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调整前后的比较分析
2015-04-24林宁波
林宁波
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了新的变革,并开始实施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从促进健康的视角对学生体质进行评价,对学生体质健康具有指导意义.其实施有利于科学评价学生体质、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促进学生身体健康.2013年《标准》测试项目进行调整,调整前后有很大的变化.在这里就调整前后测试指标的设置对比分析,并对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调整前后的比较分析
调整后的《标准》测试项目有所增加,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原则,使同一年级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有了不同的评价标准.表1是调整前后测试项目设置的对比.通过表1中的内容,可以看出:《标准》中的测试项目,调整前分为必测和选测项目,而调整之后不再有选测项目,并且测试项目有增加.如1~4年级身高、体重两个测试项目保留,五、六年级以及初中、高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项目保留.所有年级新增加了视力测试,并把坐位体前屈、50米跑由原来的选测列为必测.篮球、排球、足球等大球技能类项目则不再列入测试项目之中.
1.1 《标准》调整后测试项目数量增加
从测试项目及其数量分布情况来看,调整后每个学段的测试项目均增加2~3个.如小学一、二年级的测试项目由原来的4项增加到6项;小学三、四年级的测试项目由原来4项增加到7项;小学五、六年级的测试项目由6项变成了9项;初中及其以上年级,也由6项增加到了9项.测试项目的增加意味着评价学生的健康标准也更加全面.
1.2 《标准》调整后项目选择的灵活性变差
《标准》调整后,测试项目取消了原有的选测项目,增加了必测项目的数量,使学生及学校的灵活选择化为乌有.学校的选择权没有了,以往一些条件差的学校由于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一些选测项目一直没有开展,调整之后不得不改善场地器材条件,如不少学校增加了单杠器材用来测试引体向上,原来一直没有开展肺活量测试的学校要新增加肺活量测试仪器.《标准》调整前,学生在选测项目中可以选择擅长的项目测试,可以有效提高测试成绩.而《标准》调整后,学生在测试中没有选择权,无法避开弱势项目.当然,原来的选测项目在测试项目统一之后便无法开展,如握力、三大球(篮、排、足)项目等.总之,调整前的《标准》测试内容较为丰富,而调整后的《标准》测试内容更具有一致性.《标准》调整后,可以利用测试成绩进行各种比较分析,如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间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学生体质监测更具科学性和全面性.
1.3 《标准》调整后把视力测试作为必测项目,体现了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视
《标准》调整后测试项目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一直把视力作为必测内容,体现了上级主管部门对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视.这就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确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近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归属于卫生范畴.据报道,中国近视发生率由世界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日本.这一现象已经得到重视,视力这一项目的检测,必会促进学校卫生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也会促进学校开展正常的眼睛保健操和课间操等活动.
表1 调整前后两种标准测试项目设置对比
1.4 《标准》调整后项目的设置更加科学
调整之后测试指标中对于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力量测试评价均有体现,测试范围更加宽广,从而使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标准也更加科学合理.小学五、六年级测试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400米跑(50米×8往返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这9个项目,基本包括了身体素质的各个方面.小学一、二年级测试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这些项目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从小就养成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各种技能项目的规定都具有科学性,能引导学生更加合理、科学地锻炼身体,并教会他们常用的锻炼方法,传达健康的理念,真正从学生的身体健康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对历年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身体健康程度普遍下降,尤其是学生对体育课、体育锻炼的兴趣逐年降低.《标准》调整后能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使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全面持久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1.5 调整后取消台阶试验,评价指标趋于合理
台阶试验是运动负荷实验的一种形式,是在运动试验下观察受试者的心血管功能的一项测试.台阶试验也存在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比如说学生测试中上下台阶的节奏,还有个别身体素质较差学生在测试后期明显跟不上节奏.另外,如果天气比较冷,学生在进行完此试验以后,手比较凉,指脉夹检测不到学生的脉搏,即使能检测到,有时可能出现数据停顿现象.台阶试验时,指脉夹应该夹在食指的指端,但有些学生比较胖,夹不紧或夹不上,使得测试成绩受阻.手指的粗细、夹住手指的部位对数据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学生说话或深呼吸调整,测试成绩也会不一样[1].不同个体的体重差异,负荷也不同.台阶指数评价未考虑被检测者的体重因素是一个缺陷.而不同身高的测试者,下肢长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生物力学角度考虑,在相同高度的台阶上完成上下运动,显然做功大小是不相同的,那么在受试者做功不同的情况下测定的心功指数显然会影响心血管功能评价的准确性.台阶试验作为心血管系统功能评价的运动负荷试验备受质疑.台阶试验指数只能够对受试者的状况作出好与不好的评价,而不能作出精确评价;台阶试验指数不能有效反映以最大耗氧量、最大心输出量为代表的心脏功能增龄性变化规律及其性别差异.鉴于以上原因,台阶试验作为心血管系统功能评价的运动负荷试验尚待进一步研究[2].由此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测试方法,使其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心血管机能,弥补这一测试的缺陷.调整之前在小学五、六年级均有台阶试验的选测,因此,对于学生心血管功能的评价并不十分科学.调整之后这样的问题也将不复存在了.
1.6 《标准》调整后选测项目组合存在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标准》调整前,同组选择测试项目的测试目的不一致也是一项待商榷的议题.在50米和立定跳远的选择测试项目中,立定跳远主要是测量下肢肌肉爆发力的发展水平;50米是测试人的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在坐位体前屈或仰卧起坐或握力选测项目中,坐位体前屈是反映人体身体柔韧性的指标,握力主要反映上肢肌肉力量和发展水平,仰卧起坐是反映大肌肉群的力量,用于测试人体腰腹肌力量和肌肉耐力的指标.显然不能以测试不一致的项目来评价不同的个体,也不能用其对个体或群体做比较.为了更客观、准确、科学、全面地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全国各学校应该尽量使用相同的选测项目对学生进行评价.
调整之前的《标准》中将台阶试验与耐力项目放在一起,势必会降低学生对耐力跑的练习热情.而且这两个项目放在一起,使学生们选择测试1 000米(或者800米)的可能性小之又小,这样使得学生体质测试中耐力素质指标很难有效提升.而在台阶试验与1 000米或800米跑的选择中,台阶试验指数是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数;1 000米和800米跑是测试人的一般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在旧的《标准》中,台阶试验与耐力跑项目是可以互换的,但实际上,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两种不同的测试项目可能会导致学生测试成绩的不同.许多研究都表明,台阶试验指数甚至与耐力跑成绩、力量和跑步机运动耐力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也都比较低.这些研究提示,虽然台阶试验指数可以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水平作出好与不好的区分,但是不能对健康人群进行更细致地分组评价,因为这种试验只适用于简单评价心血管功能的水平,而不能对其做出精确地评价[1].
2 小结
调整后的《标准》测试项目更趋合理,更科学,更能从学生的身体健康出发,以人为本,更科学地评价学生体质、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标准》调整后使得评价指标更加全面,有利于开展各种比较分析,如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等比较分析,对于学生体质监测更具科学性和全面性.此外,调整之后测试指标中对于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力量测试评价均有体现,测试范围更加宽广,从而使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标准也更加科学合理.台阶试验指数与运动耐力和最大耗氧量之间无高度相关,因此,并不能对心血管系统功能作出准确评价,调整后取消饱受质疑台阶试验,评价指标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王健,邓树勋.台阶试验质疑[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2):61-64.
[2]徐保泉.高校学生武术社团宗旨的思考和分析[J].运动,2010,5(1):84-85.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甄志平,毛振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结构与嬗变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1-9.
[5]教体艺司.关于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S].教体艺司函[2013]13号.
[6]王凤仙.《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数据上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体育学刊,2013,20(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