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015-04-29朱玉华
朱玉华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和工具性学科,应该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人们语言交流和思想交流的基础,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表达,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思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表达能力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34-01
初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新课程标准给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教给学生语言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技巧,其中表达能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语言是思维的具体体现,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教材的含义,挖掘作品内在的思想情感。还能够有满足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学生交流沟通的教学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基于语文学科语言性的特点,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从心理引导出发,强化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很理想,但一到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就会面红耳赤,不知所措,这种心理紧张造成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佳的问题应该予以重视。为了消除学生这种心理紧张的状态,教师要从心理引导出发,强化好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暗示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看做是债主,将听众看做是借钱的人,这样来鼓励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其次,教师采用安慰法。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育学生,介绍自己第一次走上讲台时的紧张情绪,再与现在作对比,采用这种心理宽慰方式增强学生的信心,消除紧张情绪。
二、从方法指导着手,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从方法上加强指导,促进学生学会口语表达的方法,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字词说起。字词是构成文章的基础,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是由字词慢慢组织起来的,然而,字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与才智,引导学生学会说字词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字词去了解作者的情感,跟随着作者走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优美文采。说字词可以在阅读文章之后进行,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先说,最后归纳成文章,针对学生说出的字词不够准确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语境去分析。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心说起。从文章的中心说起,抓住文章的魂,也就抓住了整篇文章。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章分解成几个部分,并说出各个部分的含义,将这些含义结合起来,大致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抓住开头、结尾、强调句、点明句等等,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把握住全文的中心。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文章。文章时作者情感的结晶,把握了文章对于培养学生的文章结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方法说文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说文章的时候,要遵循阅读、概括、组织和演示的原则,既要以文章为样本,又要促进学生进一步创作的目的。具体说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说文章的能力:第一,复述,引导学生在不改变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概括,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当然,为了保证全体学生的参与,教师可以采用分组预赛加班级决赛的方式展开。第二,转述,引导学生通过转换文章人称形式进行复述,促进了学生动口动脑能力的发展。第三,段述,引导学生通过对有思想内涵的语段展开说的练习,并及时点拨,可以促进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并促进学生能够不断积累优美片段,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从训练入手,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强化训练,只有经过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并引导学生加强口语表达训练,促进学生的口语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首先,教师要导入生活用语和文明用语。从学生新学期开始,就要在学生的生活中采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将日常生活用语、文明用语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其次,教师要训练学生反复说普通话。教师要督促学生坚持说普通话,减少说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频率,无论在课堂中发言,还是课下与人交流,都要坚持训练普通话,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最后,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如辩论会、小组讨论会、读书交流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即兴表演、话剧表演等等,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中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华章,2011(24).
[2]叶瑞丰.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交流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