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企业定额研究
2015-04-27□文/李江
□文/李 江
(重庆北部新区建筑管理站 重庆)
进入21 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剧,我国的建筑市场也进一步开放,企业必须要积极适应国际建筑市场。目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国际上通行的计价方法,中国企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编制适合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企业定额,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定额计价模式概念及存在的问题
(一)定额计价模式概念。定额计价模式是指按预算定额规定的分部分项子目,逐项计算工程量,套用预算定额基价确定直接费,然后按规定的取费标准乘以计费基础确定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现场经费、利润和税金,再加上材料调差系数和适当的不可预见费,经汇总后即为工程预算或标底。
在计划经济时代,定额计价模式是企业进行项目承接的唯一一种计价方式,但市场经济提倡企业之间的充分竞争,定额计价已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二)定额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定额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建筑施工企业过分依赖预算定额,企业报价并不能反映企业真正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2)定额计价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量价合一”,不能反映不同企业之间的工料消耗量的差别,从而就不能辨别不同企业间的管理技术水平的优劣。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应用研究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概念。工程量清单是指按照招标要求和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将拟建工程的全部项目和内容,依据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编制规则要求,招标人或其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编制拟建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表,投标人根据工程量清单表进行投标报价。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改进。2003年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为进一步推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计价方法,又先后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三部规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逐步成熟,有利于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目前,国际建筑市场的工程清单计价模式已十分成熟,有与之相配套的工程合同文本、工程管理模式等。目前,我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已逐步成熟,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量价分离”,但由于企业报价时多依据地区定额的工料消耗量编制,反映的是社会平均消耗量水平,而不是企业的实际消耗量水平,其实质依然沿用的是传统定额计价模式;二是大多数施工企业不注重对工程造价数据资料的积累,造成企业投标报价脱离企业实际技术管理水平,不能持续提升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三是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关键是企业应采用自己的企业定额进行自主报价,而企业定额的编制以及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并没有推广开。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企业定额发展现状
(一)企业定额概念。企业定额是指建筑施工企业根据本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编制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人、材、机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数量标准,是施工企业根据国家政策、法规,以及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依据企业自身条件,自行编制的内部定额。企业定额水平一般高于社会平均消耗量水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利。
(二)我国企业定额发展现状。从2003年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至今,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已经被业界认可,但与之相配套的企业定额却没有建立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际工程招投标中不完全接受企业定额,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报价的编制依据一般是企业定额和地区定额两种方式并存。由于企业定额的缺失,大部分的招投标都采用的省市等定额站颁布的工程量清单计价综合单价。甚至有些招标文件直接规定“预算控制价中分部分项综合单价按《××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进行编制”。众多类似情况使得企业定额难以推广。
2、企业定额的编制投入大、产出效果小。由于在招投标中并不完全接受企业定额,大多数企业认为与其花费大量人工编制符合自身的企业定额还不如直接依据地区定额编制投标报价,参考招标控制价进行调价,以及借助其他方式最终中标。企业定额在他们看来实质上是“计价定额”的翻版,对企业来说是及其不划算的重复劳动。
3、企业定额很难兼顾投标报价和内部管理双重作用。企业定额反映了企业现有技术水平下的人、材、机的消耗量,可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但在投标报价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项目的周围环境以及项目面临的风险等各种因素进行报价,不能仅依据企业定额进行投标报价。因此,要想让企业定额既能够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又能够用于项目的投标报价是非常困难的。
(三)企业定额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定额牵涉到企业重大经济利益,对企业的成本管理等工作至关重要,但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符合自身的企业定额,即使是少数建立了企业定额的大型施工企业,在企业定额的实施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企业定额应用不够灵活,不能全部发挥其经济价值。企业定额的重要作用主要是投标报价依据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这两个方面,但每一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因此,在使用企业定额时,应当灵活多变,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多参考类似工程的造价资料。
2、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数据积累不足,企业定额建立脱离企业实际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工程造价数据库,对企业所承接的工程中的造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编制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定额。由于企业成本数据积累的缺失,造成编制的企业定额脱离企业实际水平。
3、企业定额动态更新不及时,企业定额不能真正发挥作用。类似于项目管理中的PDCA 循环,企业定额也应当经常进行检查更新,才能保证企业定额的时效性,使其在招投标及成本管理等工作中发挥效益。但由于施工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定额的长期维护等问题,并没有建立企业定额更新机制,造成企业定额即使编制出来也无法跟随市场导向做出及时更新,使得企业定额的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企业定额在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应用。通过上文对企业定额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如何更好地使用企业定额使其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比编制定额本身更为重要。企业定额的应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企业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投标报价过程中的辅助依据。企业以往承接的工程成本数据真实反映了企业的管理及技术水平,由于企业定额的编制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造成企业定额的工料消耗水平与实际有偏差。因此,投标报价的编制依据除了企业定额还应当参考工程造价资料库的历史数据。
2、在企业定额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企业定额的动态更新。
类似于各地区定额站颁布的地区定额的更新调整,企业定额应当及时根据市场信息价格、企业技术水平、市场竞争状况等变化进行调整。在投标报价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项目产生的造价数据资料检查现有企业定额是否使用,发现偏差,就及时对企业定额进行调整,形成一个企业定额动态更新调整体系。
3、强化企业定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应用。企业定额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的内部资料,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企业定额除了作为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之外,还能够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合理安排人、材、机的资源需求量,编制成本计划,作为项目过程成本控制、成本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资料数据,又能进一步对企业定额进行优化调整。
四、结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工程造价数据资料的积累,运用先进的理论技术,高效快速编制适合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企业定额。只有这样才能在投标报价过程中突出自身优势,在过程管理中控制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邓韬.建立和应用企业定额的思考[J].价值工程,2007.8.
[2]蒋雪英.浅谈施工企业编制企业定额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