理解、共享等方式主动配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3]。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要想把学校建立成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把教室建立成“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的润泽教室”。在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态度、兴趣、意志、价值观等非专业因素显得非常关键。教师应力求做一个服务型引导者,把正能量无形中传递给学生。在笔者的课堂里,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一贯准则,而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又为有效的师生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个体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主体性还体现在每个人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如果能将学生对语文方面的兴趣转化为学生的爱好,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和终身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兴趣与特长。
班级里有位女生,朗读水平不错,笔者就有意为她提供课堂表现与锻炼的机会,并鼓励她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帮助她修改演讲稿,辅导她演讲的技巧。渐渐地,她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有了提高,暑假她代表社区去参加了关工委组织的演讲比赛,获得了奖励。
(三)开放的互动探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刺激”与“反应”之间连接起来,教育才会发生,而这样的连接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互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各种引发“交往”和“联系”的活动构成了教师工作的中轴,才可能和学生之间建立真正的开放的互动“学习共同体”。
在课堂中,笔者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多样,力求达到开放的互动探究。笔者会用讲演式和辩论式来组织读书活动的汇报,情节性强的课文,让学生表演一段,上完经典名家名作,进行拓展性阅读,带领学生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等等,多层次、立体式、多渠道地提供给学生语文探究的内容,丰富语文探究的形式,拓宽语文探究的时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构开放而灵动的课堂。
(四)小组的合作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之一,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习也是这样。合作学习能鼓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增进友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科学地组建小组是合作交流的关键,笔者采用的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进行小组划分,6人一组,基础不一,水平参差,但每个人有自己的任务与职责,尤其是对小组长的培训,一定要到位。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建设小组精神。合作的最高境界是小组成员在一起学习,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这一小组了,这一小组也离不开他了。每个组员在这个小组都有了归属感,都主动承担着自己的责任,都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小组合作之魂就是“小组对我有意义,我对小组有价值”。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的合作。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个体的兴趣爱好、课堂中开放的互动探究、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学习,体现的是生本教学,充分尊重的是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如果我们学会放手,学生定会给我们一个精彩。
三、面向终身的教学——与生命的完整性相遇
“终身学习”是最新的学习理念,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与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一生的,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启示我们树立终身教育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自我更新、学以致用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
(一)终身学习的认识铺垫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三个基本概念。“终身学习”简单的表述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除了对物质生活有要求之外,开始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物质加精神,生命才完整。从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角度来说,终身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为实现人生更重要的追求、有品质的追求,除了靠学校教育,我们还得靠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遗憾的是,在当下的中国,这种高于“认知”之上的东西还没有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且,又很难量化评价。但是出于对学生生命完整性负责,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必须要让我们自己和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学会学习,学会不断地更新自己。
(二)终身学习的能力铺垫
语文,首先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而工具性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说读写不仅关系着语文学习,更关系到其它所有学科的学习质量。这四种能力相互联系,不可割裂。“听”“读”是“说”“写”的前提,“听”“读”一般是学习别人的经验,“说”“写”一般是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个是吸纳,一个是吐新。所以笔者在训练这四种能力时,经常结合在一起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综合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笔者除了利用课内所教内容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外,也会采用一些其它方式。每个星期,笔者会抽出一节语文课给学生进图书馆阅读,大概一个月后,采用读书汇报的方式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每节课抽出五分钟请一位同学将近期所读的课外书进行演讲汇报,其他的同学进行概括评价,一学期下来每一位同学至少轮一次,评出一二三等奖。对于演讲者来说这里面涵盖着“读”的过程,演讲的内容就是“写”的训练,汇报自己读书的内容,是“说”的训练;对于台下的同学而言,别人在讲台上演讲,然后归纳概括评价该同学所讲的内容,也是“听”“说”能力的训练。这样的交互训练,既紧凑又高效。
(三)终身学习的心理铺垫
学习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性、持久性、进取心、表现欲、乐观向上等等心理。笔者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皮格马利翁效应”已经证明了自我暗示、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自我认同感首先要对自己有自我认识,对自己的生命有所了解与接纳,在自己身上找到自身的认同感。学生只有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才会在心灵上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在课堂中,笔者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写《这就是我》的练笔文章。在课堂互动中,笔者会鼓励学生的一些想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果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笔者也会及时委婉地修正。在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的时候:比如《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的内心世界经历了无奈—茫然恐惧—胆怯—不再恐慌—坚强—欣喜的心理过程,笔者也会让学生结合自己谈生活经历,让学生明白,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有时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样才不会游离于生命的本真。
(四)终身学习的情感铺垫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语文这门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一门学科。在语文课上,我们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无痕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积极的情感相伴,学生的一生才能走得远,走得幸福。
在教学《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时,学生对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鸭蛋的感情是能理解的,但想让没有太多生活经历的学生自己品味出汪曾祺的生活的情趣有点困难,笔者通过让学生欣赏探究语句来突破这一难点:比如“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笔者问学生为何作者竟然能将平淡的挑鸭蛋写得如此有趣,学生开始讨论,慢慢体悟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接着学生讲一讲心中认为的很平淡但很有生活情趣的事情,学生谈到了儿时吃的自己采摘的枣子、过年自家蒸的包子,戴上妈妈织的手套等等。通过这样的环节,笔者是想让学生有颗热爱生活的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多体验生活的情趣,感受到生命的乐趣,再平淡的生活都能活得有滋有味。
“教师是份良心活”,教师要能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这才是“良心活”的重要内容。做到终身教育,首先要做到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生命的完整性。对生命的尊重,生命化的回归,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然取向。
泰戈尔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人的一生,可能会有无数次的相遇,但是作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这种相遇,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相遇,是会对学生生命产生影响的相遇,是生命与生命的共同成长的相遇,是应该“随时有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的相遇。
参考文献:
[1]杨九俊.花开的声音[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5:24.
[2]张文质.慢教育(第一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3][日]伊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23-35.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