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适应状况调查研究

2015-04-23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九龙坡区状况重庆市

● 龙 兴

一、导言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自2004年在全国各地实施以来,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为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重庆市自2010年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至今已有五个年头了,为了更好地了解九龙坡区高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状况,笔者于2013年9月-2014年6月对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所高中学校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为重庆市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指导,以期能为整个重庆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问卷由41个题目组成,分为6个板块,分别检测反映教师适应状况的六个维度:(1)态度适应,包含6个题项;(2)课程目标适应,包含6个题项;(3)课程内容适应,包含 8 个题项;(4)教学方式适应,包含 7 个题项;(5)角色适应,包含7个题项;(6)课程评价适应,包含7个题项。每个题目共有5个备选项,第一个选项“完全不同意”,记为1分;第二个选项“不太同意”,记为2分;第三个选项“不确定”,记为3分;第四个选项“基本同意”,记为4分;第五个选项“完全同意”,记为5分。每个题目的得分相加为问卷的总分,问卷总分的最低分是41分,最高分是205分。得分越高,说明适应越好,问卷各个维度的平均分基本能反映出调查对象目前适应状况。

经检验,此次调查的a系数如表-1所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整体上均较理想,相差性不大。

表-1 问卷第一部分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n=456)

(二)研究对象

为了保证此次研究对象的针对性,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九龙坡区7所普通高中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460份,其中456份有效,24份无效。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录入数据和绘制图表,并进行信度计算和差异比较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适应的总体状况

1.总体得分情况

表-2 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中教师新课程改革适应的不同适应程度

表-3 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中教师新课程改革适应的总体状况

表-2的数据统计表明,(1)15.3%教师表现出适应困难,其中2%的教师处于“拒变反应”阶段,8%的教师处于“退避反应”阶段。这表明,有少数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无法适应。而在出现适应困难的教师中,大多数都表现为对新课程改革置之不理或事不关己的态度。(2)58.5%的教师适应良好,但适应良好的教师大都处于被动的“迁就反应”阶段,占被调查教师的26.1%。结合对一线教师的访谈,他们认为只有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积极主动接受新课程改革,并充分发挥其主观作用,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这说明高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状况还有进步提升的空间。(3)73.8%的教师处于“适应困难”与“适应良好”之间的“过渡性反应阶段”,这是比例最大的教师群体,再结合表3,可以看出,教师的总体平均得分为4.13,介于4.1与4.9之间,这说明高中教师总体上正处于“适应困难”与“适应良好”之间的“过渡性反应阶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位教师都是处于过渡性反应阶段。

2.各维度的得分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只有维度二(课程目标适应)的得分介于4.1与4.9之间,其他维度的得分都介于3.5与4.5之间。这表明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积极主动的,通过深入访谈,笔者得知,教师只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生搬硬套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不能把这种变化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需要,更不能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相结合。结合表2、表3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教师在不同维度的适应状况极为不均衡,课程目标适应最好,其次是课程内容,再次是课程评价适应,态度适应与教学方式适应分别居后,角色适应表现最差。

除此之外,调查对象的适应状况出现一个极为明显的共同特点: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几乎都是从课程目标的适应开始的,继而是对课程内容认识的提升和课程评价的适应,而角色适应最滞后,这也充分说明教师适应行为改变都是被动而非积极主动的。

从以上分析得知,高中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适应处于“适应困难”与“适应良好”之间的过渡性反应阶段,并表现出向“良好适应”阶段转变的良好态势。

(二)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中教师适应状况的差异比较

1.总体差异比较

表-4 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中教师新课程改革适应的差异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重庆E中学与重庆C中学、重庆G中学、重庆F中学的教师适应状况并没有显著差异,而重庆C中学、重庆G中学、重庆F中学的教师适应状况明显优于重庆E中学;重庆C中学与重庆G中学、重庆F中学、重庆B中学的教师适应状况并无显著差异,但重庆C中学的教师适应状况比重庆G中学的要好,却明显低于重庆F中学、重庆B中学的教师适应状况;重庆G中学的教师适应状况比与重庆F中学的好,但没有显著差异;重庆A中学的教师适应状况比重庆B中学差,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重庆D中学的教师适应状况比重庆F中学的差,却优于重庆B中学的教师适应状况。

2.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通过对不同学校在各个维度的差异比较之后,可以看出不同学校的教师适应状况的差异。具体而言,不同学校在各个维度的适应性差异分别表现为:(1)重庆E中学并没有形成与重庆B中学、重庆D中学相同程度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态度,同时其教师对于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的适应程度远不及重庆A中学;重庆E中学的教师教学行为变化、教学主体转变、课程评价适应都赶上重庆D中学。(2)重庆C中学的教师对课程目标的把握、课程评价的适应都比重庆A中学差,但对新课程改革的支持与参与程度以及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适应远不及重庆D中学。(3)重庆G中学对新课程改革的支持与参与程度、课程评价适应以及目标对课程内容的把握都赶不上重庆A中学和重庆D中学。(4)重庆A中学对课程的把握以及课程评价适应都不及重庆F中学和重庆D中学。(5)重庆F中学的教师角色转变与课程评价适应比重庆B中学差。

结合表2和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重庆E中学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状况最好,重庆G中学、重庆F中学紧跟其后,重庆B中学的适应状况最差。但各个学校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都表现出一定的困难,总体上都处于“适应困难”与“适应良好”之间的过渡性反应阶段,并表现出向“良好适应”阶段转变的良好态势。

四、启示与建议

从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得知,目前重庆市九龙坡区的高中教师大部分处于“适应困难”与“适应良好”之间的过渡性反应阶段,只有少部分教师出现拒变反应,而适应困难是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适应的最佳反应。因此,要提高重庆市高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政府、学校、教师、教材编写人员层面提出如下建议和策略。

(一)政府方面的建议

1.加强评价制度的改革

调查显示有65.6%的教师认为“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和教师业绩的主要尺度”。这表明:目前,绩效评价制度仍是现在教师的主要评价制度,考试成绩仍为教师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为了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政府就应加快评价制度的改革,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评价体系,改变过去仅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单一评价体系。

2.制定与新课程相匹配的高考方案

高考对高中教育教学具有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命运。统计结果显示,有79.5%的教师认为“现行高考制度制约了我积极参与课改”。在对重庆G中学的某位数学教师进行访谈时,问“新课程实施以来,您觉得存在什么困难?”他回答:“教学既要应付高考的难度,又要做所谓的‘课改’,教师压力大!”因此,政府要在全面分析新课程与高考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高考适应性改革,使高考从根本上反映高中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进而借助其“无形而万能”的指挥棒给予高中新课程“第一推动”。

(二)对学校的建议

1.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统计显示,有22.3%的教师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硬件资源充足”持否定意见。说明学校硬件资源不足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为了积极配合高中新课程的开发,学校可尝试建立自己的高中新课程资源网站,购买相关书籍,提供相关的实验设备,并且适当奖励取得良好成效的教师。

学校要与周围社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社会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要与学校实现共享,优惠学生进入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向学生开放场地、提供设备,还可以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等给予直接的指导。

2.注重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重理论轻实践是当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严重弊端。统计显示,有81.4%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应增强”,有75.5%的教师认为 “培训方式应多样化”。在对重庆F中学一位语文老师进行访谈时,问:“关于新课改,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材编制人员等有何建议?”他答:“教师参加的培训完全就是走形式,在教学实践上很少有帮助。”可以看出,一线教师最需要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具体的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师了解新课程理念之后,教师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教学活动的具体指导方法上。总之,教师培训要合理调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比例,并且引导教师把新的教学理论运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为教师适应新课程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从而切实提高教师的适应力。

(三)对教师的建议

1.优化智能结构,夯实知识基础

高中新课程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对教师的新课程适应有重要影响。统计显示,75.9%的教师认为“我具备了新课程要求的知识与能力”。处于一线的高中新课程教师必须丰富文化基础知识、钻研专业知识、积累教育教学经验、关注社会热点话题、细心体验生活,为高中新课程做好充实准备。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师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能使用新教材,还要会使用新教材。教师原有的知识储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要,教师需要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知识、更新知识。

2.形成合作观念,加强教师间沟通交流

高中新课程需要教师合作。统计显示,有85.2%的教师认为 “遇到教学问题时,我常与其他教师交流。”可见,教师之间的合作对教师适应新课程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第一,高中新课程目标的多维性和内容的综合性,反衬出教师个人智能结构的缺陷。面对需要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再渊博、专业教学能力再强的教师都会显得手足无措。第二,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打破学科间的隔阂,进行学科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更注重知识的使用价值。第三,在校本培训开发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教师之间的凝聚力,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调合作,共度难关。第四,进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校外的教师和专家交流经验。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是一种校内活动,而网络交流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更加宽阔的空间。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高中新课程网站,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在“教学反思”和“教育在线”上发帖子,写论文。

(四)对课程设计人员的建议

在新教材的编制阶段,课程设计人员应全面考虑城乡、语言、民族等差异,适当调整教材的难度,为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在新教材的推行和调整阶段,课程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新教材的内容,使得不同学校能够根据地域情况选择不同难度、不同版本的教材,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课程编制人员要积极听取一线教师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与一线教师联系合作,改进教材质量。比如,在调研中,重庆E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出:“现在用的教材总体感觉质量不是很高,系统性和配套性差。”另外,不少老师也反映教材内容偏多。许多学生也反映教材内容偏多、偏难,与学生生活联系仍有待进一步密切。

五、结语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发展,高中教师只有在不断增强适应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才能实现自身专业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更加强调课程的整体性、注重其综合性,进而要求各学科要相互渗透,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高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问题,还必须提高高中教师的素质,注重对跨学科知识学习,组织教师参加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本文通过调查尽可能地反应重庆九龙坡地区高中教师的适应状况,找出影响高中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各种因素,以便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上探寻促进高中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机制,促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顺利开展。

[1]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0年重庆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M].渝教基(2010)42 号.

[2]陈慧.黎族地区课改中教师适应状况调查[J].当代教师教育,2010,3(2):63.

[3]吴燕波.广东省潮汕地区三市乡镇高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状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21-23.

猜你喜欢

九龙坡区状况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前进中的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 产业融合促进发展 乡村振兴绘就蓝图
九龙坡区“讴歌十九大,畅想九龙坡”诵读会在铁路中学举办
“防艾先锋”王志勇——访重庆市九龙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志勇医生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