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分析

2015-04-26张映平史晓艳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定西748000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肠胃功能性老年人

张映平,史晓艳(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748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分析

张映平,史晓艳
(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7480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与研究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更显著,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莫沙必利

30%左右的老年人群体都存在便秘的症状,而长时间卧床的老年人群体出现便秘症状的概率更是高达80%左右。由于老年人本身心理与精神较忧郁、肠胃传导功能较弱、缺乏膳食纤维食物等相关因素,其存在的便秘症状大部分都为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以及大便困难等情况,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单纯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1],鉴于此,针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均符合慢性功能性便秘ROMⅡ标准,患者均存在程度各异的大便困难、粪便干结等情况,每周大便次数在3次以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70.3±9.6)岁;病程为7个月至18年,平均病程(6.3±3.4)年。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62~76岁,平均年龄(69.5±9.4)岁;病程为8个月至17年,平均病程(6.1±3.6)年。两组患者的病程、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阶段均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与蔬菜,同时增加每天的饮水量,饮食中避免刺激辛辣食物,指导病人坚持良好的排便习惯,进行适当的运动。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口服莫沙必利片5mg,每天3次,在进食前半小时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西药服用同对照组,同时增加自拟中药方剂:甘草6g、砂仁6g、荜拨6g、当归10g、陈皮12g、太子参12g、黄精15g、山药15g、玄胡索15g、厚朴15g、枳实15g、白术15g、白芍15g、黄芪15g。睡眠质量不佳者,加珍珠母15g、夜交藤15g、茯神15g;食欲不佳者,加鸡内金15g与炒二芽15g;胃脘泛酸、灼热胀痛者,加吴茱萸6g、黄连6g。用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进行服用,连续治疗1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患者大便可以成型且松软,每周排便次数>5次;有效:患者大便基本成型,排便费力比较少,每周排便次数3~5次;无效:患者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每周排便次数<3次。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经过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慢性功能性便秘属于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其发病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老年人机体各项功能的衰退,自身心理因素、用药不当、饮食习惯变化、咀嚼不利、牙齿不全以及肠胃蠕动功能衰退等都会引发便秘症状。

在现代西医理论中,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与其年龄息息相关,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自身胰腺、唾液腺以及胃肠的分泌能力不断衰退,骨盆与腹部的肌肉敏感性不断降低,其结肠肌层不断变薄,胃肠蠕动能力减弱,肠反射变得迟钝,肠平滑肌的张力下降,最终引发便秘症状。通过总结,引发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主要有以下因素:①患者肠管的张力不断下降,蠕动能力下降,导致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肠管当中,水分被吸收过度;②胃—结肠之间的反射能力下降,直肠系膜的敏感度降低,导致参与排便的肌肉缺少充足的张力。临床通常采用轻泻剂与胃肠动力药物。西沙必利作为全肠胃动力药品的代表,其药理作用主要在于提升全肠胃道(食管到肛门括约肌)的动力,推动神经节末梢与肠胃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使大小肠的纵行肌不断收缩,减少食物在结肠与小肠中停留的时间,切实提升肠胃的运动能力[3]。然而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实践证实,单用西沙必利等药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效果并不理想,患者易反复发作,导致其生活质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中医认为,慢性功能性便秘主要是因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导致,病位主要位于大肠,同时又和肾、肝、肺、脾胃等功能性失常息息相关。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大部分属于虚中夹实或者虚秘,主要证候体现为阴虚肠燥、脾虚气弱以及脾肾阳虚。本文所采用的方剂中,甘草具有补益心脾、调和诸药的作用;荜拨与砂仁具有疏通肠道、温中止痛的作用;陈皮、枳实以及厚朴具有调节气机、宽肠通便的作用;太子参、黄精具有润肠通便、养阴生津的作用;当归与白芍具有润肠通便、补血润燥的作用;白术、黄芪以及山药具有促进肠道运化、补益脾肺的作用[4]。纵观整个方剂,其具有润肠道、健脾胃、通大便、畅气机、标本同治、寓通于补、润肠通便、益气养血的效果。而通过与莫沙必利配合使用,再给予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与蔬菜,同时增加每天的饮水量,饮食中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指导病人坚持良好的排便习惯,进行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刺激病人胃肠蠕动,疗效显著。

本研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59%(35/37),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的81.08%(30/37)。表明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晨涛.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阳虚证)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2] 王丽雯.针药结合改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 刘仕鸿.中药高位灌肠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南充:川北医学院,2013.

[4] 龙庆.功能性便秘的精神心理因素调查及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1-26

张映平(1970-),男,甘肃省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消化内科。

R256.35

A

1673-2197(2015)11-0098-01

10.11954/ytctyy.201511045

猜你喜欢

肠胃功能性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