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田病虫害的识别与综合防控技术
2015-04-27匡晶朱红莲刘正位
匡晶++朱红莲++刘正位
导读:我国莲藕栽培广泛,但大多为粗放栽培,病虫草害问题日趋严重。基于莲田病虫害发生的复杂情况,介绍了莲藕腐败病、食根金花虫、潜叶摇蚊、莲缢管蚜、斜纹夜蛾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策略。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又名藕、荷,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Adans.),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我国作为莲的起源中心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莲分化为3个类型,即主要以采收肥大地下根状茎为目的,亦称莲藕、莲等;主要以采收莲籽和观赏为目的,亦称子莲;主要以观赏为目的,亦称花莲。莲的用途很广泛,可以作为食用蔬菜,也可加工制成各种副食品,还可入药。莲藕产品在国内外具有广阔市场,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
1 我国莲藕的种植情况
莲藕是我国生产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量最高的水生蔬菜,在长江流域、黄淮流域和珠江流域都有栽培,其中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目前全国莲藕的栽培面积为50万~70万hm2,其中湖北省栽培面积约为10万hm2,居全国之首。虽然,我国莲藕栽培广泛,但总体来看,研究方面还比较薄弱,大多栽培处于粗放状态,病虫草害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莲藕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莲田本身情况复杂,常连片种植,封行后,叶柄纵横交错,且布满了叶柄刺,另外,莲的叶柄较长,水上约1 m,再加上十几厘米的水深,采用传统的施药方式,病虫害防治起来十分困难。莲田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规律也比较复杂,如果单纯依靠化学农药防治,病虫易产生抗药性,且容易杀伤天敌、污染环境、打破莲田生态平衡,导致病虫害的再猖獗,防治更加困难。许多莲农往往凭经验用药,忽略适期防治的概念,常提前或延后用药,导致按常规用量难以控制病虫害,不得不增加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严重污染环境。此外,田间杂草管理过于粗放,也严重影响了莲藕的正常生长。莲藕生长初期,浮萍、水绵若不能有效清除,将极大地阻碍藕田水温、土温的升高,影响莲的生长,降低产量,且田埂上的杂草也为病虫害提供了越冬场所。
2 莲田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
2.1 为害莲藕地下茎病虫害
为害莲藕地下茎病虫害主要是一病一虫,即莲藕腐败病、食根金花虫。
①莲藕腐败病 莲藕腐败病俗称莲瘟,是为害莲藕的重要病害,可造成植株枯死,严重影响莲藕产量和品质。
莲藕腐败病病菌主要为害地下茎和根部,并造成地上部叶片和叶柄枯萎,地下茎(莲鞭)或根受病菌侵染后,中心导管处呈现褐色或浅褐色,后逐渐扩展蔓延,发病后期病茎上出现褐色或紫色病斑,病茎纵向褶皱,严重时整个地下茎腐烂(图1)。病叶症状出现滞后性,从叶柄到叶片,颜色呈淡绿色,并从整个叶缘或叶缘一边开始发生青枯状坏死,似被开水烫过,最后整个叶片枯萎反卷。发病严重田块,全田一片枯黄,似火烧状(图2)。
莲腐败病由多种病原菌引起,主要为尖镰孢菌莲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 f. sp. nelumbicola (Nis. & Wat.) Booth],属半知菌亚门真菌[1]。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种藕内或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
该病从5~6月到收藕期均可发生,7~8月为盛发期。日照少,阴雨天利于发病,田间湿润发病轻,田间断水干裂发病重,连作多年的莲田发病重。
莲藕腐败病以预防为主,冬季藕田保持10 cm左右的水位越冬,可抑制病原菌的大量繁殖;定植前结合整地撒新鲜生石灰1 200~1 500 kg/hm2,对藕田进行杀菌消毒。藕种定植前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进行浸泡消毒可减少带菌率;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在周围撒新鲜生石灰或99%噁霉灵可湿性粉剂灭菌消毒。
②食根金花虫 莲藕食根金花虫俗称水蛆,属鞘翅目叶甲科,是莲藕的一种主要害虫,为害严重时莲藕减产15%~20%[2]。
食根金花虫卵长椭圆形、稍扁平,呈香蕉状,卵上覆盖有白色透明胶状物质,黏附在叶片上;幼虫长9~11 cm,似蛆,乳白色;蛹为围蛹,白色,藏在红褐色的胶状薄茧内[3](图3)。
食根金花虫多以幼虫为害莲藕的茎和根部[4],在为害部位造成明显的褐色或黑色蛀孔,成虫取食荷叶,主要是幼嫩的浮叶,造成叶片缺刻或空洞[5]。
食根金花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通常1年1代,以幼虫在莲藕的根须或节间越冬;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为害莲藕须根和地下茎;5月中旬,幼虫开始化蛹;6~7月为羽化盛期,各虫态都有出现,其中以成虫最多;7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成虫期7~12天,卵期8~10天,卵孵化后,初孵幼虫沉入水底,钻入土中进行为害,至10 月中下旬温度降低,幼虫开始越冬[3]。
防治食根金花虫的关键时期是成虫产卵高峰期及幼虫孵化盛期,即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莲藕发芽前排除田间积水,撒新鲜生石灰900 kg/hm2,即可预防病害,也可防治越冬幼虫为害,也可每
1 hm2用60%辛硫磷颗粒剂45 kg拌土450 kg,于傍晚均匀撒施到藕田中,并翻入土中匀耕。7月成虫渐多时,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10%吡虫啉1 500倍液喷雾防治。
2.2 为害莲藕地上叶片病虫害
为害莲藕叶部的病害主要有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如褐斑病、叶斑病等);虫害主要有潜叶摇蚊、莲缢管蚜和斜纹夜蛾。
①莲藕叶片的生理性病害 莲藕的生长发育受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营养等诸多因素影响,当这些因素不适宜时,莲藕的生长和代谢将受到干扰或抑制,而这种干扰或抑制超过莲藕本身的调节适应能力后,则会使莲藕的生理或外部形态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细胞组织、器官受到破坏,根、茎、叶、花等各器官出现变色、变态、腐烂,局部或整株死亡,导致莲藕品质和产量下降。这种生理性病害没有传染性,可以通过改善外部环境条件,使莲藕恢复正常生长。
有利的环境因子,可增强莲藕的抗病能力,而不利的环境因子,则减弱莲藕本身的抗病能力。因此,莲藕出现生理性病害后,若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改善,容易受到病原菌侵染,导致发生传染性病害。准确、及时地诊断鉴定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是搞好植物病害防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②莲藕叶片传染性病害 莲藕叶片传染性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叶斑病等。病原菌侵染叶片导致叶面出现褐色斑点或黄色斑点,最后导致叶片枯黄、萎蔫。由于这2种病害的症状与莲藕的生理性病害症状相似,容易混淆,因此,要求莲农正确辨别,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对于莲藕叶片传染性病害,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1次,连续2~3次,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莲藕叶片蜡质层较厚,喷施化学农药时,可添加表面活性剂如有机硅等,增强药剂附着作用,提高防效。
③潜叶摇蚊 莲潜叶摇蚊,又叫莲窄摇蚊,属双翅目摇蚊科,是莲藕的主要害虫之一。
潜叶摇蚊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以幼虫潜食叶肉为害莲藕的浮叶和实生苗。最初幼虫由叶背面侵入,开始时潜道呈线形,随着幼虫在虫道内不断取食,潜道呈喇叭口状向前扩大, 最终形成短粗状的紫黑色或酱紫色蛀道;大龄幼虫将虫粪筑在虫道两侧,因而潜道内有一段形似“=”号的深色平行线;幼虫老熟后,将头部前方的浮叶皮膜顶裂,而后静伏化蛹(图4)。
潜叶摇蚊为害期长,从4~10月。受害严重时浮叶叶面布满虫斑,终致浮叶腐烂、枯萎,立叶生长缓慢。当潜叶摇蚊为害造成的紫褐色斑达到当前浮叶叶面积的1/3时,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
1 5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 000~ 5 000倍液喷雾防治,封行后可酌情处理。
④莲缢管蚜 莲缢管蚜,属同翅目蚜科,是为害莲藕的重要害虫。莲缢管蚜从5月上旬开始发生为害,主要发生在莲藕生长前期,喜食刚出水的幼嫩立叶、叶柄及花蕾,使叶片难以展开生长、花蕾干枯、抑制地下茎的生长、降低莲藕的产量,同时还传播病毒(图5)。
莲缢管蚜在湖北属全生活史型,1年可发生25~27代,世代重叠。以卵在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的叶芽、分枝或树皮下越冬,翌年3月初开始活动,4月下旬5月上旬产生有翅蚜,迁至莲藕、慈姑等水生蔬菜上繁殖为害,10月下旬产生有翅蚜回迁越冬寄主[6]。莲缢管蚜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在20~25℃,25℃以上生长受到抑制,繁殖缓慢,33℃以上停止繁殖。
当幼嫩立叶受害株率达到15%~20%时,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续2~3次,间隔7~10天1次。
⑤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又叫莲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在我国长江流域1年发生5~6代,食性杂,发育参差不齐,造成世代重叠严重。该虫具有暴发性、杂食性、多发性、迁飞性、繁殖力强的特点,是莲藕上最主要的害虫。
斜纹夜蛾以幼虫为害,晴天早晚为害最盛。初孵幼虫群集为害,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透明状,也有吐丝下垂随风飘散的习性;3龄以上幼虫具有明显的假死性;4龄幼虫食量剧增,严重时可把荷叶全片吃光,仅留叶脉。当食料不足时有成群迁移的习性。
斜纹夜蛾以蛹越冬,少数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羽化后白天潜伏于作物下部、枯叶或土壤间隙内,夜晚外出活动,取食花蜜,成虫对黑光灯敏感,具有很强的趋光性。产卵前期1~3天,卵多产于高大、茂密浓绿的边际作物上,每头雌虫可产卵8~17块,即1 000~2 000粒,最多可达3 000粒以上。
斜纹夜蛾是喜温又耐高温的间歇性猖獗为害的害虫,最适宜温度为28~30℃,33~38℃的高温也能存活,最适相对湿度75%~85%。在长江流域,斜纹夜蛾为害盛期发生在7~9月。一般生长茂盛的田块,虫口密度也较大。
斜纹夜蛾适宜防治时期是卵块孵化到3龄幼虫这段时间,此时幼虫尚未分散且抗药性低,防效高。重点抓防前2代斜纹夜幼虫,在莲田封行之前,尽量减少虫口基数。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
2 000倍液或5%氟啶脲乳油2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采用点喷和全田喷药相结合的方法,重点防治田间虫源中心,在幼虫孵化盛期,间隔5~7天1次,连续喷2次,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3 莲田综合防控技术
莲藕整个生长期,病虫害常常混合发生,复合侵染。因此,在对莲田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应采用综合防控的方法,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生物、物理、化学防治,尽量避免对单虫、单病单一用药,有效地将有害生物的为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同时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成本,提高防治效率。
①选用抗病性强,且不带病虫的种藕 种藕是传播莲藕病虫害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多数病害都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等繁殖体在莲藕内越冬,食根金花虫也在藕节或根须部产卵越冬。因此,选择不带病的种藕可降低莲田病虫害的发生率。
②移栽前,结合整地,清除田间杂草 田间杂草亦是病虫害的越冬场所之一,通过清除眼子菜、鸭舌草等,可有效减少莲藕食根金花虫的有效卵量,降低虫口数。
③移栽前,对土壤杀菌消毒 上1年腐败病发生的地区,移栽前20~30天,撒施新鲜生石灰1 200~ 1 500 kg/hm2,然后均匀地翻入土层中,可起到杀菌除卵灭螺的作用。对于腐败病发生严重的藕田实行轮作,以水旱轮作为主,间隔时间5~6年。藕塘种藕3~4年后,再养鱼3~4年,是比较好的栽培模式。
④防治蚜虫 5月初,注意田间蚜虫发生情况,当蚜虫受害株率达到15%~20%时,需要进行药剂防治。选择药剂时,更多地考虑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经济安全的药剂,如啶虫脒、吡蚜酮等单剂或其复配制剂,药剂要交替使用,一般间隔10 天左右喷1次,连续用药2~3次。随着温度的升高,藕田植株增多、封行,到7月,藕田的蚜虫会大幅减少,其为害也会减轻[7]。
⑤病害监测 加强莲田病虫害的系统监测及田间调查,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梅雨时节有利于各种叶面真菌类病害的混合发生,可集中施药。
⑥集中用药 莲田可安装昆虫性诱剂诱杀成虫,减少虫口基数;大规模种植时,可安装诱虫灯进行害虫的预测预报,适时防治。
⑦保护天地 加强对莲田害虫天敌的保护,如青蛙、燕子、蜻蜓、蜘蛛、异色瓢虫、黑襟毛瓢虫、中华草蛉、食蚜盲蝽、蚜茧蜂等,以发挥自然控制的作用。利用藕田养鸭、养鱼控虫除草,可有效控制莲藕基部病虫草的为害。
⑧合理密植 冬季将病虫株、病残体清除烧毁或深埋,杜绝传染源。莲田冬季留水,可抑制病原菌的存活,减轻来年病害。
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的同时,莲田的肥水管理也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在对莲田病虫害进行化学防治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化学药剂对莲田水生生物的影响,尤其是实行了种养结合模式的莲田,在化学药剂的使用上更应谨慎。
参考文献
[1] 崔汝强,谢克强,欧阳冬梅.广昌白莲腐败病病原物的分离鉴定[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1.
[2] 杨猛.莲藕食根金花虫无公害防治技术[J].上海蔬菜,2001(6):32-33.
[3] 覃春华,陈冲,万虎,等.莲藕食根金花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蔬菜,2009(24):57-61.
[4] 鲁运江.莲藕食根金花虫的发生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1(9):18-19.
[5] 刘镁钢,张静华.莲藕食根金花虫发生初报[J].湖北植保,2002(4):21.
[6] 陈金安,吕环照,王启军.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规程[J].江苏农业科学,2006(1):66-68.
[7] 陈建国,张夕林.水生蔬菜田蚜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