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船山 《唐诗评选》亡佚考探

2015-04-26朱新亮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五言船山全书

朱新亮

(上海师范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234)

王船山历代诗歌评选没有刻本,最初是以抄本形式流传。湖南图书馆现藏 “王船山古近体诗评”五卷残本,即是 《古诗评选》、 《唐诗评选》、《明诗评选》的合编抄本。可惜的是,《唐诗评选》全部亡佚。但由此抄本扉页所钤的湖南官书报局印章可知,民国四年 (1915)刘人熙印行的 《船山古近体诗评选》就是以此抄本为底本的。当时刘人熙看到的 《唐诗评选》为乐府歌行、五言古、五言律 (附五言排律)、七言律四卷,也即我们今天看到的 《唐诗评选》体例。但清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金陵节署刻本虽然没有收入 《唐诗评选》,而其存目所载为 “《夕堂永日四唐诗选评》七卷 (未刻)”。这说明了 《唐诗评选》原本为七卷本,在同治四年到民国四年的50年时间里,《唐诗评选》剩下的三卷亡佚了。船山 《唐诗评选》的原貌究竟如何呢?笔者试图对此进行考探。

第一, 《唐诗评选》所亡佚的三卷应为 “四言”、“五言绝”、“七言绝”。这可以根据船山几部诗歌评选体例推测出来。民国四年刘人熙船山学社本的三部选评体例如下:

《古诗评选》古乐府歌行 四言 五言古卷一、五言古卷二五言近体 小诗《唐诗评选》乐府歌行 五言古 五言律(附五排)七言律《明诗评选》乐府、歌行四言 五言古 五言律 七言律 五言绝 七言绝

唐以前,由于七言律诗还没有定型,所以在《古诗评选》中尚属阙如,这时的绝句也并不多,船山以 “小诗”概之。而到了众体皆备的唐代,却缺少 “四言”、 “五言绝”、 “七言绝”这三卷,而这正好与 《唐诗评选》的亡佚卷数相符,因此,《唐诗评选》所亡佚的,应为此三卷。①

第二,船山 《唐诗选评》亡佚的三卷究竟情况如何呢?这可以根据唐诗发展情况和船山诗论进行大概的推测。首先是绝句部分。

(一)、数量应在200首左右。《全唐诗》收录诗歌48 000余首,其中绝句占12 000多首,约四分之一。这么庞大的绝句数目,若船山 《唐诗评选》绝句部分不亡佚,再加上船山对此体的喜爱,按比例算来,所选绝句数量应在200首左右。船山《明诗评选》入选五绝63首,七绝223首,共计286首,占 《明诗评选》 (共收诗1 100余首)的26%。船山更是在绝句还没有大量出现的唐以前,就选出绝句78首,作为唐以前 “众体皆备”的证据。这些绝句,《古诗评选》专辟 “小诗”一卷收入。可见,船山对绝句非常重视,绝对不会有意不选唐代绝句。②

(二)、初盛唐入选少,中晚唐入选多。首先,这符合绝句的发展规律。据施子愉 《唐代科举制度与五言诗的关系》里的不完全统计 (只收存诗一卷以上的诗人,但基本能反映唐诗情况),唐绝句情况如下:③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五言绝句172 279 1015 674七言绝句77 472 2930 3591

中晚唐是绝句最盛的时期,中晚唐五言绝句1 689首,占唐五绝 (2 140首)的79%;七绝6 521首,占唐七绝 (7 070首)的92%;中晚唐五七绝共8 210首,占整个唐代绝句 (9 210首)的89%。这个数目必然使得船山 《唐诗评选》入选的初盛唐绝句较少,而中晚唐入选较多。其次,船山偏爱中晚唐绝句。船山认为唐代 “七言绝句,初盛唐既饶有之,稍以郑重,故损其风神。至刘梦得,而后宏放出于天然,于以扬扢性情,馺娑景物,无不宛尔成章,诚小诗之圣证矣。”④“小诗固不必轻晚唐及宋,然于盛唐得魂理者必竟为难。”⑤船山甚至说, “中唐人于此一体殊胜盛唐,中唐以兴会为主,雅得元音故也。”⑥从船山对中晚唐绝句的高度评价来看,选中晚唐绝句固应不少。其次为盛唐,而初唐几无语涉及。

(三)、刘禹锡、白居易绝句入选较多。刘禹锡 《浪淘沙》(八首)、白居易 《竹枝词》(四首),应多为收录。这可以从其诗评中看出来。船山评元帝 《春别应令》“七言小诗始于简文;以先简文者,第三句皆用韵,则 《乌夜啼》体耳。简文《孤雁》一篇,未免轻俗已甚,不如元帝此二作之有意味也。七言句既冗长,小诗章法短约,自非倜偒摇漾,则为体本疎,而以密瑱之,殊不类矣。元帝二诗,恰与刘梦得 《浪淘沙》、白乐天 《竹枝》合辙,盖中唐人于此一体殊胜盛唐,中唐以兴会为主,雅得元音故也。元帝五言,于诗家最为卑下,而于此体则为元音。文章与物同一理,各有原始,虽美好奇特,要为霸气、闰统。王江宁七言小诗,非不雄深奇丽,而以原始揆之,终觉霸气逼人,如管仲之治国,过为精密,但此便与王道背驰,况宋襄之烦扰妆腔者乎!”船山认为“绝句至梦得而全体大用始备,犹律诗之杜必简也。”⑦他认为刘禹锡绝技在于,不作意而自然写出,自然关情。其绝句 “宏放出于天然,于以扬扢性情,馺娑景物,无不宛尔成章,诚小诗之圣证矣。”⑧而 “梦得而后,唯天分高朗者,能步其芳尘,白乐天、苏子瞻皆有合作,近则汤义仍、徐文长、袁中郎往往能居胜地,无不以梦得为活谱。才与无才,情与无情,唯此体可以验之。不能作五言古诗,不足入风雅之室;不能作七言绝句,直是不当作诗。”在船山心里,后世人绝句作得好的人,“无不以梦得为活谱”。所以,船山 《明诗选评》里,每提到徐渭、汤显祖、程嘉燧、瞿佑等绝句好诗,常以刘禹锡作比。如评汤显祖 《胡姬抄骑过通渭》“不离。此等诗自得圣证,其妙固不可以言传也。临川绝句有似江宁者,有似播州者,有出播州、江宁上者,其妙全在空中楼阁,尺寸不差,定是千古一人!”⑨评汤显祖 《送卖水絮人过万州》“且道渠因甚恁底说?结施俊语,遂可令人疑止此耳,此所谓似播州而处播州上者也。”⑩程嘉燧 《走笔答赠胡京孺》“自与袁海叟联镖,必不寄时人篱下。其远祖则张谓、刘禹锡也。孟阳诗或从元、白入。近体中如 ‘谷雨茶,清明酒’一种死对,又投胎许浑。钱受之亦尔。似此者不多得也。”⑪评瞿佑 《过苏州》“不减刘梦得当年。”⑫白居易诗,船山向来认为 “元、白固以一往风味,流荡天下心脾,雅可以韵相赏。”⑬“韵度自非老妪所省”。⑭而小诗的特点,正在于风味殊胜。故船山对白居易的小诗还是颇为欣赏的,认为其 《竹枝》写得很好。并说 “梦得而后,唯天分高朗者,能步其芳尘,白乐天、苏子瞻皆有合作,近则汤义仍、徐文长、袁中郎往往能居胜地,无不以梦得为活谱。才与无才,情与无情,唯此体可以验之。不能作五言古诗,不足入风雅之室;不能作七言绝句,直是不当作诗。”⑮

(四)、李白等擅长绝句的诗人所选诗歌将增多。虽然船山认为中晚唐绝句胜过盛唐,但对李白,船山还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徐渭《武夷山一线天》 “此则夺青莲之座,不但梦得。”认为李白和刘禹锡绝句造极, “然梦得之于青莲,奚同奚别,正不许浅人知之。知之,则于作小诗也不远矣。文长、义仍,坛坫各立,而于七言小诗往往有合,技到绝处必合也。”⑯船山 《唐诗选评》中入选李白诗43首,而入选杜甫诗91首。他常常扬李抑杜,却在选诗实践上,入选杜诗远多于李诗,这个现象引起了学者的困惑与争议。若算上李白的绝句,李杜诗入选书目尽管仍旧有差距,但应不至相差如此悬殊。

(五)、船山对王昌龄绝句,有双重态度,也许可以佐证三部评选是较早选评出来,经晚年重新编订的说法。《姜斋诗话》是船山晚年写定,代表了他晚年的文学观点。而 《姜斋诗话》对王昌龄多有赞誉。如 《姜斋诗话·诗译》: “唐人 《少年行》云:‘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猎长杨。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想知少妇遥望之情,以自矜得意,此善于取影者也……”⑰(按:船山误记王昌龄 《青楼曲二首其一》 “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为唐人 《少年行》。且误记“随武皇”为 “从武皇”。) 《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疵类;储光羲、崔国辅其次者……”⑱《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艳诗有述欢好者,有述怨情者,《三百篇》亦所不废。顾皆浏览而达七定情,非沈迷不反,以身为妖冶之媒也。嗣是作者,如 ‘荷叶罗裙一色裁’,‘昨夜风开露井桃’,皆艳极而有所止。至如太白 《乌栖曲》诸篇,则又寓意高远,尤为雅奏。其述怨情者,在汉人则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唐人则 ‘闺中少妇不知愁’,‘西宫夜静百花香’,婉娈中自矜风轨……”⑲这段话中,所引四句诗,皆出自王昌龄诗句。“荷叶罗裙一色裁”出自 《采莲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出自 《春宫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出自 《闺怨》,“西宫夜静百花香”出自 《西宫春怨》。船山称王昌龄诗 “艳极而有所止”、 “婉娈中自矜风轨”,并非 “沈迷不反,以身为妖冶之媒也”,表达除了对王昌龄诗艺的赞美。然而,他在评谢朓《和王中丞闻琴》里说:“沈远之调。王昌龄学此,乃不能得其适、怨、清、和。”⑳评吴均 《赠鲍舂陵别》“王昌龄有亢爽者,一自此出。”㉑评元帝 《春别应令》 “……王江宁七言小诗,非不雄深奇丽,而以原始揆之,终觉霸气逼人,如管仲之治国,过为精密,但此便与王道背驰,况宋襄之烦扰妆腔者乎!”㉒这种双重态度,反映了船山对王昌龄的绝句经历了一个由不太欣赏到非常欣赏的过程。总体来看,与对杜甫的诗评一样,船山是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的诗,极为推崇他们的好诗作,也毫不隐瞒地直书其诗之过失。

其次是四言部分。船山有意在几部诗歌评选里梳理出各体诗歌的源流正变,因此,他不会忽略各体诗歌的具体发展情况。四言诗, 《古诗评选》收入103首,占 《古诗评选》 (688首)所收诗歌占的15%;《明诗评选》收入17首,非常稀少,只占 《明诗评选》的1%,然而船山却把它单独列为一章。虽然我们看不到船山谈论唐四言诗的评语,却还是可以约略推测一下。

历代学者对唐代四言诗偶有评价,如吴讷《文章辨体叙说·古诗》: “宋齐而降,作者日少。独唐韩、柳 《元和圣德诗》、 《平淮夷雅》脍炙人口。”㉓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太白 《雪谗》诗百忧章,去韦孟远矣。崔道融 《述唐事实》六十九篇,志于高古而力不逮。”㉔胡应麟 《诗薮》内编卷一: “然李集四言甚稀,如 《百忧》、 《雪谗》、《来日大难》等篇,以较汉魏远甚。”㉕胡震亨 《唐音癸签》:“柳州之 《平淮西》,最章句之合调;昌黎之 《元和盛德》,亦长篇之伟观。一代四言有此,未觉风雅堕绪。”㉖乔亿 《剑溪说诗》卷上:“唐自韩、柳外,亦未见其人。”㉗乔亿 《剑溪说诗》又编 “唐李青莲不为形似,杜拾遗初无此体,盖难之也。至韩、柳二公,全法宣王 《大雅》,所纪载之事使然也。”㉘赵翼 《陔余丛考》卷二三: “唐以后则四言遂绝。如李白 ‘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及子厚 《黄雅》,皆仅见者。”㉙由以上评论可知,明代诗论家大都对唐四言诗评价不高,但韩柳和李白的四言诗还是不错的。船山常诋毁高棅、皎然等诗论家,然而对上述这些有真知灼见的诗论家还是非常赞赏的,其 《唐诗评选》所选四言,大概也不会太远离开时代舆论,可能也以选韩、柳、李为主。而在这几人中选出10余首诗,辟为四言一卷,应不是难事。此外,船山虽然较少写四言诗,但其 《姜斋五十自定稿》中收有 《和陶停云赠芋巖五十初度》、 《杂诗》两首, 《柳岸吟》中收有 《读易赠熊体贞孙倩》八首,《分体稿》中收有 《杂诗》三首。总体看来,诗歌艺术水平较高,虽有袭 《诗经》词藻痕迹,但更多的是胎乳于陶潜、嵇康、陆云,应为反复涵咏模拟以上诗人诗作的结果。船山四言诗的水平,本身已表明了他对四言诗的高度理解。

注释:

①毕伟玉 《从 《唐诗评选》看李杜之比较——兼论王夫之《唐诗评选》中的诗学思想》一文,认为是七言古、五言绝、七言绝,此说不确,《古诗评选》、《明诗评选》皆不列七言古,该体已被船山置入乐府歌行中。

②张毅 《关于唐诗的分解与选评——金圣叹、王夫之唐诗接受方式刍议》:“王夫之的 《唐诗评选》按诗体分卷选录唐诗,具有明显的重古体、轻近体的倾向……他将唐古放在唐律之前;又认为绝句本属于古代 ‘小诗’,非唐人的创造,所以在 《唐诗评选》里不选唐人绝句,这在历代的唐诗选本里是非常罕见的做法……但王夫之将数量众多的绝句排除在他的唐诗选本之外,而于 《古诗评选》里专设 ‘小诗’一体。这样不仅减少了所选唐诗里近体的数量,也更能突显其尊古体的批评立场。”可谓立论过于武断了。

③施子愉:《唐代科举制度与五言诗的关系》,《东方杂志》第四十卷第八号。

④ 《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第836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四,岳麓书社,2011年。

⑤沈明臣 《若耶词》评语,《明诗评选》卷八,第1612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三,岳麓书社,2011年。

⑥元帝 《春别应令》评语,《古诗评选》卷三,第641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三,岳麓书社,2011年。

⑦徐渭 《边词》其二评语,《明诗评选》卷八,第1617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三,岳麓书社,2011年。

⑧ 《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第836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四,岳麓书社,2011年。

⑨汤显祖 《胡姬抄骑过通渭》评语,《明诗评选》卷八,第1620页, 《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三,岳麓书社,2011年。

⑩汤显祖 《送卖水絮人过万州》评语,《明诗评选》卷八,第1621页, 《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三,岳麓书社,2011年。

⑪程嘉燧 《走笔答赠胡京孺》评语,《明诗评选》卷二,第1228页, 《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三,岳麓书社,2011年。

⑫瞿佑 《过苏州》评语, 《明诗评选》卷八,第1588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三,岳麓书社,2011年。

⑬白居易 《钱塘潮春行》评语, 《唐诗评选》卷四,第1588页, 《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三,岳麓书社,2011年。

⑭白居易 《杭州春望》评语, 《唐诗评选》卷四,第1118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三,岳麓书社,2011年。

⑮ 《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第836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四,岳麓书社,2011年。

⑯徐渭 《武夷山一线天》评语, 《明诗评选》卷八,第1619页, 《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三,岳麓书社,2011年。

⑰ 《姜斋诗话·诗译》,第809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四,岳麓书社,2011年。

⑱ 《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第837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四,岳麓书社,2011年。

⑲ 《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第840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四,岳麓书社,2011年。

⑳谢朓 《和王中丞闻琴》评语,《古诗评选》卷六,第834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三,岳麓书社,2011年。

㉑吴均 《赠鲍舂陵别》评语, 《古诗评选》卷六,第848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三,岳麓书社,2011年。

㉒元帝 《春别应令》评语,《古诗评选》卷三,第641页,《船山全书》单行本之十三,岳麓书社,2011年。

㉓[明]唐顺之:《稗编》卷七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㉔谢榛:《四溟诗话》卷一,第1150页,丁福保辑 《历代诗话续编》下,中华书局,2006年第二版。

㉕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第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㉖[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㉗乔亿:《剑溪说诗》卷上,陈伯海:《唐诗论评类编》,第334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㉘乔亿:《剑溪说诗》又编,陈伯海:《唐诗论评类编》,第334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㉙赵翼:《陔余丛考》卷二三,陈伯海:《唐诗论评类编》,第3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猜你喜欢

五言船山全书
图片资料
有志无书五言联
船山与宋学关联的再探讨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论贾雨村《口占五言一律》的诗语叙事
《西湖》一部婉约而豪放的西湖全书
《张船山 社日朴园斋中咏燕》
新发现的线装本《张天师发病书》《发病全书》整理研究
唐君毅先生之船山人性论浅释(下)①
——探《船山之尊生尊气与尊情才义》
“气”与船山心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