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文化观与文化建设
2015-04-23康渝生张路杨
康渝生 张路杨
摘 要: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不仅以自身的文化修养率先垂范,而且着眼于革命事业的总体目标,系统阐发了文化建设问题,为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的文化观不仅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当代传承,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产物。事实上,正是内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致思理路中的文化旨归,为我们超越传统文化的羁绊,构建文化哲学思维范式提供了前置性理论基础。毛泽东的文化观正是内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文化旨归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延展。显而易见,梳理毛泽东有关文化问题的理论建树,透视浸润于其中的致思理路,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毛泽东文化观的精髓,并且有助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实践活动。
关键词:毛泽东; 文化观;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6-0017-05
在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导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仅表现为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不仅仅表现为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而是更多地表现为开拓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追溯我们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文化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毛泽东的文化观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不仅以自身的文化修养率先垂范,而且着眼于革命事业的总体目标,系统阐发了文化建设问题,为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显然,认真梳理毛泽东的文化观,透视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教诲,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实践是不无裨益的。
一
毋庸置疑,毛泽东的文化观不仅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当代传承,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产物。事实上,正是内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致思理路中的文化旨归,为我们超越传统文化的羁绊,构建文化哲学思维范式提供了前置性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1]正是因为文化“由经济所制约”,马克思并没有将无产阶级的解放直接诉诸“社会的文化发展”。恰恰相反,马克思将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寄希望于“消灭私有制”的无产阶级革命。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只有通过变革社会经济结构的革命,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的根本转变,无产阶级才能够承担起将社会发展进程推进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在所有的人实行明确分工的条件下,不仅生产的东西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足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并且不仅是去获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并加以进一步发展。”[1]由此可见,不仅新的文化的确立必须以经济结构的变更为前提,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必须取决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革。这正是马克思暂时悬置文化问题,而突出强调革命的经济因素,即着重揭示全新生存方式实践路径的基本致思理路。显然,马克思对于文化的这种辩证认识,是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难以望其项背的。概括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思想脉络,我们或可更加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立场,这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领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充分强调和关注了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坐标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2]。因此,文化的进步是阐释历史发展的理论坐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实践坐标。马克思正是运用文化坐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生态进行考量,揭示了阶级社会产生的缘由。他指出:“在文化初期,已经取得的劳动生产力很低,但是需要也很低,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其次,在这个文化初期,社会上依靠别人劳动来生活的那部分人的数量,在同直接生产者的数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3]按照马克思的理论逻辑,无产阶级肩负着埋葬旧世界的历史重任,必将通过经济和政治上的革命,逐步“剥夺剥夺者”并最终实现人类解放,而“人的自由发展”无疑是内孕于这一进程中的文化价值旨归。
2.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哲学的人学转向,为构建文化哲学思维范式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毫无疑问,古往今来的哲人智者都曾就“人”的问题发表过一些真知灼见,但“人”却始终没有真正进入哲学的视野。如同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文化一样,“人”在哲学中从来都是处于一种“不在”的状态。与传统哲学的抽象思辨完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实现了哲学的根本性变革。着眼于现实的人的发展目标,马克思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总体界定:“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是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4]显然,实现以“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为内涵的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主张,其中彰显出明确的文化哲学旨归。
3.马克思阐释了关于共产主义的过程性理论,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提供了生存论意义上的论据
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抽象理论思辨,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的理论阐释直接诉诸现实的社会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断言:“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5]而那种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甚至公妻制的粗陋共产主义则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6]。因此,简单将共产主义归结为公有制的确立,抑或将其视为真正的平等状态的实现,都难免有失偏颇。其实,“孤立的劳动(假定它的物质条件是具备的)虽然能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能创造财富,也不能创造文化”[7]。显然,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共产主义的真正意蕴并不在于实现某种既定的经济或政治目标,而恰恰在于以不断“消灭现存状况”为宗旨的现实运动本身。由此或可得出结论,人类社会的发展存续必然会在生存方式的不断变革中逐步趋向于更加完善的未来。
4.马克思着眼于人的全新生存方式对共产主义进行了理论解读,其中展现出明确的文化旨归
其实,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共产主义并非如我们通常所想象的那样,是一种既定的社会状态,抑或是我们必须为之努力奋斗的理想社会制度。“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的社会形式。”[8]换言之,共产主义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即一种完全不同于人的现状的全新生存方式。共产主义即是通过对于原有生存方式的根本变革,实现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超越了对于未来社会的单纯经济或政治的解读,展现出明确的文化旨归。
二
如前所述,毛泽东的文化观正是内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文化旨归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延展。基于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毛泽东于戎马倥偬之中“指点江山”,于日理万机之中“激扬文字”,系统阐释了他的文化观。显而易见,梳理毛泽东有关文化问题的理论建树,透视浸润于其中的致思理路,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毛泽东文化观的精髓,并且有助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实践活动。
概括毛泽东文化观的基本理论主张,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毛泽东文化观的基本理论底蕴
一九四○年一月九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演讲,即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在这个演讲中,毛泽东系统阐释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初步构建了他的文化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次将社会的发展概括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他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9]显然,毛泽东所谓“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对文化的一种意识形态层面的解读,不同于狭义的文化。遵循毛泽东的理论逻辑,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与上层建筑比肩而立,彰显着现实的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成为社会发展的精神指南。基于这样一种理论立场,毛泽东概括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明确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0]
2.文化与革命的关系
事实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任何一种文化样态都必然因其历史性而仅仅具有暂时性的意义。换言之,文化的发展始终处在一种不断构建的进程中。毋庸置疑,文化样态的修正和调整不仅是文化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程的坚实动力。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逻辑,毛泽东深刻阐释了文化与革命的关系,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11]据此,毛泽东还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任务,着重强调了文化建设对于人民军队的重要意义,他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12]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毋庸置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而言,无异于一次重获新生的庄严洗礼,也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一次高度发展的重要契机。在民主革命时期,文化并非社会发展的主题,而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之间的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则是革命实践的焦点。新中国诞生之际,面对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行将取得最终胜利的崭新形势,毛泽东不失时机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性,预见了即将到来的文化建设的高潮。他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3]在结束了以武装斗争为中心的革命任务之后,及时开展旨在转变人民生活方式的文化建设,不仅是工作重心转移之必然,也是践行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之必需。显然,毛泽东的这一论述开启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对于我们今天着重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4.人民文化的基本立场
毛泽东的文化观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人民文化的基本立场是其最为鲜明的理论特征,这无疑是与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完全一致的。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本质时,毛泽东将其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相提并论,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同样应该是‘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即是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决不应该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文化。”[14]显然,毛泽东所主张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正是我们构建属于全体人民的共同精神家园所应遵循的基本坐标。
5.兼收并蓄的文化策略
在毛泽东看来,履践人民文化的宗旨,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确立文化发展的取向。为此,他专门阐释了对待外来文化以及古代文化的基本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判断一种文化的优劣,不仅要考察它的传承,也要关注它的包容。正因为如此,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既不能一味崇洋媚古而固持盲目照搬的方针,也不能凭借故步自封的立场对外国的和古代的文化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而必须在兼收并蓄的意义上实现各种优秀文化资源的重新整合。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毛泽东明确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苏联所创造的新文化,应当成为我们建设人民文化的范例。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15]
6.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在论及具体的文化工作时,毛泽东深刻阐发了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文化建设的内涵。在毛泽东看来,文化建设包括传承与发展两个方面的任务,而传承更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6]
第二,文化建设的宗旨。论及具体的文化工作,主要表现为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与传播,而明确文化建设的宗旨无疑是提升文化工作品位的关键。基于与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相统一的意义,毛泽东阐释了文化建设的宗旨,他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17]
第三,文化工作的评价标准。毛泽东认为,评价文化工作需要依据政治和艺术双重标准。“政治并不等于艺术,一般的宇宙观也并不等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方法。我们不但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政治标准,也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艺术标准,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不同的艺术标准。但是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18]
第四,文化建设的工作方针。毛泽东明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的基本主张,并就“双百”方针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着重强调,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19]。
三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渊薮,毛泽东的文化观则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实践的指南。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恰恰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并且铸就了未来中国发展的文化底蕴。梳理文化建设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意义,或可进一步领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真谛,确立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向。
1.文化建设的真实底蕴表现为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建
一般来说,所谓文化,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换言之,文化是现实人类生活的反映,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准则,其中包含了人们对于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因而构成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共同体。
继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一次强调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堪称楷模的丰富经验,也存在着必须引以为戒的惨痛教训。“大革文化命”险些割断我们中华文明传承的血脉;改革开放后,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潮,导致了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误读;去意识形态化的恶果是社会道德的失范和价值尺度的倾斜,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几近失落。显然,前车之鉴必须汲取,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也由此可见一斑。通过深入扎实的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拨乱反正,重塑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也会在实践的意义上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和境界,重建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式。
2.文化建设的实践旨归着眼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党的十八大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确立为根本任务,明确彰显了“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文化建设实践旨归,揭示了其中深邃的文化强国意蕴。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文化建设的实践旨归应该着眼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事实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言,文化软实力并不软。按照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逻辑,文化建设重在形成全体人民的文化共识,从而造就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只有这样,文化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明确引领和强大动力。
3.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实践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我们基本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开始步入小康社会。然而,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必然日益增长。显然,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已经凸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路向,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则构成了我们的实际工作目标。
4.文化建设的主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就成为文化建设的主题。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党中央曾经明确提出了四项基本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而且也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共识,体现了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5.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为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二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显然,后一方面的任务更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对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机制构建,以及培养造就宏大的社会主义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都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而这一任务的完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关系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更大的文化影响力。
总而言之,重温毛泽东文化观的理论阐释,承继党的文化建设传统,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明确党在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战略,从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2][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6][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9-80.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10][1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14][15][16][17][18]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19]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责任编辑:成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