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并非老生常谈
2015-04-29林恒
林恒
党报以其特殊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它相对于其他媒介,应该具备更高的文字质量。但是,由于记者编辑的文字功底、责任心等种种原因,出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差错。笔者以《内蒙古日报》为例,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作为一名党报编辑在编稿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如何避免稿件中的一些显性错误。
一、标题与正文表述不符
报纸的宣传重在事实,新闻报道更是借助事实说话。因此,矫正事实是编辑修改稿件的一个重要方面。2015年7月18日2版的1篇题为《全区工会非公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观摩推进会召开》稿件,也许是会议的标题太长,记者在正文的第一段,即导语中就把“工会”2字丢掉了,成为“全区非公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是篇明显的题文表述不统一的稿件。经过电话核实,编辑堵住了这一差错。8月25日3版的《100多家国内旅游商签约乌兰察布》稿,记者发来的原稿标题是“有100多家旅游商签约乌兰察布”,导语里却说“有130多家旅游商签约乌兰察布”,又是明显的题文表述不一。通过事实核实,确认签约商为“100多家”是正确的,而“130多家”则为参会总数”。从这2篇稿件的修改过程看出,虽然“差之毫厘”,可结果“谬之千里”。
通常稿件在叙述同一事实时,如果前后矛盾,既是这样又是那样。编辑就可以判断其中一个肯定是错误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文中未提及的内容,由于记者的粗心或想当然地在题目中出现,造成题文不符。这时编辑只能在文中补充相关内容或删掉标题中不符的部分。
从这些事例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作为党报编辑记者在编写稿件过程中,只有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尤其是编辑更不能掉以轻心,哪怕是一条小简讯,每句话、每个字都要过脑、过心,精心推敲、认真领会其意,遇有疑问及时查资料、请教内行。惟有如此,才会使报纸不出错、少出错。
试想,如果编辑、部门主任、夜班同志对这类差错一路绿灯,次日见报定会贻笑大方,不仅会大大降低党报文字的严谨特质,而且有损于党报在读者心中的形象。
二、地名人名或专业术语、固定提法有讲究
稿件中的新闻事实,不仅要写得准确,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而且一定要写得清楚,让读者一看便明白并能查到出处。
对于党报来说,稿件中第一次出现的地区、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前面都应加所属省(自治区)或盟市或旗县、乡镇的名称。如2015年8月21日9版见报的题目为《村村变模样 户户添新景》一文中,有多处地名交待不清楚。原文第一段文字:“在伊金霍洛旗纳林希里村,高士英家3栋房子的故事家喻户晓。” “纳林希里村”前面虽然说了所属“伊金霍洛旗”,却没说清所属伊金霍洛旗的哪个乡镇苏木;原文“鄂托克旗乌兰乌苏嘎查拥有60万亩草场,畜牧业是主导产业。”其中又没交待清楚“乌兰乌苏嘎查”是属于哪个乡镇或苏木的。作为编辑就有责任弄清楚所属乡或苏木。
有些稿件滥用简称,也往往使事实显得不清楚。因此,稿件中第一次出现的名词,应采用全称。
有些名称有固定称谓,不能随意乱用、乱改。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是固定的地名,新闻稿中不可称其为“内蒙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在新闻稿件中不可想当然地去掉其中的任何一个字或词,比如有的来稿常常写成“鄂温克旗”“莫力达瓦旗”等都是非常不正确的。还有一些经济类、科技类、医疗类、法治类等方面的专业术语,作为编辑在处理这几类稿件时,一定自己先弄懂弄通,不要不懂装懂,胡乱修改。
2014年10月23日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一系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部署。提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以及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等新理念、新提法。作为党报编辑,更得认真学习、吃透全会报告精神。
记得四中全会闭幕不久,《内蒙古日报》社曾要求各盟市驻站记者采写一批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稿件。时间紧、任务重,记者们传回的稿件很多新的提法都不正确。如“依法治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中的“法治”往往都写成“法制”。10月26日,笔者在综合包头、通辽、乌兰察布、鄂尔多斯、赤峰等市的记者稿件时,发现各地传回的原文采用“法治”一词或与“法治”密切联系的 “依法治市”“依法治企”等相关词出现有11处之多,却有6处写成“法制”或与报告说法不一致。于是,笔者索性将四中全会报告放在手边,一边修改一边查报告原文。虽然费时费力,却能纠错、堵漏,当《十八大代表: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综合稿见报后,笔者才如释重负。
三、数字与量词一个不能少
在一些经济类来稿中,由于报道地方经济的产值、财政收入或企业的产值、销售收入及利税等,其中数字较大,记者或编辑容易把数字写错、小数点点错、单位量词用错等,不管出现哪种情况,结果是一篇文章由于数字出了错,全篇皆输。而作为编辑首先要自己搞清楚其中数字的真伪,否则很难把好“数字”关。
比如2010年笔者编辑的一篇通讯员来稿,文中有段文字:“截至3月11日,(科左后旗)已发放支农贷款28000万元。”其中数字书写不规范,需修改为“2.8亿元”,可是由于笔者的粗心,把这一数字改成了“28亿元”,幸好被分管主任一眼看出,没有让错误的数字见报。为此事笔者懊恼了很久。2012年冬季大约11月左右,一位同事,在编辑呼伦贝尔市的一篇农牧业方面的稿件时,由于原稿改动地方较多,改得比较乱,最后将一个很重要的数字(原稿是对的)改错了,数字后面丢了个“万”字,结果一路绿灯见了报,给地方相关部门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四、点睛之笔务必“点”好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提炼了文章主旨,浓缩了文章主题,可谓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一个精准、生动的标题是人们检索和获取信息的一把钥匙,如果在标题中出现差错,其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就《内蒙古日报》而言,曾经在标题中把某位领导人的名字写错,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为此,内蒙古日报社曾实行编辑下到夜班当各版的“第一读者”制度——即每个版面在清样出来后,编辑当第一读者,再认真校对各版的文字、图片。此制度进行了半年左右,效果显著。
编辑中的差错不仅仅是文中所提这几种,还有像阿拉伯数字与大写数字的混用等一些显性错误,也影响着报纸的质量……
时下,媒介环境、舆论生态不断变化,媒体间的竞争日渐加剧。为提高党报的质量,编辑在把关过程中应当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心,成为熟知各种文体,容百家之长的“大家”。如此,才能把我们的报纸办得严谨、有品位,影响大,读者喜欢。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编辑:赵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