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设计

2015-04-29王海丽吴瑞芹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评价教学设计

王海丽 吴瑞芹

【摘要】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本文对《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内容进行了重组设计,根据课程性质和培养目标奖课程内容设置为七个模块,每个模块分解为2个实训任务,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设计形成新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任务驱动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10-02

1.课程性质

《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课,在教学计划中为2个学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家有关 “三农问题”的最新政策与法规,并以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依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法学和政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获得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掌握一定的政策解读技能,并对以后投身涉农企、事业单位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课程目标

《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介绍了当前有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力求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农村政策与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同时,能运用农村政策与法规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农村面临的政策与法规问题,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2.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家有关 “三农问题”的最新政策与法规,熟悉《农业法》及其规定、农业土地承包法律制度、农业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政策、农村事务管理法律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政策与法规等知识。

2.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对最新的“三农”政策与法规进行基本的解读,能够拟定合同和撰写起诉状等法律文书,对当前“三农”问题中的热点展开分析讨论并形成书面报告,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在农村经济与管理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政策与法规方面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农村经营管理与涉农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具体可概括为以下能力:(1)信息搜集能力;(2)“三农”政策与法规的解读能力;(3)拟定合同的能力;(4)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5)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

2.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具备主人翁的意识,勇于承担责任,能够吃苦耐劳,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大学生。

3.课程教学内容

3.1设计思路

本课程结合涉农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类岗位的需要,根据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的内容特点,采取模块化的课程教学,具体分为七个模块的内容:包括农业基本法、农村土地法、农业资源保护法、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政策与法规等模块。

教学内容的组织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以案例教学为特色,在实践教学的部分以专题讨论为主,结合当前“三农”热点问题(如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我国的耕地现状及保护问题、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二元城乡结构问题等),要求学生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课上分组进行交流讨论。

3.2 教学内容设计(见表1)

表1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4.教学资源

4.1使用教材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农村政策与法规》,周建华、陈亚平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4.2网络资源

校内课程学习中心网站;中国农业发展网;中国农业部网站;中国法院网;“三农”在线;上海农业网等。

4.3其它资源

(1)《农业政策与法规》,扈艳萍、马小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11

(2)《农村政策与法规》,赵慧峰、王春平主编,金盾出版社,2011.10

5.教学实施

5.1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实践条件要求:依据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对校内实训室的要求如下:桌椅布置要求,实训室座椅圆桌型设计,便于团队讨论;具备可以进行课程仿真实训的综合实训室,学生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模拟调查方案的设计以及调查分析报告的演讲、模拟法庭等内容实训。综合实训室配备30-40台电脑,可以进入校内、校外公共网,安装相关的实训软件。

校外实践条件要求:依据工学交替的安排,对校外实训基地的条件要求如下:通过郊区农经站联系一、两个行政村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联系几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了解其实际运营,保证本课程相关内容的学生实训实习。

5.2教学组织

本课程以实践中涉农企、事业单位的农业经济管理类岗位业务能力需求为设计依据,将教学内容分为七大模块,对应设计七项实训项目,运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小组讨论、模拟法庭等多种教学方法,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努力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归纳和政策解读能力,较好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采取了“七步”教学法,其具体教学过程为:

第一步,教师通过案例引入工作项目;第二步,教师根据项目要求布置工作任务;第三步,教师根据工作任务讲授相关实践知识;第四步,学生围绕工作任务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第五步,学生分工实施方案;第六步,学生项目的总结报告,分组陈述答辩;第七步,考核学生项目成绩,教师点评,并做总结拓展。

5.3考核评价方式

根据《农村政策与法规》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改革原有的课程评价体系,制定新的评价标准,采用更多元的评价方式,将过程考评、报告考评和知识考评相结合,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尤其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设计形成新 的评价体系。最后形成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40%,实训成绩40%(实训报告+小组答辩等)的评价方式。

课程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40%)+实训成绩(40%)

(1)组建课程学习小组,每一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减),小组中要合理分工、合作。

(2)制订考核成绩结构标准。考核成绩由教师评定成绩、学习小组互评成绩、学习小组自评成绩和学生个人评定成绩四个组成部分,并针对每个工作任务从下列三个方面考核:

(3)确定考核操作流程。考核成绩评定的流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评定学习小组的成绩,学习小组的成绩由教师评定成绩(占50%)、学习小组互评成绩(占40%)和学习小组自评成绩(占10%)三部分综合组成。第二步评定个人成绩,由小组成绩(占50%)、组内互评成绩(占40%)和个人自评成绩(占10%)综合组成。

参考文献:

[1]唐进,龙瑜.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职业时空.2010(03)

作者简介:

王海丽(1981-),女,河南林州人,硕士,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吴瑞芹(1981-),女,山东临沂人,硕士,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农业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评价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