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 “时”服药疗效佳
2015-04-29陆基宗
陆基宗
生物体本身都有其固有的生物周期,一天之内,各种生理指标(如血压的高低、记忆力的强弱、内分泌激素的多少、神经活动的强弱、体力的强弱,等等)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对此,我国古籍中就有“子午流注”之说,现代生物学中称之为“生物(时)钟”。“生物钟”学说与药理学结合,产生了“时辰药理学”,这是药学科学中一门十分时髦的新兴学科。
药理学研究证实,每种病症在一天之中有其出现明显的“时间性”,而许多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也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从而影响到药物的药效和毒性。在周期性变化中,同一种药物、同一剂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用,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人们用药,必须考虑合理给药时间,这就是“时辰药理学”的基本内涵。
1.抗高血压药:血压在上午9~ 11点为峰值,随后逐步下降,夜间入睡后则下降到最低点。故高血压患者一般只需白天用药,且上午用药量略大。若夜间继续用药,则血压下降得更低,血流相对缓慢,易诱发脑梗死。
2.抗糖尿病药:凌晨4点人体对胰岛素最为敏感,此时即使给予较低剂量,也可达到满意结果。上午8点再口服降糖宁,此药作用强而持久;午后4点再服,如此可使药效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规律相适应,可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使药物副作用降至最低。
3.抗类风关药: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关节肿胀、僵直和握力下降等症状以早晨最为严重,因为此时人体的免疫反应最大。故激素药“择时服药”应在凌晨4~5点钟,如可松于早晨6~8点血液浓度最高,而午夜零点最低。目前主张“激素顿服疗法”,即把“每日三次”激素的总剂量,改在早晨一顿服用。这样不但疗效更佳,而且使长期服用激素而产生的副作用降到了最低点。
4.强心药:心衰病人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强心药物,以凌晨4点最为敏感,其作用比其他时间约高10~20倍,若此时仍按常规剂量使用,极易中毒。近又发现,暴风雨天气,或气压较低时,也会使这类药物的毒性显著增强,病人应提高警惕。
5.抗癌药:目前癌症病人普遍使用的免疫增强剂干扰素,若上午用药则易发生发热、寒颤和头痛等严重的副作用;但改成晚上用药,则副作用几乎不发生,而疗效不减。晚期疼痛严重的癌症病人,使用止痛药的时间也极有讲究。人的痛觉以上午最为迟钝,而午夜至凌晨时分最为敏感。这与脑中的天然止痛剂脑啡呔等物质的浓度有关,故止痛药以夜晚临睡前使用效果最佳。
6.平喘药:氨茶碱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是临床上规定必须进行血液浓度监测的药物。早晨7点应用,效果最好,毒性最低。其他平喘药以临睡前服用效果最佳,因为凌晨0~2点,是哮喘病人对引起支气管痉挛的乙酰胆碱和组织胺反应最为敏感的时间。
7.抗结核药:最新研究证实,结核杆菌需靠药物浓度高峰来“围歼”杀灭或抑制其繁殖生长,而并非长期维持某一血液浓度。所以如雷米封、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一、二线抗结核药物,应以上午一次顿服为佳,此即“冲击疗法”。
8.抗贫血药:葡萄糖酸铁、硫酸亚铁等补血剂,于晚8上点服用最佳,因为此时的吸收率比早晨8点要高得多,且可延长疗效达3~4倍。
9.利尿药:利尿剂在体内发挥药效,与肾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等密切相关,故择时服药尤为重要。如双克,于早晨7点服药较其他时间服药副作用要小,而速尿于上午10点服用,利尿作用最强。
10.安眠药:应在临睡前半小时至一小时服用,既不能太早,也不应刚吃药就上床等着睡觉。因为此类药物服后15~20分钟开始吸收,约1小时后达到最高血液浓度。
11.抗过敏药:常有嗜睡疲倦等的副作用,故应于临睡前半小时服用,而不应在白天工作时间服用。对此,驾驶员、高空作业等人员尤应注意,以免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