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质疑”中成长
2015-04-29陈霞
陈霞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质疑”。的确,要想让学生真正融入语文课堂,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质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方面入手,取得了点滴收获。
一、构建融洽氛围,浇灌质疑土壤
充满活力的课堂,应是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老师、和同学展开争辩,无拘无束,个性张扬,思维彰显。而放眼当前的语文课堂,很多情况下,学生不敢提问已经成为课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师生之间存在着距离,心灵存在着隔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心存畏惧,不敢发言,更不敢对课堂中存在的疑虑展开质疑。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通过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平等的氛围,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敢问,无所畏惧。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沉下身子,放下架子,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让学生毫无顾虑的将自己对课文的所思所想提出来,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尤其是对那些成绩较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虽然有时会略显幼稚而古怪,但我们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给予他们鼓励,进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助长他们的质疑意识。如我在教学《番茄太阳》时,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很多同学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但其中一位同学提出:“番茄太阳为什么不叫苹果太阳呢?”其他同学一听哄堂大笑,觉得这个同学所提的问题太幼稚。此时,我阻止了学生的笑声,却表扬了该学生,认为他善于懂脑筋,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鼓励他今后学习中要多思考、勤动脑,让大家在课堂上能听到他更富见解,更与众不同的问题。接着我再引导学生一起联系课文分析思考刚刚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们被重新拉回到课堂中,积极思考讨论。那位提出问题的同学,更是犹如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兴奋异常。因此,教师对于那些大胆提问,敢于思考的学生,无论他所提的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对其敢于创新给予表扬,绝不能因为批评而挫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二、教会学生方法,培养质疑能力
质疑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本领,让他们找准问题的关键,会质疑,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
1.善于针对课题质疑。语文教材中的课题引领着课文内容,对课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准确把握课题,能够让学生把握文章中心,领会文章主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在文章的课题上做文章,让学生去挖掘,去发现,从而针对课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本领。如我在教学《特殊的葬礼》时,首先引导学生针对课文题目展开质疑:葬礼为什么是特殊的葬礼?是为谁举行的?再如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时,针对课题,我引导学生提问,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叫《永远的白衣天使》,用“战士”一词更能体现文章主人公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教学伊始,就引导学生从课题上展开质疑,直达关键,经过思考讨论,解决了这些问题,基本也就掌握了课文的精髓。
2.瞄准重难点质疑。针对课文重难点处质疑,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更可让学生抓住问题关键,紧密围绕在文章的中心。如教学《三顾茅庐》时,针对刘备在离诸葛亮住地很远处就下马步行,让学生展开质疑,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却很有价值。学生经过思考,才会发现刘备对人才是多么的尊重,从而领会文章的主题。
3.在品读过程中质疑。在刚刚接触课文时,我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词及有模糊的句子展开质疑。而当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后,则让学生针对课文中各部分的关系及表述技巧等诸多方面开展质疑,让学生针对文章中的人物或事物特点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自己有什么样的感悟开展质疑。这样,学生每次接触一篇课文,都要经历由表面字词到文章内在的深层感悟,他们在不断质疑,不断体会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阅读,从而不断释放心中的疑惑,让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在教师点拨中质疑。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讨论,试着去解答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做到以读促思、以思促议,让学生在反复思考、品味中学会质疑,进而思考得出结论。如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时,学生提出:叶欣为什么声色俱厉地将同事关在门外?而她知道这个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却为什么还要一直坚持到最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叶欣舍己为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情操。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将学生带入问题的天地,犹如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唤醒学生的心灵,只有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让他们学会质疑,学会探究,才可能将学生引入文本的内部,去发现文本中蕴含的深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