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儿童习得“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力”

2015-04-29李建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35期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车票写日记

阅读力是学习力,也是儿童学习语文的核心能力。培养儿童的“阅读力”,主要凭借教材文本而展开。实际中,笔者就苏教版教材的“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尝试甄选“非连续性文本”的类别,巧用“目录”类的纲举目张、“培养习惯”类的举一反三、“说明书”类的分析转换、“车票”类的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迁移学法、提取信息、联结运用、评价鉴赏的阅读力。

一、儿童“阅读力”内涵的探析

阅读力是学习力,是儿童学习语文的核心能力。说它“核心”,一为“阅读”是文明传承的元能力,以养成思想力、创造力、表达力为目标的;二为“阅读”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主要载体,也是各科学习力培养的载体。阅读教学应该着力提高儿童的“阅读力”,即提高儿童的“提取信息”“推断解释”“评价鉴赏”“联结运用”等能力。

培养儿童的“阅读力”主要凭借教材中文本的阅读教学展开,就苏教版小语教材而言,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连续性文本(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的文本)。两者相辅相成,构成阅读教学的“链”,形成儿童“阅读力”习得的“场”。因此,要关注这两种文本的阅读与教学。

就“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教学而言,首先,要梳理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内容。如每册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篇、教材目录12处、第一学段的《学会祝贺——填写贺卡》《“小小气象站”专栏》2处,第二学段的《学写留言条》《设计动物名片》《省市自治区简称歌》《说说广告》等8处,第三学段的《写调查统计报告》1处,合计35处。

其次,要把握好“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价值,甄选“非连续性文本”的类别,凸显同类文本的教学侧重点,来培养具体的一种或多种阅读能力。实际中,我们主要分为“目录”“培养习惯”“说明书”“实用文”“车票”等几类,具体培养整体感知、迁移学法、提取信息、联结运用、评价鉴赏这五种阅读能力。

二、儿童习得“阅读力”的教学策略

1.巧用“目录”类,纲举目张,习得整体感知的能力

目录是教材的组成部分。目录教学,有利于儿童整体感知全册内容,领会编排意图,激发阅读兴趣。每学期初,“开学第一课”成为我和儿童畅游语文书的美好时光。如六上的第一课,是这样“走近《目录》”的。

师:看《目录》有三个板块,第二个板块有7个单元,分别是什么主题?

生:第一单元是“爱国”主题,第二单元是关于“人间真情”的。

生:第三到第七单元分别是“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

师:你能选择“爱国”主题里面的一篇课文,或者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生有感情地朗读《我们爱你啊,中国》第1 自然段)

师:读得怎样?从哪听到他读出了“自豪”的爱国之情?

(生带着自豪感重读“东海”“高原”“南疆”“北国”“啊”)

生:边读边想象祖国天南地北的美景,读出疆域的辽阔。

生:(像他那样自豪地)齐读。

……

师:是啊,“爱国”的主题,教材中还编入《烟台的海》等佳作,意蕴深藏,有待我们日后去感悟。

目录教学使儿童感受到鲜明的单元主题,纲举目张使儿童体悟到整本书编写的逻辑,例举的朗读语段使学生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激发儿童珍惜凝聚无数编辑、作家、老师心血的教材以及热爱语文的感情。

2.巧用“培养习惯”类,举一反三,习得迁移学法的能力

苏教版每册教材的前面,都安排了2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内容,有标题,有插图或文字照片。如四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中的《坚持写日记》,有五幅场景图和三篇日记照片组成。教学时,我侧重引导儿童认识与训练“写日记的要求和方法”,分四个环节展开。环节一:讲故事《托尔斯泰记日记》《雷锋日记》,激发学习兴趣。环节二:观察老师和学生谈日记、指导写日记的场景图。感知记日记的好处和要求。环节三:自主观察第二、三页的场景图,交流写日记的姿势和态度。观察第二、三页的中间日记照片,进一步感悟同伴日记的格式(第一行中间写日期、周几、天气,第二行空两格写日记)、内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环节四:仿写一篇日记,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养成日记习惯。

整个教学,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儿童感性认识日记,感悟日记格式和要求,迁移方法,举一反三,交流总结,以利于促进儿童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3.巧用“说明书”类,分析、转换,习得提取信息、联结运用的能力。

(1)用“说明书”,定位分析。非连续性文本《清热解毒胶囊》是四下“练习4”中的药品说明书。内容有“问题情景——说明书——阅读要求”三部分组成。编者旨在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培养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我用角色扮演和定位分析的方式(教师扮演姥姥,学生扮演孙女小芳)围绕三个问题来展开。

姥姥(眯起眼):乖孙女,替姥姥看看,这药治什么病?

孙女(看了一下说明书):姥姥,这药可用在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

姥姥:姥姥的牙龈又痛了,怎么吃呀?

孙女:一日三次,一次两粒,在饭后用温水送服。

姥姥:忌不忌口?

孙女:忌口的,辛辣的食物不能吃。

姥姥:哦,我刚吃好饭,那帮我拿2粒药吧!

孙女:姥姥,这盒药不能吃!上面写“有效期至2008年12月”,已经过期了。我去重新买一盒吧!

姥姥(喜出望外):哦,我们的孙女真懂事!

教学利用情景,定位分析,围绕“治什么、怎么吃、忌口不”三个问题逐层展开,获取和处理“适应症状”“服药方法”“注意事项”“有效期”的相关信息,学以致用,文道合一。

(2)仿“说明书”,转换文本。《介绍我自己》是苏教版教材三下的习作内容。教学中,以仿写“另类说明书”为话题,引导儿童“了解语言风格”,“尝试新写法”,结合自己实际,体验表达形式的变化,提高语言的运用表达能力。

师:请你谈谈类似说明书的文本,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1:我觉得很简单、很简洁,该说的就说,没有一句废话。

生2:没有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比较清楚。

生3:它还很实用,每一篇都教会我们一些东西。

师:很好,这样的文章,和我们平时的作文大不一样,讲究语言的简洁,表达意思的清楚,内容实用。让我们来写一种另类的自我介绍,将其写成说明书风格的习作(见下图)。

教师借助药品说明书,以表达运用为经,以能力训练为纬,创新语言形式,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在文本转换中,提高学生的联结运用能力。

4.巧用“车票”类,联系生活,习得评价鉴赏的能力

国际PISA项目评估组,把“非连续性文本”作为评价阅读力的内容之一。实际中,我们借鉴这一先进做法,合理运用车票类信息,考查儿童习得的评价鉴赏能力。如六下,我们以“车票”类信息,设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评价题。

认真阅读下面一张火车票和火车站台通知,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这张火车票的乘客是________,乘坐班次______,乘坐地点从______出发,到______下车。根据票面上的开车时间,你认为乘客在__________以前到达出发站点比较合适。(乘客需提前10-15分钟检票进站。)

②根据站台屏幕提供的信息,乘客应该在 站台候车。结合票面和移动字幕提供的信息,乘客应该(向前 向后)走。(最后一题请在正确的做法上打“√”。)

在语文期末试卷的“阅读与理解”一项,改“考二篇连续性文本”为“考一篇连续性文本和一篇非连续性文本”。其中设计的“车票”信息类的“非连续性文本”,考查儿童读车票、用车票的判断鉴别能力,旨在发展儿童的阅读能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非连续性文本“类”,不只是“目录”“培养习惯”“说明书”“车票”这几类,也不是割离的,而是融合的,多样的。培养的某一类“阅读力”不是单一的某种能力,具体的整体感知、迁移学法、提取信息、联结运用、评价鉴赏能力,是你中有我,相辅相成的,协同发展的。

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也不是简单割裂的。相反,彼此构成了与生活外延相等的“语文”。只有切实用好文本,关注“非连续性文本”,让儿童习得“阅读力”,才会真正走进“以养成思想力、创造力、表达力为目标”的阅读境界。

(李建华,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215200)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非连续性文本车票写日记
我会写日记
找车票
带着比赛的心情写日记
请出示车票
共有多少种车票
怎样写日记
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