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
2015-04-27□文/常明
□文/常 明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郑州作为河南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高职教育经过20 多年外延式(新增投入、新建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为主的发展,已初步完成规模发展,截至2014年郑州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39 所,在校生达到40 万人。然而,在高职教育外延式发展的同时,制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现,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和建设中原经济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历史背景下,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河南高职教育就必须走坚持内涵式发展为主导模式的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模式适应了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承载着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了郑州地方高职教育在内涵式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并探求了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规模与质量之间不协调。近年来,为了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郑州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高职院校规模迅速扩大,有力地促进了河南高职教育的发展。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的高职院校在其规模发展与质量间能相互协调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多数院校能够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技强校”,严把质量关,促进企业和学校生产、技术、教学等多方面实现交流。但是,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在其规模发展与质量间的协调性还有一定不足。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若干问题,诸如:1、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难以从根本上得到突破;2、教学质量上,表现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有的企业反映高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当中在具体技术、生产、管理等问题上的能力比较缺乏;3、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制约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产学研结合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颇多的,在认识上模糊不清,缺乏统筹考虑,有关政策上不配套,缺乏完整的有关产学研的准则和指导。
(二)办学条件不足,办学特色不鲜明。办学条件不足是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办学上所普遍存在的现象。郑州大多数高职院校起步时的基础较为薄弱,大多数是由中专合并而来,发展时间较短,近年来较快的规模扩张,使资金短缺成为了高职院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基本维持在原有的层次上,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另外,自身的造血功能较差,没有属于自己的校办产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来购置专业所需的实践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的建立。
办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仍是郑州地方省职业技术教育的薄弱环节。郑州的职业院校,虽然都已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但真正办出特色的还不是很多,不少专业还是普通本专科专业的“压缩型”,还有的职业院校积极向普通教育靠拢,极力想甩掉“职业”二字,使其职业特色越来越不明显。
(三)专业设置不够理想。郑州整个高职教育专业的专业数目是比较庞大的,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值得深思。
其一,专业数量偏多,规模效益较差。有的高职专业会出现只有几人或者十几人的规模,对于专业开设较少的院校来说,规模更是难以达到,这必然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
其二,专业设置仍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各职业院校都在为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设置专业,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等各种原因的局限,郑州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工程技术类、金融类、经管类、农林畜牧类等专业相对较少。
其三,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趋同。有的高职院校受利益驱动,缺乏必要的调查和预测以及自身实际条件,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其专业设置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随意性、盲目性。
(四)师资队伍达不到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在师生比上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许多学校教师增长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学校规模扩张的速度和学生增长的速度,生师比极不合理。教师超负荷工作,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双师素质结构及专业知识结构来看,都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年轻教师比例较重,兼职教师缺乏规范管理,大部分教师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差,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再一方面高职教师来源渠道单一。教师大部分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多数还是应届毕业生,不具有企业实践经验,而从企业调入的教师比较少。
(五)高职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奋斗中凝练而成的理想追求与价值判断,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它成就了大学的基本品质。目前,校园文明、大学精神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正被“官本化”、“功利化”和“世俗化”的倾向所侵蚀,导致校园文明、大学精神的失落,动摇了高职教育本应独立的根基,也削弱了高职教育教书育人的功能。
二、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对策
(一)适度规模发展,科学准确定位。郑州地方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对稳定和适度规模是河南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其发展速度应与高校现有办学条件相匹配。高校招生规模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如果高职院校不顾现有办学条件或不注重办学条件的改善,而大幅度扩展其规模,结果只能以牺牲高职教育的质量为代价。
郑州地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主要表现在:1、目标定位。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个定位不能受到动摇和模糊;2、职业定位。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在,是以职业技术能力为本的教育,为学生今后步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创业准备的教育;3、知识和能力定位。河南高职教育要通过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主要依据来制定教学计划,并在职业岗位描述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按需施教。
(二)优化办学条件,以特色求发展。郑州地方高职教育应加强政府指导,提高企业参与度,借助自主发展,引进经营理念,优化办学条件,实现科学管理,要做好统筹规划,使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大学文化引领和国际交流协调一致,从而统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同时,需要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是各层次、各类型大学的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在贯彻实施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的过程中,郑州地方高职教育的发展要充分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增设当前经济结构调整急需的专业,从而形成科类齐全、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效果显著的专业体系,大力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三)优化课程体系,着力改革创新。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石和平台。在优化课程体系时,应该注意:1、在进行专业规划时,要开展社会调研、职业/专业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和分析教育资源等,确保制定科学合理;2、在专业设置上应该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尤其是当前中原经济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规划为郑州地方高职教育提供的机遇;3、高职院校应该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理论课够用原则,制定新的培养方案,体现岗位技能所要求的课程体系。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教师既是学校办学主体也是学校的立校之本,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和髙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实现与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极为密切。河南高职院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必须加强师资建设,要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的凝聚力,从而大幅提升教学质量。
(五)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训体系。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要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训体系。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机制,提高校企合作质量。在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基础上,探索建立董事会、理事会为主要议事形式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确实形成“四共”校企合作机制,实现将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动力。首先,加强顶岗实习环节,提高岗位职业能力;其次,重视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训体系。
(六)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作为其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对学校历史传统、精神品质、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整合,是学校师生群体在价值认识的基础上积淀成的深层心理结构和信念。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对全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行为起导向和规范作用,而且,对于凸显和稳定一所高职院校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构建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要结合实际,首先,要重新认识高职院校的性质,重塑正确的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其次,高职院校应重塑科学精神;最后,高职院校应重塑创新精神。
三、总结
河南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中原经济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给郑州地方高职院校发展带了机遇和挑战,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转变教育观念、科学准确定,优化办学条件、以特色求发展,优化课程体系、着力改革创新,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质,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训体系,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为主导的道路。
[1]周先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努力创建高水平特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1.12.
[2]杨理连.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职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9.
[3]欧阳恩剑.浅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特点及要求[J].职业教育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