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丧失自信心的原因及策略
2015-04-29金美兰冯洪军
金美兰 冯洪军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79-02
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心里矛盾,冲突甚至磨难。处于转型期的高一年级新生,在环境的突变和角色的更新中,其生理、心理素质也会发生变化。面对不如意,其自信心往往受挫。那么他们的自信是如何丧失的,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他们重拾信心,从而更好地迎接高中的学习和成长呢?笔者做了如下分析:
一、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一)因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而心事重重
能够进入重点高中学习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心愿,也是广大家长的的莫大愿望和荣耀。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众多学子因成绩不够理想,必须面对现实,跨入普通中学的大门。加上远离父母,得到的生活、学习照顾明显减少等外界因素,良好的自我愿望开始动摇,一场考试下来,别的同学成绩突飞猛进,而自己原地打转,甚至倒退,特别是原来不如自己的初中同学的成绩也远远在自己的成绩之上。面对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因深层的愧疚感而导致精神不堪重负
对众多的家庭而言,考上大学或许是父母对孩子的唯一期待,开学时的谆谆教导,回家时的语重心长,加之回校后任课教师、班主任的目光洗礼,于是他们马不停蹄地一赶再赶,不曾有过一丝的松懈与怠慢:成绩进步了,得到的是更加“教导”的目光与期盼;一旦成绩下滑了,有的是严厉的目光“示意”甚至拳脚口头的“制裁”,再加之来自农村的同学面对“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家长们那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理、行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愧对与不安,从此背上沉重的精神重担,卑从心起。
(三)因其他客观因素导致的自信失衡
“家家校校生生都有本难念的经”。因为父母离异留下心灵创伤者有之;因家人患病、家庭经济拮据而郁郁寡欢者有之;因身体状况不佳导致学业、紧张成绩下降者有之;因违纪受到过多批评者、因没能将老师的眼光“再”次吸引而自暴自弃者有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的策略方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由此可见班集体的这种功能所蕴涵着的巨大教育效果。营造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学风的学习、生活氛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以正确向上的舆论氛围引导人
当你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接触的是一群陌生的学生,你靠什么办法去凝聚这个班级集体的力量。我想,单靠纪律——班主任的严厉是绝对不够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强班强师、和谐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那么,如何营造呢?我认为,在于建设一支自我管理的队伍,在于营造一种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班级文化氛围。
什么是班级文化?硬的来说,主要是校园环境、班级墙报、学习园地、教室布局、学生专栏等建设;软的来说,主要是班级教育、学生言行、人际关系、衣着穿戴等等。建设班级文化,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集体力量,这个工作应贯穿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各个方面。比如班级寝室布置评比活动我为班级布局规范献一计活动创班级新风尚活动、校园文化角建设或是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包括任课教师情况等。
(二)以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锻炼人
班主任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在学生学会自觉自治时,班级才是一个良性发展的强有力的集体。在班级日常管理活动中,营造学生民主自治管理氛围,是必由之路。它必将促进学生个性与班级群体个性的相互影响,锻炼学生素质,实现建设班级良性风气之目的。
营造和谐民主的管理氛围,要贯彻“教师管理为主导,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体”的原则,如“文明行为达标竞赛”活动,每天一次的学生评论,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班干部的选拔任用,采取选举制于轮换制相结合的方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班级每学期两次以上的文娱表演,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一次在班级的“国际舞台”上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此种种,既锻炼了他们、丰富了他们、创造了他们,也因此赢得了他们。
一个新组成的班集体,必须建立在班级同学的集体智慧之上,在这里,每一位同学都希望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业绩,包括学业上的生活中的,班级参与管理内的令人艳羡的结果,正如林肯说的“每一个人都喜欢赞扬”,几乎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自甘落后的,问题是当他们一旦消沉、一旦没落、一旦对自己对班级失去了信力,变得毫无斗志,我们的班主任教师究竟能做些什么!因此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要在学生树立自信上下功夫,在高一年级就要引导学生从中考的失意中走出来,不断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重新找回自信,在高中学业的征途上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