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金融中心城市层级分析

2015-04-28俞红玫戴玉林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603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大连600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引力模型层级

俞红玫,戴玉林,王 东(.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603;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大连600)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金融中心城市层级分析

俞红玫1,戴玉林1,王东2
(1.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3; 2.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1)

摘要:在新常态背景下,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金融中心(体系)提供有效率的动力性支撑。根据国内外经济与金融协同发展的实践经验,同一经济腹地难以支撑起多个同等级且功能定位相类似的金融中心。运用引力模型,测度2011年中国31座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的城市引力和城市间金融产业相互作用,通过对城市金融关联性分析,划分南北方金融中心城市在各自金融体系中所处的层级,为定位金融中心实现错位发展的目标,形成适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中心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引力模型;金融中心体系;层级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 cnki. net/kcms/doi/10.13937/j. cnki. sjzjjxyxb. 2015.04.007.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5-08-20 15:30

国际经济金融发展理论和实践表明,金融中心能够有效聚集资金流、物流、人流、信息流,对于宏观或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对金融中心的集聚资本、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功能的深入认识,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重视金融业的发展以及集聚功能的形成,纷纷提出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定位,并采取种种措施为金融业发展和金融集聚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生态环境。但由于欠缺从全国布局或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予以考虑,各地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定位雷同性较高,而同一经济腹地难以支撑起多个同等级且功能定位相类似的金融中心。本文通过引入优化后“引力模型”模拟城市之间金融联系,测算金融中心城市经济腹地范围,通过对经济腹地范围的比较,定量分析中国现代金融中心层级,并对各级金融中心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一、模型构建

金融中心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其腹地经济的支持,腹地的大小也决定了金融中心集聚影响力的大小和在区域中的地位。通过对经济腹地范围的识别,可定量分析中国的金融中心城市层级。实践证明,通过城市间的实际金融业务覆盖的区域来界定腹地范围较为准确,但因相关业务往来的数据难以获得所以可操作性较差。为克服这一问题,本文引入区域经济学中的引力模型,模拟城市之间的金融联系并测度城市金融服务的可能覆盖范围,进而确定大致的影响区域[1]。

(一)城市间引力模型

1.威廉·J.赖利在零售贸易区研究中提出了“零售引力定律”[2]:

这里,pij和pik表示从某一消费需求地i分别吸引到城市中心地的所有需求和贸易的比例,pj和pk为j地和k地的人口,dij和dik为从i地到j地和k地的距离,α、β是经验常数。

2.安德森提出一个经典的零售贸易区引力模型:

这里Tij是从i地到地的贸易流,K是为了标准化所必需的一个比例常数,α、β、γ是参数。

3.引力模型引入区域经济学中对两个城市间的吸引力进行评估时,一般采用如下简化公式:

这里Ni、Nj分别为可以代表i城和j城“质量”的要素(通常用城市人口、GDP等表示),Dij为i城和j城间的距离,k为常数。

(二)对引力模型的改进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对城市之间金融联系强度进行模拟,旨在探寻不同城市间金融联系的对比状况,并不追求完全拟合城市间O—D网络联系和流的分配,因此采用一般引力模型来进行分析:

式中:①Tij代表城市i和城市j之间的金融吸引力。②K为常数,通常取1。③pi和pj分别代表不同城市金融规模性指标。④dij为反映两城市区位关系的距离,反应人流、物流、信息流传递的成本。考虑到交通工具的创新、信息交流的网络化、交易制度不断完善而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流通成本的降低[3]。⑤b代表距离摩擦系数,“尽管对它有很多争议,但它可能接近于1”[4],但本文中已考虑交通工具创新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将“空间距离”转换为“时间距离”。现阶段,非市场化因素依然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正常流动有一定的影响,对成本的下降给予更高的期望与实际不符,所以b仍值取2。通过计算每个城市与其他各城市之间的引力值,可以得到引力矩阵{ Tij}。

(三)引力和测度模型

对于任意城市i,定义Fi为其总潜力,代表特定空间范围内该城市受到其他所有城市引力之和,表达式为:

二、指标选取和实证结果

根据《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第五期)》指标体系中,选取2011年中国大陆31座主要金融中心城市的贷款余额、金融资产、金融增加值等指标,以城市间“时间距离”来代替“空间距离”。采用两城市间的公路行驶时间(百度地图中两地推荐路线所耗费时间),测度中国主要金融中心城市引力(结果如表1、2所示,完整数据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1座城市的金融吸引力之和,衡量该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总能力(结果如表3所示)。

表1 中国主要金融中心城市时间距离测算表

通过测算可知,城市总金融潜力如表3所示,按城市总金融潜力差距可将中国城市金融定义为四级。上海市的城市总金融潜力高居榜首且城市金融产业增加值、本地金融法人机构总资产均居前列,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级金融中心城市。一级区域金融中心城市有苏州、北京、杭州、无锡、天津、宁波、南京、深圳、广州;二级区域金融中心城市有合肥、济南、武汉、温州、青岛、重庆、长沙、石家庄、郑州、成都;其他城市为三级区域金融中心城市。

表2 中国主要金融中心城市引力数据测算表

表3 中国主要金融城市间金融产业相互作用力汇总表

三、城市关联性分析

一个城市对区域内其他城市引力的大小,表明了其对区域内其他城市影响力的大小,进而决定了该城市在相应城市群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通过对各城市间引力大小的梳理,从中找出与各个城市引力最大的城市,详见表4。根据表4中所列各城市及与其引力最大的城市,并依据以下原则:①方向性:如果城市j在城市i的最大引力城市群中,且Gj<Gi,则城市j从属于城市i,即i在j的辐射范围内;②传递性:如果城市i从属于城市k,且城市j从属于城市i,则城市j从属于城市k;③如果一个城市不从属于任何其他城市,则其为所属体系的核心城市(中心城市)。通过城市总引力、城市间最大引力的测算及上述推论,初步将我国金融中心划分为南北两大体系,详见表5。

(一)南方金融体系

1.南方金融中心体系Ⅰ。上海市的总金融引力潜力达到51 929,是第二位城市苏州的1.2倍(苏州的金融引力主要来源与上海的相互作用占44%,从属关系明显),约为第三、四位城市北京、杭州之和,是中国大陆当之无愧的全国性金融中心,同时作为中国南部金融体系的核心城市对苏州、杭州、无锡、南京、宁波有绝对影响力,相互间的引力占各城市总引力的30%以上。无锡市虽按引力测算为一级金融中心城市,但其引力中来自上海、苏州的部分占84.81%,与其他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力不高,在城市群中作用与一级金融中心城市地位不符,降为二级金融中心城市。该金融体系直接腹为浙江、江苏、安徽(无锡、合肥、温州)。

表4 关联引力最大城市

表5 中国现代金融集聚分布体系及层级

2.南方金融体系Ⅱ(深广区域)。一级核心金融中心城市为深圳(如仅从总金融潜力而言,深圳、广州两个城市相差无几,但综合考虑金融产业增加值、本地金融法人机构总资产,则深圳市远超过广州市——详见表2),体系中深圳市在金融体系中居于支配性地位,广州市处于从属地位,故降为二级金融中心城市。城市体系直接腹地为广东、广西两省。

3.南方金融体系Ⅲ(武长区域)。本区域的核心城市为二级金融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则与之呈犄角之势。直接腹地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

4.南方金融体系Ⅲ(福厦区域)。本区域中福州、厦门两市相互依靠,福州在金融资源上明显占有一定优势,作为支配中心,可按照二级金融中心城市管理。直接腹地为福建省。

5.南方金融体系Ⅲ(成重区域)。本区域中的金融核心城市为重庆,区域内重要金融中心城市有成都、昆明,直接腹地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

(二)北方金融体系

北方金融中心体系Ⅰ。本区域的一级核心区域中心城市是北京。北京的城市金融总潜力达到27 002,列31座城市中的第三位,金融增加值、本地金融法人机构总资产(如四大国有银行等)都列于区域内城市的前列,且拥有中国大陆的金融决策权。其下有一级金融城市天津,二级金融城市济南、青岛、石家庄、郑州、沈阳(按照引力测算处于三级金融中心城市,其作为长春、哈尔滨的核心城市,具备成为二级金融城市的潜力,为体系的完善,列入二级金融城市)、三级金融城市大连、西安、长春、哈尔滨、乌鲁木齐。直接腹地则包含天津、山东、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青海。

四、结论

本文通过引入区域经济学中的引力模型来模拟城市之间金融联系,测算了金融集聚城市功能腹地范围,首先,通过对经济腹地范围的比较,定量分析中国现代金融中心城市集聚的层次,将各城市分别定位于全国性、一级、二级或三级金融中心;其次,通过城市总引力、城市间最大引力的测算,将各城市划分为南北不同金融中心体系,其中,南方金融体系已经日趋完善,已形成南方金融中心体系Ⅰ(中心——上海)、南方金融体系Ⅱ(深广区域)、南方金融体系Ⅲ(成重区域)、南方金融体系Ⅲ(福厦区域)、南方金融体系Ⅲ(武汉区域)的三级金融中心分布;北方金融体系仍仅有以北京为核心的北方金融中心体系Ⅰ。

根据金融中心城市层级划分,对我国金融中心建设提两点建议:

1.金融中心建设要多层次。一是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中心在世界已有先例。如,美国不仅有纽约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还有芝加哥、波士顿等国家级的金融中心,共同服务于全球与全国的金融市场。二是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各城市金融基础也不一样,规划建设多层次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有其客观必然性。

2.金融中心要差别定位错位发展。一是各城市要立足自身实际和在所在金融中心体系中的地位,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有特色,有侧重,实现体系内各城市的错位发展;二是各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城市要切实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有效发挥对所在体系的带动作用;三是各金融体系之间要加强合作,避免盲目建设与恶性竞争,要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合理、完整的全国金融中心网络,以有效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婧瑶.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金融中心体系识别[J].经济地理,2013(3) :8-14.

〔2〕王士君.城市相互作用于整合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0.

〔3〕王东,游志鸿.浅议辽中南城市城市群的中部崛起——辽中南城市群的双三角空间发展模式[J].现代经济探讨,2006(5) :88-91.

〔4〕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王翼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课题组主编.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 CFCI)报告(第五期)走进大连[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429-444.

(责任编辑周吉光)

Analysis of Chinese Financial Center City Level Based on the Gravity Model

YU Hong-mei1,DAI Yu-lin1,WANG Dong2
(1.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Liaoning 116023; 2.Zhangzi Island Group Company Limited,Dalian,Liaoning 116001)

Abstract:In the new normal background,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cro economy needs financial center to support efficient prop.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ooperation,the same economic hinterland is hard to support a plurality of the same level and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similar financial center.The article uses the gravity model to measure the inter city financial gravity of 31 most important finance center in 2011,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finance among these cities to divide the city financial level,in order to provide dislocation development goals for financial center and for the construct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financial center.

Key words:the gravity model; financial center system; level

作者简介:俞红玫(1975—),女,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中心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L14CJY048)。

收稿日期:2015-03-19

DOI:10.13937/j. cnki. sjzjjxyxb. 2015.04.007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75 (2015) 04-0035-05

猜你喜欢

引力模型层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自贸区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
京津冀城市群现代物流网络构建实证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群地价分析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创意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的主要因素研究
所提问题认知层级与思辨能力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