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2015-04-27于艳娜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文化素质途径

于艳娜

【摘 要】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内涵丰富,提升道路漫长。大学是每个学子积累知识、提升个人内涵的殿堂,通过反复实践来提高综合素质,这对于诸多方面仍处于发展中的青年学子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学校与社会需联合起来为青年人才提供发展平台,让青年学子充分认识到文化素质的重要性,才能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为大学生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培养;途径

文化素质教育弥漫在高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课堂等各项教育活动中,而高校作为按照分工理论和职能专化思想设计的科层组织,教育工作或课程开设是分科、分别实施的。通识教育得益于本科教学管理系统的组织推进,在近年高校教育实践上风生水起,而囿于组织分工的限制,需要高校系统整体推进的文化素质教育在实践上差强人意。如何保证高校各项教育要素、资源的投入,课程的开展,都是有利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不是相互重叠、扯皮或有所疏漏,甚至相互抵消、冲突。当前,有必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高度,来认识文化素质教育在格局上如何系统构建、在实施中如何整体推进的问题了。

1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

受不同教育模式和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青年学子在进入高等院校之前,已经初步具备自身的性格和气质,对问题的认知不同,个体兴趣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使得大学生文化素质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文化素质的提升;在文化类书籍中,会阅读文言文类书籍的学生不到2%。很多学生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不注重日常积累,总是试图寻找捷径。有的学生甚至表示“专业知识学不好,文化素质再高也没有用”,这种认识割裂了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低估了文化素质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网络逐渐取代传统的以文本阅读为主的知识建构模式。网络给人们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消极影响。在网络环境下,自身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达能力有所减弱,其中大部分为理工科学生。他们在与他人交流中经常会出现表达不清或理解偏差等问题,影响人际交往;他们在撰写实验报告、专题研究报告、毕业论文时,由于逻辑性不强、层次不分明、语言不通顺、概念不清楚等原因,降低了研究成果的水平。

2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制度因素

2.1运行机制因素

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的职能仅限于组织和开办一些系列讲座。它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体系建设职能、综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研究职能以及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职能都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这种运行机制严重削弱了文化素质教育机构的地位,使得文化素质教育在学校处于边缘地位;使得文化素质教育类系列课程的建设和开设游离于学校的主要课程体系之外;使得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拓展;使得文化素质教育只停留在使学生增加人文知识、补充基础教育之不足、弥补专业教育的缺憾层面,而没有上升到培养健全的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的着眼点上。

2.2培养制度因素

在很多高校的本科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是由各专业院系组织和管理,并为各自院系自己的学生讲授,而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则由专业院系为全校各个院系的学生提供,一般由教务处进行组织和协调。在这样的课程管理机制中,显然亲疏有别,内外有分,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更不受重视。而且在学科、专业占主导地位的大学里,教师首先追求的是在专业研究领域的成就和同行的认可,院系也更重视自身的学科专业建设,很少花精力和资源来精心规划和执行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因此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数量和品质常常得不到保证。如果要开设此类课程,会遭遇到组织不同专业教师(尤其是名师)、课酬经费分配计算等困难。

3文化素质教育管理创新对策

3.1加强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和理论学习,积极推进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针对性的组织“两会”精神和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的学习,进一步领会和落实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信念、胸怀祖国、加强修养,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努力增强学生政治敏锐性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推进学生常规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着力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依托“两课”教育、周末教育、专题教育等多种渠道,切实抓好对学生的学习、安全、纪律、道德、法制教育。在学生中开展实施如“一封家书”、“一份开支记录”、“一个学习总结”、“一种生活体验”、“一次感恩行动”等专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诚信意识、自主意识和节约意识等。坚持班、系(学院)、学校三维心理健康预防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和宣传力度。开放心理健康专题阅览室,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加大对辅导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恢复。

3.2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以争创品牌竞赛和活动为抓手,为同学提供丰富的展示机会。集中资源、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全力组织参与校外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专业性竞赛等活动,努力确保学生活动影响力。实施“学业延伸工程”、“素质拓展工程”、“党建堡垒工程”和“面向社会工程”,充分发挥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语言文字示范校的辐射作用,整合活动资源,积极构建以专业或相近专业群为单位的活动体系,努力形成培训、训练、竞赛一体化的活动模式,分类指导、逐级递进,扩大学生活动的参与面,增强学生活动的导向性。组织开展以学生文明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节”系列活动。

4结束语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创设优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课内外文化素质活动为内容、校园为载体的校园文化素质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云伟.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13

[2]邹尚智.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J].企业文化,2014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文化素质途径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本科、专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录取办法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