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蛇鳞草-大黄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药药剂学特性研究

2015-04-26钟希文王贤儿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释药无水乙醇黄素

钟希文,王贤儿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蛇鳞草-大黄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药药剂学特性研究

钟希文1,王贤儿2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目的:考察蛇鳞草-大黄固体脂质纳米粒(SH-SLN)的体外释药规律。方法:采用动态透析释药法考察SH-SLN的体外释药特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有效成分的含量,计算累积释药量,进行释药曲线拟合,分析释药规律。结果:SH-SLN中triphyllinA在最初释药1h内累积释药率达14.7%,大黄素为9.6%,有突释现象,释药曲线均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与SH-YY比较,SH-SLN能够明显延缓药物释放时间,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蛇鳞草;大黄;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药;动态透析技术

蛇鳞草(Pronephrium triphyllum(Sw.)Holtt)为广东地产岭南特色药材,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抑菌、抗炎、镇痛效果[1-2]。以蛇鳞草为主药的制剂包括蛇黄散、复方蛇鳞草膏及制剂改良的蛇黄凝胶[3]等,均可用于治疗痈疮疖肿、虫咬肿痛、毒蛇咬伤、皮炎湿疹等两广地区常见皮肤疾病,该类疾病患者伤口处往往疼痛难忍,持续时间长,因此有必要将蛇鳞草为主药的制剂开发成为具有一定缓释作用的剂型,从而延长药物的释放,增加药物在皮肤的贮留时间,有效缓解疼痛。本研究采用新型载体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对模型药物——蛇鳞草(triphyllin A)和大黄目标成分(大黄素)进行包载[4],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蛇鳞草-大黄固体脂质纳米粒(SH-SLN),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透析技术对SH-SLN的体外释药规律进行考察[5]。

1 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低温超速离心机GL-20G-Ⅱ(上海安亭科技仪器厂),旋转蒸发仪RE-2000B(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医用超声波清洗器KQ-3200e(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BS224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透析袋(美国BIOSHARP公司,MW8000-14000)。

1.2 试剂

蛇鳞草采自中山市五桂山,由广东药学院田素英教授鉴定为金星蕨科植物三羽新月蕨(Prpnephrium triphyllum(Sw.)Holtt)的干燥全草;大黄购自广东省中山市中智药业公司;三羽新月蕨苷A(triphyllin A)对照品(由中山市中医院提供,从蛇鳞草中分离纯化得到,结构由波谱分析鉴定,纯度大于98%);大黄素对照品,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56-200110;蛇鳞草-大黄提取物(自制,采用95%醇提取,浓缩为1g·mL-1,备用)。

硬脂酸(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大豆卵磷脂(武汉胜天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吐温-80(化学纯,广州医药站化学试剂公司);乙腈、甲醇为色谱纯;水为屈臣氏蒸馏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SH-SLN制备

采用薄膜超声法[6]制备,称取处方量的硬脂酸和卵磷脂置于圆底烧瓶,加入适量无水乙醇,50℃水浴加热溶解,精密加入药液,超声5min,在60℃恒温条件下减压回收溶剂成膜附壁,另取适量1%吐温-80置于成膜的圆底烧瓶,旋转将膜洗下,超声处理50min,过0.80μm滤膜,除去大颗粒物质及无法包封的杂质,可得蛇鳞草-大黄SLN混悬液。

2.2 SH-SLN含药量的测定

采用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triphyllin A和大黄素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2)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水(C),梯度洗脱,0~35min:15%A→75%A;25%B→25%B;60%C→0%C;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26nm,进样量为20μL。理论塔板数按triphyllin A峰面积和大黄素峰面积计算,应不低于3 000。定时吸取溶出介质,过0.45μm滤膜,取续滤液进高效液相测定峰面积,测定累积释放率Q(%)。

2.3 SH-SLN体外释药实验

2.3.1 释放介质的选择 模拟体内条件,以去离子水、生理盐水或磷酸缓冲盐作为释放介质,但指标成分triphyllin A和大黄素极性具有一定差异,因此以生理盐水加不同浓度无水乙醇作为溶出介质:pH7.4生理盐水、pH7.4生理盐水+0.05%吐温、pH7.4生理盐水+20%无水乙醇、pH7.4生理盐水+40%无水乙醇。结果显示:triphyllin A和大黄素在pH7.4生理盐水+40%无水乙醇介质中溶解度最大,药物溶出效果较好,符合漏槽原理,故选择该释放介质。

2.3.2 释放介质稳定性考察 精密吸取0.1mL的triphyllin A和大黄素混合对照品溶液(triphyllin A浓度为0.100 0mg·mL-1、大黄素浓度为0.152 0mg·mL-1)溶于pH7.4生理盐水+40%无水乙醇,置于100mL容量瓶,定容至刻度,37 ℃恒温水浴,50r/min恒温搅拌,分别在12h、24h、48h定时取样1mL,测定在0~48h的峰面积变化。triphyllin A和大黄素RSD值分别为1.15%、1.06%(n=3),表明指标成分在该释放介质的稳定性较好。

2.3.3 体外释药曲线绘制 精密量取“2.1”项制备的SH-SLN混悬液10mL于预处理的透析袋(截留量为8 000~14 000),两端密封,置于100mL烧杯,加入“2.3.1”项筛选的最佳释放介质50mL,加入磁力搅拌子,烧杯盖好密封膜,置于恒温(37±1)℃磁力搅拌器,以100r/min的转速旋转,分别于0.5、1、2、4、6、10、12、14、16、18、24、48h不同时间点定时精密量取释放液2mL(同时补加2mL的释放介质),过0.45μm滤膜,取续滤液进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释放液中指标成分的含量,计算各自累积释放百分率。同时,精密吸取150μL的蛇鳞草-大黄药液(SH-YY)于50mL释放介质中,同法测定SH-YY在0.5、1、2、4、6、10、12、14、16、18、24、48h时间点释放液中指标成分的含量,计算各自累积释放百分率。见图1。

图1 体外释药曲线

2.3.4 体外释药数据处理 分别以零级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Weibull方程、Ritger-Peppas方程对SH-SLN和SH-YY中triphyllin A和大黄素体外释药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比较相关系数,找出最佳拟合方程,其中R2越接近1表明拟合效果越好。两成分均与一级动力学方程、Weibull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见表1、表2。

表1 triphyllin A体外释药曲线

表2 大黄素体外释药曲线

3 讨论

所制备的SH-SLN在初期释药速度较快,有突释现象,其中triphyllin A由于极性相对于大黄素较大,因此可能更多吸附于固体脂质纳米粒表面,较易游离或释放,突释现象较明显;而大黄素更多包载于内部,释放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在最初的1h内,triphyllin A累积释放量达14.7%,而大黄素仅9.6%。此外,在释放的48h内,triphyllin A累积释放量达90.1%,大黄素达85.3%,但两种成分在后期(10~48h)的释放速度相对较慢,可能是因为吸附于表面或游离的药物已释放完,药物要透过固体脂质纳米粒进行扩散较困难,因此释药曲线相对平缓。

根据数据拟合处理,两成分均与一级动力学方程、Weibull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知道所制备的SH-SLN药物在释出过程需通过纳米级的骨架材料,因此具备了一定的缓释特征[7-8],可达到长时间释药,作用于疼痛部位,持续缓解疼痛,且在皮肤上有一定的药物滞留量,而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效果,需进一步做药效学的评价验证。

[1] 钟希文,梅全喜,林慧,等.蛇鳞草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6):14-16.

[2] 周岁锋,缪英年,钟希文.蛇黄散凝胶剂治疗虫咬皮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116-2117.

[3] 钟希文,汪亚飞,梅全喜,等.蛇黄凝胶成型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5):1122-1124.

[4] 汪亚飞,钟希文,梅全喜,等.正交试验优选蛇黄凝胶提取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4):39-42.

[5] 张洪,成蓓,詹新安.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评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25(1):15-17.

[6] 刘红梅,褚惠媛,崔金霞,等.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J].中草药,2008,39(2):193-195.

[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XIX D:202.

[8] 谢秀琼.中药新制剂开发与应用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94.

(责任编辑:李岚春)

Pharmaceutical Characteritics Study of Prpnephrium Triphyllum and Rheum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in Vitro Release

Zhong Xiwen1,Wang Xian'Er2

(1.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Zhongshan,Zhongshan 528400, China; 2.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rug release pattern of Prpnephrium triphyllum and Rheum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SH-SLN) in vitro.Methods:The dynamic dialysis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tics of SH-SLN in vitro release;The content of active ingredients from different time points were determined by HPLC,and then cumulative amount of drug release to was calculated to fit the release curve models and identify drug releasing pattern. Results:Cumulative release rate of triphyllin A in SH-SLH was 14.7% within the first one hour, while emodin was 9.6%, showing the phenomenon of sudden release, and the release curves all fitted with Weibull equation.Conclusion:SH-SLN showed a sustained release effect compared with SH-YY,and could delay drug release obviously.

Pronephrium triphyllum (Sw.) Holtt;Rhubarb;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Releasein Vitro;Dynamic Dialysis Method

2014-09-17

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立项项目( 20132A161)

钟希文(1968-),女,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主任中药师,教授,研究方向为新药开发与中药药理研究。E-mail:zszxw@163.com

R944

A

1673-2197(2015)02-0022-02

10.11954/ytctyy.201502009

猜你喜欢

释药无水乙醇黄素
水中火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穿越时光的黄素石楼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伊维菌素释药行为与介质中溶解度相关性研究
蛇床子素渗透泵控释片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当药黄素对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漆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大川芎方多组分制剂释药特性的评价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