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仍处于艰难的破题阶段
2015-04-29徐峰
记者:媒体融合的前提、途径是什么?
黄楚新:媒体融合的前提是开放与合作。传媒融合转型,与新传播技术进行结合,需要并且也必定会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统媒体之间、媒体与互联网公司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传统纸媒与自身用户定位相符的互联网公司合作,有利于提升转型效率和成功几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是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
记者:去年是媒体融合元年,一年过去了,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黄楚新:《2014-2015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就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做出了分析梳理与总结。一年来,传统媒体融合转型加速,受众市场日益细分,新媒体产品持续涌现,跨界合作持续不断。媒体融合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前行,已经成为全媒体行业的一种自觉。但直到今天,远没有找到可复制的技术路径和发展模式,媒体融合依旧处于艰难的破题阶段。
记者:媒体融合有哪些成功的实践?
黄楚新:纸媒融合已由最初局部性的部门内的尝试,转为一项在全国报业中广泛开展的战略性行动。2014年,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新闻平台、数据中心和客户端三大项目开始运营;中国日报社建设全媒体一体化采编平台和新媒体实验室大数据;浙报集团推出“新闻+服务”融合发展路径,其“三圈环流”战略使新媒体产品有序发展;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提出“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融合发展”十六字发展战略;青岛报业传媒集团“内容生产、技术开发、运营推广、模式输出”四位一体驱动战略等,均是传统报业深化融合、进行全局部署和整体规划发展的可贵实践。
记者:传统纸媒的“两微一端”扮演什么角色?
黄楚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催生了大量新媒体产品。2014年至今,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组成的“两微一端”,仍是传统媒体进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端口。
以报纸为本位,形成“两微一端”、手机报、视频、H5动图等多态化发展模式,定制化、可视化、数据化、移动化已成为传统报业发展的大方向。传统纸媒通过入驻、研发和推出形式多样的新媒体产品,全方位打通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入口。
记者:传统纸媒融合中组织机构该怎样设置?
黄楚新:媒体融合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优势资源的互补、重组与整合,完成媒体资源大融合。体现在媒体组织机构上,便是通过媒体业内部组织机构的调整完成组织与机构间的融合。中心化聚合型平台建设是报业进行组织融合的一项新举措。如2014年,人民日报社便依托云计算架构,打造了全媒体新闻平台,同时还组建了“中央厨房”;2014年10月,光明日报社率先成立“融媒体中心”;2014年12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中央编辑部”。 媒体融合更需要在机制、流程、人员配备等方面整合资源,有破有立,形成合力。进行组织与机构融合是顺利改变报纸新闻生产流程的前提,是报业进行转型的组织体系保证。
记者:融合过程中,传统纸媒有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赢利模式?
黄楚新:当广告渐行渐远,传统纸媒还有没有新的活法?社科院的《报告》给出的建议是垂直化赢利模式。2014年4月初,《新京报》《京华时报》等12家报社与阿里巴巴开展战略合作,联合推出“码上淘”的业务,尽管这次合作纸媒并未参与到电商的核心业务中,但却燃起了纸媒在电子商务上发展的野心。传统纸媒主要通过搭建电商平台等形式,完成“报纸+电商”的合作,从而利用自身的受众、渠道、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等优势资源获得商业利润,使媒体资源“变现”。
记者:融合过程中,传统纸媒走资本市场化道路行得通吗?
黄楚新:在资本方面获得突破,是传统纸媒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突出重围的关键。《报告》指出,媒体融合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保障。传统纸媒通过上市、重组、收购等多元化途径吸引资金,完成资本运作。目前,大型报业集团旗下公司纷纷通过上市进行融资。例如,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人民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浙报传媒、广州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粤传媒等,通过在上交所、深交所、香港联交所等地以IPO或者借壳上市的形式在境内外上市。
记者:媒体融合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黄楚新:现有的体制、机制,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最大障碍。一直以来,我国对传统纸媒有相关的政策保护,有时忧患意识并不是很强,对新媒体的地位与作用认识存在偏差,因此,导致传统媒体融合内生动力不足。真正的媒体融合绝不是开通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增量改革,而是涉及传播理念、报道手法、运营机制乃至新闻体制的存量改革。缺乏先进的运营机制作为标准和指导,媒体融合工作必然无法开展。
记者:媒体融合过程中,人才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黄楚新:人才问题突出表现为主流媒体所需要的新媒体技术及业务骨干难以引进,以及传统媒体的采编业务骨干频频流失。目前,传统媒体采编人员仍占大多数,技术人才占比较低。新媒体人才素养均需要提升,以满足媒体融合的需要。过去一年,传统媒体的人才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甚至是其它行业流失,给传媒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记者:传统媒体是新媒体的供应商,该如何保护版权保护?
黄楚新:产生于传统媒体的原创内容被新媒体通过照抄或改写的方式进行无条件使用成为常态。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媒体版权问题日益凸显。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版权治理势在必行,具有较强的紧迫性。同时,现有的法律、政策保护和监管制度并不完善,不能对一些版权侵权和盗版行为给予认定。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亟需法律法规对传播权的规范,对媒体版权的保护。
记者:请您对传统纸媒今后的融合发展提几点建议。
黄楚新:一是强化新技术应用。4G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物联网、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会引起媒体业的变革。通过“两微一端H5”等新媒体终端进行新闻传播的“微传播”将成为主流传播方式。2015年2月发布的5G概念白皮书显示,中国一些通信企业正积极在新技术领域研发,更快、更稳的5G技术的指日可待,这必将给传媒业带来一系列更加深远的影响。
二是创新传统媒体体制机制。传统媒体体制机制创新,是进行“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只有有了制度这一根本性保障,媒体才能进行组织结构改革,建立起现代传播体系,得到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媒体集团股份制改造,建立股权激励制度等,向资深媒体人提供公司股票期权,让媒体员工的个人利益与集团长远利益紧密相连。
三是转变传统媒体发展理念与思维。媒体融合的前提是思维的转变,在“互联网+”计划的契机下,使媒体业完成产业升级。媒体融合应将对用户需求的关注与满足排在转型工作的首位。
人物小传
黄楚新,中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蓝皮书》副主编,博士,担任央视CTR媒体融合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评议员,中央电视台电视栏目综合评价专家,《中国报业》杂志学术顾问等。
已出版《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等著作。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参与团中央、广电总局、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
编辑: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