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高效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

2015-04-29宋永春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33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回归高效

宋永春

摘要: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效校本教研应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回归,即从“公开课”回归“常态课”;从“要我研”回归“我要研”;从“方法”回归“问题”;从“个体”回归“团体”。

关键词:高效;校本教研;回归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1C-0073-03

校本教研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各校校本教研的实效并不高,形式化比较严重,有些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由于其指导思想、操作方式等存在的偏差,正在成为学校运行中的“鸡肋”。如此重要的一项基础活动,为什么渐被广大的一线教师疏远?结合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赣榆中专校”)的具体实践,笔者认为,打造高效校本教研应当从细处入手,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回归。

一、从公开课回归到常态课

当下的校本教研,已经过分地向公开课倾斜了。尤其是近年为了迎合名目繁多的教学评比及检查,这一趋势愈演愈烈。一提到公开课、比赛课,不仅是执教老师热情高涨,作为团队的教研组乃至整个学校层面也是格外投入,反复研磨,逐句推敲,课件从每一个页面到链接都精心设计。但一回到常态课,大家便又是老样子,重新回到各自为阵,自扫门前雪的状态中去。

这样的校本教研,长此以往,只会使我们的教师越来越忽视对常态课的关注与研究,要想切实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只是一句空话。真正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来自一节节常态课,努力把每一节随堂课上好,才是每一位教师的根本,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根本。因此,校本教研从公开课回归到常态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赣榆中专校自2014年9月出台了《随堂听课制度》,规定“中层以上干部随堂、随机听全体教师的课;教研组长随堂、随机听组内成员的课;各学科组内成员相互随堂、随机听课”。该举措让老师的教学研究又回到了每一天的常态课上,尤其是校“一把手”带头,所有校领导班子包班听课,并且规定,“听课人员课后要适当了解该班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的反映,在此基础上与任课教师要进行反馈交流与探讨,对授课的内容、教师的语态、教态、板书、教学方法、学生活动情况及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价,尤其是对发现的问题要如实指出,对不足之处要提指导性的改进措施”。目前,“推门听课”已成为学校一种制度、一种习惯、一种文化,它拉近了领导与学生、领导与教师的距离,对教师是一种昭示,一种引领,一种示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常态化听课,每位教师都会有一种随时准备被听课的心理,这种心理必将促进教师将教研的重点回到常态课上,以一种“公开课”的状态去上好每堂课。久而久之,必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听常态课,能发现真实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在一起切磋、研讨,及时指导教研组围绕问题展开教研,极大增强了学校的校本教研氛围,也促使每一个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最终形成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二、从“要我研”回归到“我要研”

每一所学校为了让教师参加校本教研,通常都以制度来进行约束,教师往往因学校规定而不得不参加这些活动,于是教师便将教研活动作为一项任务来对待,使校本教研失去了应有的本意。校本教研能否真正取得预期效果,关键还在于教师是否真正主动参与校本教研。调动教师的校本教研的热情,只靠制度约束是不够的,必须想办法让每一位教师从思想上认同,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

要让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校本教研,最好的办法是从教师需要出发,在需要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满足教师的需要。透过近几年的一些赛课,我们发现所有参赛教师都能主动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对自己给以指导,有时甚至到校外多方联系有关专家进行指点,主动加强学习相关理论及技能,对教学研究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这是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校本教研需要的好途径。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发展教师需要。2014年始,在市教案、课件评比的基础上,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教案评比、一次课件评比、一次微课评比,这些活动都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并且所有活动结果与各部门综合考评和教师个人考评挂钩。

同时,为了让广大教师的教研重点回归课堂,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2014年出台了《关于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达标测评的具体实施细则》。学校教务处牵头成立考核小组对全校二百余名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测评,测评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需改进四个等次,教师只有达到合格等次及以上才能竞争教师岗位,等第优秀者在学校的各类竞聘和晋升中优先考虑。活动的开展掀起了广大教师深入研讨课堂教学的高潮,规范了课堂教学行为,为广大教师展示风采提供舞台。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如果对教师的教研需要给予全程关注和充分满足,对取得的成绩充分认可并及时奖励,都会大大增加教师的校本教研积极性。

三、从“方法”回归到“问题”

一些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经常要求教师学习其他学校的经验与做法,但是这些做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又经常碰壁,导致教师不知何去何从。其他学校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当然是值得学习的,但注重发现并解决自己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重要,也更有意义。由于各校的情况不同,一所学校的经验并不能解决所有学校的问题,每一所学校都要有捕捉和洞察自身问题的能力,有处理自身问题的勇气和智慧。有了问题,才有研究;有了研究,才能发现。因此,校本教研的真正目的在于发现自身的问题,研究并解决,从而推进本校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鼓励教师去发现并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学校自2014年下半年始,结合“书香校园”活动的创建,开展了教育叙事评比。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育叙事,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或者仅仅是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校委托教务处进行组织评比,选出一些典型案例供大家学习借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学校积极鼓励教师以课题研究深化问题研究。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但普遍不会把“问题”转化成课题。这些问题来自于课堂,来自于教师的亲身实践,非常值得去研究。学校通过校本教研,积极鼓励教师把这些小问题转化成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使校本教研更富实效。为了保证课题的成功申报,科研处经常邀请省市专家来校作课题研究的相关报告。同时,作为省、市课题的补充,学校也实施了校级小课题研究。校级小课题主要是鼓励青年教师将发现的教育教学问题转化为小课题进行研究,掌握课题研究的流程及步骤,为研究省、市课题做好准备。

当然,课题研究成果最终要反馈于课堂教学。教科研本身就是“来之于教,作用于教,回归于教”,学校特别重视教科研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广,通过把研究成果编辑成册或在学校网站为老师们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等方式,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从“个体”回归到“团体”

教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背后强大的集体。纵观每个学校脱颖而出的教师,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之外,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校本教研活动应当搭建好教师“传、帮、带”的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

发挥集体的力量,首先是要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这是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不可否认,教师之间的相互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这也造成有些教师不愿将自己的好方法、好经验拿出来共享。为增加教师的团队意识,学校目前的许多考核都是以部门或以教研组等团队进行的考核,比如,在各部门目标考核及优秀教研组评比时,就以每学期教师集体发表或获奖论文数量、参加各级比赛获奖情况作为一项评比指标,这一做法有效地加强了教师的团队精神。

其次是做好团队的搭建工作。一个高效的教研团队善于通过不同观点撞击,把行为改善与理性思考联结起来,最终解决问题。学校在教研组团队的基础上加强了团队建设,制定了“名师”工程、“技能大师工作室”、专业团队工程、青蓝工程等团队建设实施方案。到目前为止,学校共成立了11个名师工作室,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9个专业团队以及所有的青年教师都参加的青蓝工程结对。学校在安排团队成员时,每一个团队都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扎实理论知识的优秀教师作为核心成员,尤其是发挥各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在各教科研团队带动下,学校的科研氛围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做好校本教研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难的是追求实效,只要我们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出发,总能找到一条促进校本教研有效、持续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陈向阳)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Highly Effective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SONG Yong-chun

(Jiangsu Gany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Ganyu 2221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Highly effective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should strive to realize the return of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return of normal class from public class; the return of active research from passive research; the return of problems from methods; and the return of team from individuals.

Key words: highly effective;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turn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回归高效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策略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