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
2015-04-29崔旭明
崔旭明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大的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积极将这一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到课堂,形成课堂教学的主线。在教学中,要将这个理论讲深讲透,使学生透彻领会其科学精粹;要正面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心;要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形成理论的内在认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理论课 主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54-01
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完善的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方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面向成人的广播电视大学政治课教学,更应该将这一科学论断融入课堂,形成政治课教学的主线。
一、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价值观理论认识的升华。以前我们经常会给学生讲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正确的、科学的,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的、准确的、精炼的回答了“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正确的、科学的”这个问题。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目标,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认识的深化。这“三个倡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和凝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凝聚了人类思想历史中优秀文化。“当代社会价值体系不是凭空构建出来的,必须以社会中已有的文化为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中,既有民主、平等、法治等来自于西方文明的思想,也有和谐、诚信、友善等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不是简单的杂糅、拼凑,而是在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之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几代领导人的理论贡献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上的具体体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具体依据。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价值观就是主体对自身及外界人或事物的价值定位;只有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认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才能正确认识它们的意义,才能坚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提出,实际上又让我们开展这个教育和践行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电大政治课教学主线的必要性
(一)电大的教学对象是成年人,这些人应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对象。电大学生的年龄集中在25岁到4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正是社会的中坚,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一方面,他们肩负着社会建设的职责;另一方面,他们也负有教育子女,身先垂范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价值取向,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但是,现实中却有很多人价值观扭曲,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自私自利;对他人漠不关心,缺乏公正;为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见利忘义等等,在电大的学生中也存在着此类情况。我们更应该把电大政治课堂作为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电大政治课教学主线,以先进理论的感召力、说服力,涤瑕荡秽,弘扬正气。
(二)电大的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和课时都很少,有必要利用有限的教学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最新成果。电大属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教学目的上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为主要目标,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偏重于专业课程,政治课和通识课的课程很少。以天津电大为例,专科只设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原《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本科没有专门的政治课,只有《孙中山思想概论》和《地域文化》两门课程涉及到一些近代史、革命史的内容。作为电大的政治教师,更应该珍惜有限的课时,将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融入课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学主线,使学生了解、认同这个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新成果。
三、在政治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一)将理论讲深讲透,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历了一个提出、探讨、总结和升华的过程,自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术界对于如何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讨论和探索,党的十八大报告则集中了全党智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科学总结。所以,要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首先要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认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讲深讲透,明确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和践行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取向,让学生完整的领会这一理论的精髓。
(二)正面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分析原因,增强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政治理论课不能作为脱离社会实际的空中楼阁,应该紧贴现实社会的问题,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作为支撑理论的现实基础。当然,社会中不仅存在我们建设的成就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这也是无法回避的。政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社会矛盾根源,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前进发展中的暂时现象,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问题作出判断;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会逐步克服困难,随着改革的深入,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会逐步解决。
(三)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广播电视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必须把理论联系实际当作关键环节认真抓住不放。学生必须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经历,才能把理论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行动。政治理论课当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去体察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了解国情、民情,去感受社会的进步,在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认同,转化为社会的群体意识,成为大众自觉的价值引领和价值追求,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深刻认识核心价值观认同机理,立足实践,切实加强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建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恰恰是电大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发挥好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兰久富,当代社会价值体系的三种文化资源,学术研究,2011(3),9
[2]陈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兼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探索,2013(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