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2015-04-29吴声惠
吴声惠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设情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19-02
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由此可见,创新能力关系到民族兴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性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也要求:“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才能达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以下探索:
一、巧设情景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获得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的活动经验。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任务手段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为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情景,引导学生发挥其自主性。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数学知识,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主体,他们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各自的思维的方法,思维的深度、范围也各不相同。有的考虑问题细致周到,有的则表现为粗心大意,有的善于观察事情的细节本质,而有的只注重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因此得到的思维结果也就不同。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其个体特长,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知识,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运用知识,迁移联想、培养创新精神
迁移是创新的一个飞跃,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究新的知识,从一个知识联想迁移到另一个问题。迁移是数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使所学数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如,“毕业班数学解决问题总复习”中,教学“已知甲数是乙数的6倍”时,激励学生从这个题目出发,思考与哪些知识有联系?让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讨论,联想到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新题目:乙数是甲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1;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6:7;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1:7;乙数比甲数少■……,这样通过迁移联想,既帮助学生梳理有关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建构了知识体系,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应用拓展,算法多样,培养创新能力
拓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方法,而“算法多样”是创新的再一次飞跃,就是学生面对某个问题时,能从不同的途径多方位的思考问题。使解决问题的思路由一条到多条,由一个角度转移到另一个角度,在多种思维方法中选择最佳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算法多样”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凭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实际能力去解决问题。如,教学“一客车从雅安开往重庆,6■小时行驶500千米,行了全程的■。照这样的速度,再行多少小时到达重庆?”促进学生去思考,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一般学生都能找出两种解法:
1.500÷■×(1-■)÷(500÷6■)
2.500÷■÷(500÷6■)-6■
教师提出还有别的解法吗?思维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在老师的促动下会想到:把500千米这个条件抛开,6■÷■-6■,这时趁学生的思维进入活跃状态,进行下一步,还可以和其它类型的题联系起来解答吗?学生会想到与倍数有关系:6■×(1÷■)-6■和6■×[(1÷■)-1],通过这样的优化思维,促进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以此培养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与活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与创新的主体,而不是书本和考试的奴隶,转变教学模式,将单一的传承式、维持式、守旧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拓式、发展式、创造式的多种教学方式。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和沟通式教学,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尽力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