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地区民间舞蹈类型及其呈现
2015-04-29刘晓娟
刘晓娟
【摘要】渝东地区被誉为“歌舞之乡”,远古巴族人流传下来的巴文化和数次大移民带来的移民文化在这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特征。本文就渝东地区民间舞蹈本体进行分类研究,以求为渝东地区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尽一份力。
【关键词】渝东地区:巴文化:民间舞
“渝东地区”这一说法是在1997年3月14日重庆正式成为直辖市后形成的。在这之前,巾于隶属四川,这一地区一直被学术界和当地人称为“川东地区”。渝东地区包括r隶属重庆的万州区、梁平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奉节县、开县、忠县、云阳等9个区县。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据《山海经·海内经》《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华阳国志·巴志》等诸多历史资料证明,这里就是勇敢而神秘的巴族人长期居住的地方,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古老而强悍的国家一一巴围,并形成了独特的巴文化。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孕育了渝东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问艺术。如今的渝东地区以巴文化为主体,融汇了数次大迁移带来的移民文化,造就了多元化的歌舞形态。
渝东地区是巴族人的摇篮,其歌舞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散发着浓厚的巴文化遗韵。早在周朝,巴族人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舞蹈一一《巴渝舞》。据《华阳围志·巴志》记载:“周武工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临……武工伐纣,前歌后舞也。”而后,汉高祖刘邦将这种舞蹈引入宫廷,并称之为“巴渝舞”。而今,巴渝舞早已随着历史的长河消失,但其舞蹈风格和舞蹈动律已植根在巴人后裔的血液里。现今流传在渝东地区的民族民问舞都留存着大量巴渝舞的遗风,无论是舞蹈动作还是舞蹈剧目,都具有明显的巴渝舞特征。笔者将渝东地区民问舞蹈分成以下二类进行研究、分析。
一、祭祀性民族民间舞蹈
在渝东地区丰富多彩的歌舞类型巾,祭祀型民族民问舞是最具特色的一类。包括土家族的摆手舞和流传在小山峡一带的巫舞。
土家族是渝东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他们自称是巴族人的后裔。摆手舞是聚居在渝东地区的土家族人最喜爱的祭祀性民族舞蹈,以祈求幸福吉祥为主题,是土家人用以酬报先祖的重要形式,是一个庞大的艺术载体。它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主要表现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其舞粗犷而劲勇,一般在大摆手堂举行。摆手时,中置龙凤大旗,据说土家族远祖八部大王蒙“龙哺乳、凤羽温”长大,为感谢龙凤之恩遂将龙凤旗世代相传。“小摆手”表现的是土家族人民日常生活、劳作时的场面。其舞轻柔而细腻,一般在爵主宫、土工祠举行。摆手舞的基本动律是微曲双膝,颤动双膝下沉,双手在摆动时,膝盖的颤动与之相配合。这个基本动律贯穿于整个舞蹈过程。摆手舞的手部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动作。这些动作与土家族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单摆”通常用来模仿“挖地”、“插秧”和“打谷”等劳作过程;舞蹈中的“通天拜地”、“勒马望神”等动作则表现r土家族人拜神祭祖时的场景;“牛打架”、“雄鹰展翅”等动作则是对动物的模仿。“同边”和“顺拐”是摆手舞的显著特征。顾名思义,“同边”就是在舞蹈动作巾甩同边手;“顺拐”就是在舞蹈巾走顺拐脚。二者结合起来就是甩右手时出右脚,甩左手时出左脚。摆手舞饱含了浓郁的地域特点,深厚的民族文化,体现了渝东地区少数民族人民较高的艺术水平。
开县、奉节、巫山和巫溪是渝东地区巫文化的发源地。巫舞是巫文化的艺术体现,也是渝东地区历史最长,影响最深远的民问舞蹈。巫舞的表演者通常是专门的巫师,其巾男性称为“端公”,女性称为“马脚”。“巫舞”源白远古时代,有着浓郁的巴文化和楚文化遗韵,一直传承于民问,以此祭神娱人:巫舞没有同定的表演场所,不为死人做法事,专为活着的人们祈福、驱邪、酬神。(熊)渝东地区的巫舞有“文舞”与“武舞”之分,“文舞”又被当地人称为“手诀舞”(挽手诀),这些被巫师们认为有着无边法力的手诀,是巴人在远古时期对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典型写照。如,手诀巾将一指、二指和五指成二角伸直,二指和四指向掌心弯曲形成三角支撑,这个手型其实便是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各种青铜器物的造型;又如结合了中国阴阳辨证关系的手诀“阴饿虎”、“阳饿虎”便是巴人对白虎图腾崇拜的表现。巫舞中的“武舞”部分则展现m原始粗犷、凶神恶煞的远古巴人战舞遗风。其中“老八刀”、“出天工”、“打火棍”等动作大气凛冽、威武豪迈,还原出巴人在战场上“以歌舞凌人”的勇猛与强悍。其主要动律是:力量沉于脚下,脚步稳健有力,身体挺直,富有阳刚之美,舞步轨迹呈太极图形;基础步伐有:便步、禹步、罡步、独脚跳、转、旋等;基本动作有跪拜、作揖、忏四门、硬四门和打四门等,以及舞枪、舞旗、舞席等道具动作;主要剧目有《造枪织席》、《踩几州》和《神枪舞》等。
二、戏曲类民间舞蹈
渝东地区戏曲类民问舞主要有梁山灯戏和巫山踩堂戏。梁山灯戏是重庆市梁平县独有的地方小戏,从形成、发展至今已近500年历史。梁山灯戏脱胎于民问的玩灯和秧歌,由当地农民组成,主要为办喜事、贺生日、庆寿诞等百姓活动表演。它的表现形式不局限于一般戏曲的“手眼身法步”,而是具有自己的个性一特别好动,这就催生了梁山灯戏特有的舞蹈风格。梁山灯戏舞蹈动作的基本动律是:力量沉于脚下,身体轻盈放松,脚步轻快、活泼,腰上配合脚下的步伐有节奏的扭、拽。其动作要热烈、奔放、粗狂。基本步伐有:碎步、秧歌步、跳步等。主要剧目有:《湘子度妻》、《卖驴》、《送京娘》等。
踩堂戏是重庆市巫山县邓家土家乡、二溪乡的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据传是由皮影戏和“二步戏”演化而成,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其常在百姓家的堂屋、院落进行表演,故而得名“踩堂戏”。其表演在遵照了戏曲的“手、眼、身、法、步”的基础上融合了其特有的个性一好动。其舞蹈基本动律是:以腰部为巾心,配合脚下步伐,动作网润,注重手、眼、身、法、步。主要步伐有:碎步、走步、圆场步、丑角步等。主要手型有:兰花指、巴掌手等。主要剧目有:《梅龙镇》、《卦画》、《点丹》等。
三、综合类民间舞蹈
渝东地区综合类民问舞蹈资源丰富,有大量的灯舞、秧歌舞和连宵舞,而最具特色的当属夔州竹枝歌舞和连宵舞。夔州,即今重庆市奉节县。竹枝歌舞由古代巴渝舞经踏踢舞嬗变而来,是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民问歌舞形式。竹枝歌舞在渝东地区乃至全国影响都相当大,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都曾对竹枝歌舞有过捕写。而最著名的莫过于刘禹锡。他在《竹枝词几首》序巾写道:“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今巫山),里巾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据《乐府诗集》卷81中记载:“《竹枝》本出巴渝。”南宋诗人陆游曾亲眼目睹古代巴渝人跳竹枝歌舞时的场景,写下《蹋碛》:“鬼门关外逢人日,蹋碛千家万家出。竹枝残戚云不动,剑器联翩日将夕。”以上义献均可看出竹枝歌舞曾经的盛况。竹枝歌舞以踏、蹲、摆手为基本特征,既具阳刚之美,又具飘逸之风。主要分为娱神舞和娱人舞两种。娱神舞的舞蹈动作主要有表现祀神的“跳耍神”、“踩罡布阵”等。表演者以伏地、仰天、踏节等动作形态展示出对神的敬畏。娱人舞大都表现了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竞技、恋爱等内容。主要动作有扬袖、小跳、打肩等。竹枝歌舞的基本动律是:膝盖放松,沉胯下蹲,身体随节奏起伏。主要步伐有:踏步、踵趾步、跳步等。主要动作有:击掌、击腰、单双手划网、下蹲等。主要舞蹈内容有:“击鼓起舞”、“村姑献花”、“大鹏展翅”、“喜乐迎神”等。
连宵舞在渝东地区又称为“打连宵”。连宵舞既有传统巴文化的风韵,又有渝东地区移民文化的渗透。“连宵”为舞蹈时所用的道具,选用约60厘米长的竹棍,将两端凿孔,孔中串铜钱数枚,竹棍上缠上各色纸条做装饰。表演时不限人数,可为一人或数十人。舞蹈时,每人手持一把连宵,边唱边舞。连宵作为渝东地区老百姓白娱白乐的一种艺术活动,通常在节日和喜庆的场合进行表演,其主要动作突出“打”,以连宵头击打自己的身体或互打对方的身体,发出悦耳的节奏,抒发人们愉悦的心情。连宵舞的基本动律是:脚下放松,步伐轻快,身体灵活配合节奏以连宵击打身体各部位。基本步伐有:走步、秧歌步、跑步等。在舞蹈中,表演者要不停地变化队形,来回穿梭,使舞蹈丰富多变,层次分明。主要曲目有《十二月》、《武松打虎》等。
四、结语
渝东地区一直被誉为“歌舞之乡”,历史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民族民问舞蹈资源,几次大规模的移民带来了丰富的外来民间舞蹈资源,经过长期的融合,使这片土地形成了大量独具特色的民问舞蹈。而这些优秀的艺术瑰宝需要当地艺术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并认真保护,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