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模拟系统的手枪概略性射击训练价值研究
2015-04-25张惠文
张惠文
(江西警察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3)
一、研究概述
手枪概略射击是指把手枪作为近距离快速射击武器,把快速命中作为射击首要目的的射击方式。[1]
目前,概略性射击训练的研究仅限于传统的射击靶场实弹射击训练研究。传统实弹射击训练靶场放置的训练靶不具有可移动性,传统实弹射击训练具有费用高、危险性大,靶场的维护难度大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军事领域的模拟训练规模逐渐加大,军事部队的模拟训练系统不断改建,逐步引用到各警察院校,使民警的射击训练更加简练,训练的开支也相对减少,训练效果也更具明显。各大警察院校越来越多的射击训练利用电子模拟系统设置训练项目,突破传统射击靶的局限,使射击训练更具有实战性,民警通过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手枪概略性射击水平已经成为必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加强模拟训练工作,建立适应实战需要的训练体系”。[2]利用影像模拟系统进行手枪概略性射击训练,能够营造一个近似实战的训练环境。当今世界各科技强国都非常重视利用影像模拟系统电子技术提高民警的战术训练效益,大部分地区都建有影像模拟射击训练系统。影像模拟射击训练系统的运用,必将成为民警实战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
(一)研究背景
当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仍处高位状态,因公负伤数量总体上升,特别是因突发疾病猝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民警数量仍居高不下,暴力袭警、暴力抗法问题突出。2010年至2014年5年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高达22870人,因公牺牲人数达到2129人。目前,我国约有210万公安民警,在和平时期,他们却是流血牺牲最大的一支队伍,可以说 “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3]
公安机关的“轮值轮训、战训合一”警务化训练模式目的是要使课堂中有现场、课堂中有实战,使警务训练与警务实战有机融合、高度统一,大力加强战略战术战法演练和实战技能训练,使训练全面近似实战、融入实战,不断增强实战能力。
(二)模拟影像射击系统射击训练科目多样化
为了适应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执法形势,对于公安民警实战中要求的持枪战术相差甚远。短距离突然遭遇、目标的躲闪、移动、变位等都是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遇见的问题。
在传统射击靶场中进行射击训练时,固定的靶位无法移动,无法隐显。民警进行快速出枪射击训练只能是对着固定15米位置的PPC靶进行训练,即使民警对固定靶标的射击成绩非常理想,但在对于具有移动性目标的射击过程中的射击成绩就不一定很好,或者无命中率。对于传统的射击靶场安装可移动靶标进行射击训练,也只能是按规定的路线轨迹的移动靶标,靶标路线的可塑性不大,或者将人作为移动的目标进行射击训练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如此,民警的概略性射击训练就不能真正取得实战的效果。
模拟射击训练系统的主要技术采用图像传感器代替光敏器件采集激光模拟信号,利用资料片进行情景训练,利用电脑软件处理数据和利用多媒体多方位模拟真实射击效果。[4]多样化的射击训练科目不仅能培养民警在充分考虑开枪的目的、效果,后果符合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对歹徒身体的不同部位,不断移动的多个目标快速射击的能力,以及对形形色色执法情景的适应能力。利用影像模拟射击系统进行概略性射击训练时,系统内具有随机路线的可移动性靶标,包括PPC靶标,各种人物目标、腿部靶标、隐显靶标,特别是在情景训练科目的各种案发模拟现场中人物各种不可确定性出现路线、方式(见图1)。
图1 传统手枪射击训练项目与影像模拟手枪射击训练项目设计
二、模拟系统手枪概略性射击训练的价值
(一)传统手枪射击训练与影像模拟手枪射击训练比较
本课题进行了一组针对传统手枪射击训练与影像模拟手枪射击训练对比实验。为了观察训练效果,该实验运用同等数量的子弹,两位教练、同等价值的耗材进行手枪概略性射击训练。该实验是以两名射击水平一致的民警同时一周,不完全相同的训练项目进行概略性射击训练。在该实验中,利用影像模拟射击系统设置的部分训练项目在传统手枪射击训练中是无法使用的,在传统手枪射击训练中的靶位是无法进行移动、变换、隐显,对靶位显现时间的设置不够灵活。在影像模拟系统中训练项目的设置灵活性强,靶位的移动可随民警训练的程度进行调整,逐步加快移动速度;靶标的图案、显现时间、位置等的变换随意性强;突发射击目标中的目标具有较真实性,对抗性强。
表1 传统手枪概略性射击训练
表2 影像模拟手枪概略性射击训
在传统的射击训练中,民警心理紧张程度高、危险性大,可训练项目少,训练项目不够灵活,训练效果不够明显(表1)。民警使用空枪进行动作要领的训练,但空枪训练对对目标是否命中没有任何的判断,无法进行成绩的自我分析,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得不到很好的检验,只有通过实弹训练来检验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训练民警在没有办法检验自身的动作要领的情况下,由于心理紧张在实弹训练中出现多余动作,动作不能很好地得到巩固,使得训练效果具明显。在影像模拟手枪射击训练中(见表2),训练强度相对传统手枪射击训练大很多,模拟系统射击训练可先使用激光枪进行动作要领的训练,激光枪的击发无后坐力,同时训练过程中手枪的命中率可以自我分析,通过弹着点分析自身的技术动作,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使射击技术动作得到很好的巩固,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在动作要领掌握牢固的情况下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危险系数明显降低,这无形中增强了民警的自信心,解决了心理上的紧张问题,同时也增强了民警的心理素质,射击命中率明显提高,民警处理应急事件时的灵活性和能力提升明显。实验结果证明,利用模拟系统射击训练能使民警的概略性射击训练取得成效。
(二)影像模拟手枪射击训练的接近实战效果研究
将该两组比较实验的民警同时进行接近实战效果检验发现,进行传统手枪射击训练的民警对于情景中的歹徒的命中、反应速度、合法使用枪支的灵活性明显差于影像模拟手枪射击训练的民警(见表3)。
表3 传统手枪射击与影像模拟手枪射击接近实战效果检验
(三)影像模拟手枪射击训练成绩精确评估
传统的报靶一般是采用人工报靶,教官根据靶纸上的弹着点进行报靶,人工报靶的精确度会受经验的影响。经验丰富的报靶教官报靶的精确度更高一些,而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官来讲,遇到高级重叠的弹着点一时是无法精确判断的,而对于完全重叠的弹着点,无论经验丰富与否,要精确判断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无法判断,从而导致报靶不准确。
影像模拟射击系统的报靶是采用“系统”自动报靶。影像模拟射击系统的数据采集仪采集投影屏上光斑影像,发送给计算机,判断光斑坐标,计算机判断弹着点的光斑是否落于影像中歹徒身体所在区域以及具体部位。射击开始的同时,通过显示器直观地查看各个射手的射击情况,包括每一个人每一发弹的弹着点的显示、环数或命中次数、射击考核是否通过、限制用时、实际用时、每一发的命中和总成绩(见图 2)。影像模拟射击系统还具有科目训练结束后的自动回放功能。在回放过程中,计算机上可显示射击总弹数、射击次数、命中次数、脱靶次数,最后作出综合评价,判断民警手枪射击是否合格或优或良。
图2 射击训练成绩报表
图3 射击成绩综合评价
四、结论
本文提出的影像模拟手枪概略性射击训练,是充分利用影像模拟系统的工作原理,来提高民警实战过程中合法用枪的情况下对突发事件、涉枪、涉暴事件中凶残歹徒的击发速度及首发命中水平。要实现民警在执法实战中做到合法用枪情况下概略性射击高命中率,就要求民警不仅要具备较好的技术、战术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敏锐的现场观察能力和处理情况的应变能力。
影像模拟系统中的训练项目种类多,如出现突然,暴露时间短,距离不定,射手准确射击的时间受限等,可实现民警对固定靶、限时限速靶、特定部位靶、隐显靶、移动靶科目、互动战术靶、实战场景战术科目的激光和实弹手枪射击训练,使民警的临战观察能力、判断反应能力、出枪速度、击发时机、射击准确度、合法使用枪支等技战术水平和心理素质都能得到全面提高。影像模拟手枪概略性射击训练培养了民警对在模拟实战场景的执法枪战中出枪速度、命中率及合法性,对不定情景的迅速果断判断的能力。影像模拟射击系统的自动报靶和实战场景回放,储存打印训练结果,可便于民警训练成绩的自我分析评价。
[1] 麻海龙.从实战要求出发谈警察手枪概略射击训练[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2] 钟兴龙.影像模拟训练系统在警务实战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3,(6).
[3]谭长华.提高公安民警射击水平的方法与途径———从派出所长射击考核中引发的思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4]尹伟.警察武力使用模拟训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