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一新生的思想特点及引导方式探析

2015-04-23谷秋颖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

谷秋颖

摘 要:大一新生处于由依赖走向独立的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出现的群体性现象及问题发人深省。文章在广泛问卷调研座谈基础上,深入分析大一新生环境适应期的群体性思想特点与心理成长诉求。从学生的思想成长需求角度出发,通过对其学业、社交、生活、活动等多方面深入研究,阐明大一新生的思想驿动规律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引导措施。

关键词:大一新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断乳期; 引导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6-0098-0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阶段属于青年概念中期,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长期转变的重要时期,心理学上又称为 “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大学生在社会关系、社会权利地位方面处于边缘地位,生理成熟而心理却仍处于过渡期的不稳定状态,在自我意识发展、自我同一性确立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难免会有心理不适应。正如欧文·萨诺夫所述:“在我们的社会,青年一般不得不连续多年过着‘边缘人的生活,这就是说,他们的社会状态是模糊不清的,因被认为既非成人,亦非儿童。既不能分享成人的权利,又不能停留在青春期以前即童年的不负责任状态;他们既不能受到成人的真正严肃的对待,又不为成人所忽视。”“是从家庭圈子转向社会圈子的移民。”[1]

一、大一新生“第二次心理断乳期”的群体性思想特点

多数大学新生远离父母呵护和熟悉的成长环境异乡求学,由于独立性差、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力不强,面临巨大的冲击和考验。这既是他们的“第二次心理断乳期”,也是对新环境的适应期。他们由封闭狭小、学习生活内容单调的高中进入开放式的大学,面对生活环境、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心理经历一场由依赖向独立的嬗变,因此需要密切关注与引导。大一新生出现的思想波动和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是环境适应问题。针对大一新生设计相关调研问卷,并在辽宁省多个院校的2011级和2012级文理科大一学生中展开广泛的抽样调研,收回有效问卷1547份,问卷分析结合学生座谈反馈的真实情况,反映大学新生主要有以下思想特点:

1.心理压力大

大一新生由于生活环境陌生、学习方式改变、人际交往的疏离和学业成绩而产生忧虑。从客观上讲,心理压力问题是大一新生“第二次心理断乳期”最为普遍的问题,据调查统计,有13.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压力很大;有66.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心理压力大的问题,但是可以忍受;仅有18.8%的大学生不存在心理压力问题。

2.孤独感强烈

因学习生活和人际环境生疏而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新生中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不合群,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个人性格内敛、不愿与周围的人交心;过于自傲和自尊也会引起孤独。他们感受学习目标丧失和生命空虚,成功欲望的增强与生命的焦虑,人际关系的疏离与生命的孤独。由此而产生的无望感、无奈感、不安感,对大学生活缺乏现实感。调查中45.75%的学生表示自己常处于一种迷茫状态。

3.嫉妒与攀比心理

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特点是: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和嫉妒;看到别人优秀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嫉妒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不理性的行为对他人造成困扰和伤害。

4.异性交往困惑

一些新生在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比与同性交往困难,以至于不敢甚至不能和异性交流。这是因为其不能正确区别和处理友情与爱情的关系,划不清友情与爱情的界限,从而把友情幻化成爱情。大学生本来就处于情愫迸发的年龄,对异性的渴望原本是正常的事,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异性朋友观”,这必然会对大学生异性间交往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大一新生环境适应期容易出现的问题

1.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兴趣下降

多数新生考入大学后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松懈心理,失去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学习动力。学习方式从被动灌输式学习到主动自律式学习的巨大转变,没有了老师的耳提面命和家长的看护督促,许多学生面对多元的课程设置和充裕的课余时间却无所适从,感到迷茫、困惑。一是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消极。由于高考志愿选择非本人自愿,对学校或专业不满意而产生心理排斥。据调查仅有31.6%的学生既满意自己的学校又满意自己的专业。由此部分新生对大学期间的学习产生厌倦抵触情绪,进而引发心理压力,以致消极倦怠、迷恋网游,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多数新生潜意识里被灌输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升学。这种思想使其对入学后的未来定位规划不明确,缺乏奋斗目标。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8.7%的大一新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长期明确的目标。

2.对新环境适应性差,独立愿望强烈却又依赖思想严重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社会地位发生了急剧转变。为此,广大新生自豪的同时也感到莫名恐慌。主观渴望独立做出成就以获得认可,客观却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能力而表现出自我情绪失控、自我评价偏颇、渴望外力相助。在调查中,有18.92%的被调查学生表示遇到烦心事时一般自己憋在心里,不与他人沟通交流。在新生活中由于不适应而产生心理问题,他们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方式不适应造成心理失调。因此,大一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环境适应的过程。每年入学的大学新生往往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

3.新媒体环境下,因沉迷网络影响学业和健康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环境——新媒体环境。“发展迅猛的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媒体一方面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难得的机遇,同时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形势严峻的挑战。”[2]除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之外,网络的虚拟性、诱惑性容易使人成瘾而丧失其主体性,导致在各种网络信息符号诱惑下丧失自我、自主、自由,甚至表现为“信息强迫症”、“点击强迫症”等病态行为。大学生的网瘾问题较为严重,旷课、沉溺于社交网络、电子游戏者大有人在。而大一新生中内向者因不擅长与人沟通而易将感情寄托于不适当的人或物:陷入网瘾或陷入快餐式恋情。首先,对网络的控制能力较差。据调查,针对自身对网络控制能力的问题仅有34.18%的学生表示能够完全自制。其次,不能正确对待网络。据调查20.2%的学生上网目的是查资料写作业;42.5%的学生上网是为了看网页、看电影或者写博客;20.6%的学生为了网游娱乐、网购;17.3%学生上网为了聊天,只有少部分人将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许多新生将网络作为他们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将大量时间投入网络。此外,学生多对家长、老师隐瞒自己的网瘾。据调查,12.3%的新生承认自己对家长、老师、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沉迷程度,因而越陷越深,无力自拔。

4.人际环境转变,内心孤独感和无助感攀升

大学校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小社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因此这种开放式的校园生活对新生来说非同以往,难以适应。初入大学的新生都有一个真实的感受——孤独。对于来自不同生活地域的学生,因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甚至性格差异而产生强烈的疏离感。他们一方面急于融入新环境开始新生活;另一方面,又因彼此陌生而产生强烈的“蚌壳意识”,害怕不被接纳,受到伤害而刻意封闭自己。据调查69.6%的新生认为广泛交友构建庞大的人际网是大学人际相处之道;25.9%的学生赞同君子之交淡如水;4.5%的学生认为大学就应该主攻学业,几乎不会参加社交活动。

5.自我意识强,适应集体生活困难

大学生多数是外地生源,住在集体宿舍。这种群居环境要求学生有良好生活习惯,遵守行为规范,还要具有尊重他人隐私、包容他人缺点的优良品格。大一新生多为独生子女,对集体住宿生活不适应,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经常会出现室友间相处不和睦导致矛盾,最后需要外力介入进行调节。据调查半数以上的新生都存在与寝室同学相处不和睦的问题。寝室成员相处产生的矛盾摩擦因沟通不善很可能激化,从而影响学习和寝室氛围的和谐。

6.与异性感情纠葛,在情感之中迷失自我

目前,高校恋爱渐渐成为一种时尚攀比,当周边许多同学有了异性朋友时,男生为了不使自己显得无能,女生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也效仿他人匆忙谈起“恋爱”。多数新生对恋爱的设想和寻找异性朋友的出发点不明确。据调查,36.1%的人寻找异性朋友的出发点是找一位对自己好的异性来照顾自己并获取相互心灵上的慰藉,有11.8%的人仅仅是为了想有人陪伴,打发无聊的时光,有52.1%的学生是因自己内心很喜欢某个异性而与其相处。部分学生因心理成熟度差,导致其在恋爱失利时难以自拔,荒废学业、迷失自我。

三、大一新生的实效性引导方式

1.要开展及时有效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入学初期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干部通过讲座、座谈会的方式与新生进行交流。既能帮助新生了解就读专业,适应新的校园学习和生活,又能拓展他们的人际交往圈子并逐步培养其自主精神。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凸显教师的解惑作用,师生间亦师亦友的交流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加强新生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树立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向新生传授好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从本质上认识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选定学业规划目标。引导新生合理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进行学业规划的动力测试和计划分解,确保严格执行。学校应尽早安排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指导,引导他们对专业深入了解,做好职业定位。帮助其了解学科特色,把握所学专业在学科中的位置和生存发展空间;各院校可采取毕业生指导中心与院系集中师资力量,选择优秀校友为新生开设专题讲座,从而使大一新生摆脱目标迷失的困惑,明确学习目标,逐步树立就业方向,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条件结合社会现实需要确立自己的梦想,让他们能够学为所爱,学有所用。毕业指导中心与基层院系联合掌握新生的思想特点并加以及时有效地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出口问题的要务。

2.积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增强网络教育实效性

高校利用网络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日益普及的互联网技术催生了微博、微信等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和便捷。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原有的传统式、灌输式、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3]要创造出学生乐于接受且艺术性和互动性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培植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将其从不良的网络信息中吸引过来。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辐射力,达到实际教育效果。使网络教育平台具有“互动性强、吸引力强、参与性强”的特点。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平等性和交互性提升了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其传播手段的兼容性、即时性拓展了交流的时空,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以博客、QQ群落、微信群、专题网站等形式,就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情感困惑、择业问题等展开广泛的交流讨论,使学生乐于参与,广泛互动,表达个人的思想愿望和价值诉求,引起他们发自内心的思想共鸣,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同时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引领学生正确的网络舆论倾向。

3.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人与环境的作用是交互的,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境熏陶,使自己的思想发生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及该环境中的人。“培养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以各种健康的、积极的因素催人向上,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4]校园文化具有传递信息、娱乐、育人等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育人功能。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性、暗示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采取渗透和自我教育等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生活即教育,离开了生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转变以往固有的形式化、格式化的空洞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环节让广大新生参与其中。大学生活多元化,不再是单调的以学习为主。各个社团、学生团体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都是一种锻炼与提高的过程。活跃校园文化,增强校园活动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使之成为德育的有效载体。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以活动文化为纽带在立体化育人网络中不断提高的。针对大一新生特点,广泛开展其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如趣味运动会、潮T设计大赛、网络辩论比赛、校园歌星大赛等,使他们娱乐其中,调节身心,在活动中获得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自觉抵制网络的诱惑,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他们提供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使新生适应并逐渐热爱大学生活,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4.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学生-学生干部-辅导员的网络式合力

“在高校中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对受教育者的尊重,调动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5]这就需要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个体,在教育过程中应体现其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性,让学生从被动受教转化为主动受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个性需求,与其真诚交流沟通。同时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意见,使其向老师敞开心扉,主动与老师交流互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是自主式的,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新生群体的关注是必要的和及时的。通过建立完善的新生档案,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生活状况、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做好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通过寝室走访、定期约谈、联络家长、设置学生安全信息员和助理辅导员等方式密切关注学生中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态。通过班集体同辈间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及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作用,形成由学生到学生干部再到辅导员的网络式合力,防微杜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密切关注新生的心理驿动并及时疏导,培养学生积极心态

党的十八大强调“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其育人的隐喻是面对“品质”,核心是培育和引导。要强化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的培养,同时努力营造积极的环境。首先要加强辅导员谈话制度,加强对新生的自尊、自爱教育以及生命、感恩教育,用师爱充分彰显人文关怀。新生尽管依赖心理严重,部分人由于腼腆不敢与老师交流沟通。思政政治工作者不能等着问题出现,要主动了解学生心态,掌握第一手情况。建立心理沙龙或聊天室,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谈话制度,及时发现新生的思想问题,做心理疏导。师德的灵魂是爱,师爱是人文关怀的最真实的体现。师爱胜于母爱,教师的关爱会让学生的思想发生重大的改变,实现质的飞跃。只有师生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得以实现,教师的引导和思想教育才是积极有效的。其次,适时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加大心理咨询部门的宣传力度。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形成系统有效的心理咨询方法,心理测试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确保新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心理咨询部门应将新生心理普查安排在第一学期期末结课之前,新生适应期才是新生心理问题集中爆发期,能否平稳度过这个关键时段决定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的成败。因此,对新生进行适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才是及时雨。同时加大心理咨询部门的宣传力度,让学生认同心理咨询,主动寻求帮助将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心理咨询部门应与广大辅导员携手为大一新生的心灵导航。

6.强化沟通交流,缔结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联动机制

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适时选择典型学生进行家访。“问题学生”的根源多来自家庭,因此需要家长与学校配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平时可以采用电话联系、发邮件或微信等方式与家长及时沟通,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提醒家长在教育子女时避免过分保护、过分监督、过分期待;要密切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把生命的独立性归还给子女,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规划;对子女的大是大非问题要给予高度关注,与学校积极配合。同时通过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会,自觉地学习社会规范。从而使学校、家庭教育沟通社会教育,三者有效联动,协调一致,理念合拍,注重实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一体的教育合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此“以生为本”,关注大学生尤其新生群体的个体成长和心理驿动特点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新生入校的适应期,洞悉大一新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诉求,适时加以引导,从入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7.

[2] 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

[4] 张耀灿,刘伟.论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J].江汉论坛,2006(5):55.

[3][5] 王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74-76.

[责任编辑:成方哲]

猜你喜欢

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大一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内隐自恋大一新生恋爱态度研究
大一新生班委选拔与培养
大一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研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