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班就读工作状况及改善策略

2015-04-27徐翠锋高雪珍

潍坊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随班残疾儿童培训

徐翠锋,高雪珍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随班就读工作状况及改善策略

徐翠锋,高雪珍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我国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以来,虽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又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探索促进随班就读工作更快更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个别教育计划;策略

随班就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融合教育模式,是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残疾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九条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全面推行随班就读工作,对更好地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获得社会生存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

我国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已有二十多年,每年都有大量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见表1)。

表1 教育部2011年教育统计数据随班就读学生数

教育部教育统计:2011年特殊教育在校生共计398736人,随班就读生占55.63%;2012年小学、初中各类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数为199753人。两年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随班就读学生数量之多,需要有足够的支持保障体系。支持保障体系,除法律法规外,主要包括学校、家庭、社区三大教育支持体系,其中学校提供的教育支持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如领导的理念、普校教师的认可、普校学生的接纳态度都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支持中随班就读学生家长的配合,普通学校学生家长的态度都是随班就读成败的重要因素。

随班就读工作开展二十多年来,实践证明随班就读促进了部分残疾儿童学业、社会适应、情绪情感控制等能力的发展,但随班就读工作状况不容乐观。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缺少专职教师。普校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培训;资源教师的配备、资源教室的合理运用问题;普校班额大,教师没有精力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有效教学,许多学校出现“随班就混”现象。

2.领导理念问题。有的领导觉得随班就读学生给学校工作带来麻烦,给普通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有的认为残疾学生在普校环境中压力大,缺少自信,不利于成长,因此管理上不够重视或措施不当。

3.家长不配合,导致家校缺乏沟通。有的家长不承认自己孩子是残疾儿童,担心学校拒绝招收该生随班就读;还有的普校学生家长则不接纳随班就读学生,从而影响到其子女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接纳态度。

4.没有合理的方法考核随班就读学生。很多学校评价随班就读学生时与正常学生一样对待,导致随班就读学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缺乏自信。

5.课程设置存在问题。随班就读学生与普校学生差距大,课程教学难度大;教学策略选择不当,教学效果不明显。目前没有残疾儿童所需的与普通学生同步的特殊教材(如:视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用的大字课本),不能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另外,随班就读学生类型很多,如:轻度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自闭症、脑瘫患者、学习障碍、情绪行为异常等,每类儿童的核心障碍不同,伴随障碍也不同,因此特殊需要也各不相同,要满足每个个体的特殊需要,就要制定好、落实好个别教育计划。

二、基本策略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随班就读的目的已经从最初的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转向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上,从追求教育起点的公平转向教育结果的公平,这就需要不断探索促进发展的基本策略。

1.健全保障支持体系。首先从政策、法规入手,细化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使其更具操作性。自1989年开始,教育部在山东、北京、黑龙江等省市进行三类残疾儿童(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视力残疾)的随班就读实验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199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1994年)《特殊教育暂行规定》(1998年)《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1994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计划纲要(2006—2010)》等,这些法律和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顺利实施,但往往不够具体,缺乏操作性,实行过程中显得无法可依或执法不严。在这基础上应该制定出操作性强、内容更具体、详细的法规,以保证随班就读各支持体系有法可依。

2.推行、落实个别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lan,简称IEP)。多年的特殊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没有个别教育计划,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特殊教育”。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应由IEP团队共同完成,IEP团队成员包括:资源教师、普通任课教师(班主任)、相关专家和行政人员、家长、社工等。IEP团队负责制定、实施和调整IEP计划。因此个别教育计划的概念可理解为,是由包括资源教师、家长、普通班级任课教师、各康复教育领域相关专家和行政人员等,在对每个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诊断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满足学生教育需求和服务而制定的书面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IEP主要包括:信息收集;通过全面诊断评估明确学生现有能力水平;设立长期、阶段性和短期目标;明确学生所需要的特殊教育服务以及教学服务的时间地点、教学具体计划等内容。

资源教师是资源教室使用的核心人员,负责建立并管理学生档案,管理教学资源,制定、执行、监控和调整IEP计划,为家长、普通任课教师和社工等人员提供专业咨询和培训,发布课程、会议通知和信息;普通班级任课教师参与制定学生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参与制定IEP计划,评估或考核学生期中和期末的学业信息,接受相关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家长是保障家庭训练的重要人员,在制定个别教育计划中起配合、辅助作用。他们可查阅学生教学信息、作业、评估诊断信息和阶段考评信息,参与制定和调整IEP计划,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辅助学生完成作业或训练;相关专家主要包括心理学、医学和特殊教育工作者,提供或指导专业的评估和诊断,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咨询和培训,参与制定和调整IEP计划,参与对资源教室使用情况的评估和监控;行政人员评估资源教室运作状况,组织资源教师和普通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等等。

3.合理设计规划和运用资源教室

资源教室包括资源教师、运行机制、设施设备、专用空间等要素。有人认为资源教师就是补课教师、万能教师,实际不然,资源教师需要有特殊教育理论和各类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评估残疾儿童教育康复需求的技能、具备制订和实施个别化康复计划与各儿童、教师、家长沟通的能力。资源教师可专职也可兼职。运行机制包括管理体系、服务对象(随班就读儿童、教师)、服务内容(如评估、训练等)、服务流程(建档、评估、指导、康复训练、监控)。设施设备包括理论培训、评估工具、训练工具。专用空间指普通教师的培训空间,特殊需要儿童的评估、训练、档案存储空间,家长或教师咨询空间。一个合理的资源教室可以由信息管理区、远程指导和会诊区、心理辅导区、情绪调控区、感觉统合训练区、言语语言训练区、听觉训练区、认知训练区、阅读训练区、书写训练区、数学学习区、社会适应训练区、作品展示区组成。

4.营造无障碍、和谐的校园环境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道路、公共建筑物、公共交通工具)、信息交流无障碍(政府和公共传媒等机构设法使残疾人无障碍的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如信息交流技术、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手语等)、社区服务无障碍(各种服务设施、社区举办的相关活动等要为残疾人提供方便)。2004年3月1日,教育部、建设部联合颁布实施了《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计规范》,2012年8月1日正式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这些规定为营造无障碍校园环境提供了依据。

和谐校园环境需要多因素来营造,如领导的理念、管理机制、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间正能量的传递、家长对学校的支持等。要实现多因素相互支持、协调发展,需要领导、教师、学生、家长接纳随班就读学生。针对部分人员无法悦纳残疾儿童的情况,应采取各种互动策略,如做好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影片、残障者励志故事等让普通学生、家长更多地了解残疾儿童,营造以人为本、以关爱为核心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

5.建立家校合作的支持网络

家长是孩子永久的支持、辅助者,因此学校、教师要注重培训家长,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哪些方面需要特殊帮助,要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伙伴关系,共同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家校联系方式既可以是传统方式如电话联系、家访、开家长会,也可以是网络方式。当前,建立家校合作的支持网络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6.做好培训工作。

据有关调查研究,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师范院校开设了特殊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但坚持每学年开设的很少。我国随班就读教师缺乏职前专业培养。要保证随班就读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必须重视职后培训,搞好职后培训要确立教育理念、确定教育目标和规格、规划好培养课程与教学计划、完善培训机构(由有资质的机构组织培训)和体制、每次培训要做出评价(有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机制),这样,培训才有成效。还要搞好家长培训,让家长更多的参与到随班就读工作中来。

7.定期开展随班就读教研活动,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为更好的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加强各校随班就读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可定期举办教研活动。如潍坊市奎文区特教研究中心对全区各中小学校每学期都开展随班就读分片教研活动。全区25所学校,按就近原则,划分为5个学片,每个学片5所学校,每组每月举办一次教研活动,5个学校轮流承办,每次活动都有研究主题,为随班就读教师提供经验交流的机会,促进随班就读工作更好开展。质量监控可每月一次也可三个月一次,监控部门为学校或区、县教育部门。

8.制定合理的考核激励措施。

对随班就读教师和随班就读学生的考核方法要合理,有激励作用,考核方法不能与普通学校相同。

[1]于素红.上海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4).

[2]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2012—08—31.

[3]李晓杰.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同伴接纳态度的干预研究.教育探索.2009,(10).

[4]董绍才.基于全纳教育的和谐班级建设[J].当代教育科学,2007,(16).

[5]赵小红.试论中国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必要性[J].中国特殊教育,2011,(11).

[6]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S].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孙延波

G76

A

1671-4288(2015)03-0098-02

2015-04-23

徐翠锋(1969-),女,山东临朐人,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随班残疾儿童培训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培训通知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保障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少水平低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