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等职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模式
2015-04-27赵涛
赵涛
摘 要: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方向设置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专业方向单一,而目前市场需要的是多种多样的环保人才,专业方向过于单一就会使学生就业面狭窄。本文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特点、时代需求出发,简述高职院校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高职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办学模式等进行了探索研究,进而对我国高职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建议,旨在培养新型实用的人才,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型环保人才。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除了需要国家制定更有利的政策,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外,高等职业院校应牢固地树立起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努力办出特色。2003年2月28日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交流会上提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学制面临重大调整,将由现在的3年缩短为2年。高职教育学制改革针对高职教育现状,彻底摒弃学科本位,倡导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机制,旨在激励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对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模式等进行彻底改革,以着实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一、研究高职院校环境专业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特别是现代工农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和承载的破坏这一对立矛盾体,可以说,环境问题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问题。今天人类不得不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森林消失、土地沙化等等大大小小的环境问题,这一切都危及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全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世界各国都在这个问题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得到了飞速发展。就我国而言,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这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而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对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大量环境污染的事实使广大有识人士认识到,加快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而这就是必须有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参加到这项事业中来,而我国的环境相关专业开设目前集中在本科院校,而且根据人才的梯次要求,在高职院校开设环境工程专业很有必要,也是本文研究和探求高职环境专业培养模式的内在原因。
二、高职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环境专业理论研究和专业教材匮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师己撰写了不少教学经验文章,但是大多只停留在经验总结和介绍的层次上,很少有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环境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同时,高职院校环境专业教材缺乏,各校普遍借用本科教材,导致高职教育变成了本科的压缩,这一现象在本科附设高职的院校尤为突出,使得环境高职教育特色难以体现。
2.环境教育发展滞后。高职院校环境教育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有一千多个县,一万多个乡,数十万家企业,随着我国环境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迫切需要大量的一线环境管理专门人才。我国正在实施“跨世纪绿色行动计划”,迫切需要大量的一线从事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的专业技术人才。而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环境教育每年仅向环保一线输送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到2000人,供需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某些急需的一线环境保护专门人才的培养处于空白状态,如环保设备设计与生产方面的一线专业人才培养在全国仅有黄石高等专科学校一所学校开展了这一尝试性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环保产业发展的需要。
3.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突出学科专业的特点,反映出学科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某些专业实践性课时占总课时数的比例偏低,实践性课程安排较少,甚至存在重“学”轻“术”的倾向。在具体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缺乏给学生参加社会环境下真实工程实践的机会。这就造成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对工程设计在工程及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社会、交往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缺乏参与管理现代工程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
三、高职院校培养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1.优化课程设置,突出核心课程。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环境工程自身知识体系庞大。涉及应用领域广泛。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科在内容上有很多交叉,客观上造成了该专业课程门数过多、分割过细,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等等。因此,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精细设计、整合课程,以“够用、管用、会用”为原则,精简课程门数,突出核心课程,强化实践环节,并注重非专业素质拓展和第二课堂,实现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精简课程门数、突出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优化、整合,环境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总数约30余门,其中9门理论核心课程和4门实践核心课程。
2.师资队伍建设。立足自身条件,结合专业改革,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鼓励科研和教学研究,在科研和对外技术服务中,使实践教学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生产第一线或高等学院进行实践锻炼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重视新技术应用短期进修;加强高质量师资的引进,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客座教授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3.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基础训练环节、专业训练环节、综合训练环节三个层次相结合的结构体系。基础训练环节的实践内容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实验为主,辅以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区域生态环境调查、大学生环保实践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社团活动及社会调查研究等。教师自身要密切关注环境专业学科前沿和动态,及时向学生传递相关信息,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这个环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和基本操作技能;专业训练环节着眼于学生从事环保活动所必需的工程技术能力和专业应用技能,目的是为学生获取特定专业方向的知识技能建立一个宽阔和坚实的能力培养平台。
四、结语
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必须以为我国环境保护战略服务为主要任务,为满足社会对环境类人才的要求,认真做好环境工程专业教育体系的改革;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环境工程专业自身的特点,加快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重要的一点还有积极探索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胡亨魁.高职高专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2] 范唯,吴爱华.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教育部高教司文集,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