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140天突出重围
2015-04-22张晓东
张晓东
随着3月31日意向创始会员国申请截止日期的日渐临近,亚投行又迎来了“一大波”想要搭末班车入会的“小伙伴”。
如今,申请加入亚投行的经济体已经超过50个。表态参与的既有亚洲核心区域的中国、印度、韩国和东盟各国,也有像卢森堡、丹麦、奥地利和荷兰这样的欧洲国家,还有像格鲁吉亚、土耳其乃至巴西这样的“非核心国家”。
在美国核心盟友的七国集团(G7)中的其他六个国家中,只有日本和加拿大尚未宣布加入。加拿大财政部发言人在发给彭博社的电子邮件中透露说“加方正在研究这一倡议,但仍需几个月时间决定”,而日本财政大臣麻生太郎则表示若能满足日本提出的一些条件,“日本可能考虑加入亚投行”。路透社评论称,日本对于亚投行的态度首次出现转折,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时刻”。
不过,由于时间限制,日本和加拿大或将以普通成员的方式加入亚投行,而非创始会员国——3月31日过后提交申请的“小伙伴”们虽然也能成为亚投行成员,但在日后的话语权方面显然比不上创始会员国。
“一开始我们是拒绝的”
全称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的亚投行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10月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尤多约诺举行会谈时首次倡议筹建的。
这个旨在促进亚洲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并为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经济合作组织直到2014年底时都尚未吸引到任何一个西方国家。到去年12月31日马尔代夫宣布加入亚投行为止,申请加入这个组织的23个意向创始会员国中几乎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亚投行彼时几乎就是中印外加东盟架构下的真正“亚洲游戏”。
《华尔街日报》在报道去年10月的亚投行首轮筹备会议中还说,很难想象有西方国家会加入这个组织。但在2015年的头三个月里,宣布加入的国家翻了番。
其中3月12日英国的加入成为里程碑般的标志,在该国的带动下,欧洲多国和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相继宣布加入,美国的游说攻势基本宣告破产。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3月12日明确表示,英国已经下定决心加入亚投行,称这“对英国和亚洲来说是一个共同投资和发展的绝佳机会”。《金融时报》报道称,英国原本打算在3月17日过后再做决定,但“有多个欧洲国家已经提前获知”,所以英国决定提前宣布。
有意思的是,小国卢森堡早于3月11日就提交了申请,但“它要求中方在两周内保守秘密,以防它的加入申请无法获得成功”。
按照现有章程,亚投行作为“多边开发银行”治理最核心问题的投票权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亚洲区域内国家和地区所占有的75%,另一部分是区域外非亚洲国家和地区占有的25%。相应的,在亚投行的15至20个董事会席位中,将仅有3席预留给“域外”(即非亚洲)成员国,这会导致7个欧洲国家为谁该进入董事会而爆发争吵。
日本财政大臣麻生太郎表示若能满足日本提出的一些条件,“日本可能考虑加入亚投行。”
《金融时报》称,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显然不如英法德的卢森堡为了避免与“列强”正面冲突,选择了“秘而不宣”的外交手段。
从美国主导下的西方国家达成一致“不参与”到欧洲各国为争取先机而大玩政治游戏,亚投行突出重围、走出亚洲只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其间英法德等美国盟友的“倒戈”成为局势逆转的关键点。
分析人士称,英法德等国对于摆在眼前的经济利益实在无法抗拒。《纽约时报》分析称,中国和英国利益的交汇,促使奥斯本宣布,英国将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中国明白奥斯本希望让伦敦成为人民币海外商业交易的平台,这将是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的第一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公开表示要建立新银行后仅仅两周,奥斯本访问北京,示好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为了赢得人民币业务,英国、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正争相拜倒在中国面前,中国人则很高兴看到这一幕。”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部负责人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
对德国和法国这样的出口制造大国而言,提振本国制造业的诱惑促使它们紧跟英国向亚投行抛出橄榄枝。一旦加入亚投行,该行以后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就会优先采购会员国尤其是创始会员国的产品,对空客、西门子以及阿尔斯通等支柱企业毫无疑问是利好。
合作多于颠覆
在现有的多边经济合作组织中,由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显然是最不愿意见到亚投行发展壮大的。上述两个组织都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并消除贫困作为目标,世行的服务范围为全世界,而亚开行则和亚投行一样聚焦亚洲,是亚投行的直接竞争对手。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 奥斯本3月12日明确表示,英国已经下定决心加入亚投行,称这“ 对英国和亚洲来说是一个共同投资和发展的绝佳机会”。
尽管在2010年时修改了投票权的比例分配,但目前世行里最有话语权的仍然是美国,它拥有15.85%的投票权,日本紧随其后拥有6.84%,中国则排第三,为4.42%。除此以外,美国也是世界银行的最大股东,自1946年成立以来,世行12任行长也都全部是美国人。
由日本和美国各自出资15.65%的亚洲开发银行虽然将总部设在菲律宾马尼拉,但其历任的行长都是日本人。
现任亚开行行长中尾武彦去年10月明确表示“不欢迎”亚投行的成立。中尾武彦称:“外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亚开行是为了减少贫困,亚投行是支持基础设施,但这两个银行业务的目的主要都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直指亚投行的“重复建设性”,并称亚开行较之更具经验,所以不惧怕竞争。
《筹建亚投行备忘录》显示,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实缴资本为认缴资本的20%。亚投行的法定资本金接近亚开行1600亿美元的2/3。《纽约时报》援引美国财政部官员的意见称,亚开行有理由感到焦虑,因为中国筹划的500亿美元资本将使得这家新银行立即成为它的重要竞争对手。
不过,竞争虽激烈但市场远未饱和。分析称现有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其实没能满足快速发展的亚洲地区对道路、铁路和电力的巨大需求。
由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还没能满足亚洲快速增长的经济需求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2010年至2020年10年间,亚洲各国欲维持现有的经济增长水平,平均每年需要投资近8000亿美元用于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68%用于新增基础设施的投资,32%是维护或者维修现有基础设施所需要的资金。现有的多边机构并不能够提供如此巨额的资金,亚洲开发银行的总资金约为1600亿美元,世界银行则为2230亿美元,两家银行目前每年能够提供予亚洲国家的资金大概仅200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早前发表评论称,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急需基础设施,但却为资金问题感到焦虑,亚投行的成立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该报援引越南经济学家黎登营的话指出,虽然东南亚一些国家在领土问题上和中国有争端,并且在政治上并不完全信任中国,但他们还是乐见亚投行的成立。“新成立的由中国主导的跨国发展银行是一个聪明的主意,中国将其庞大的财富部署在全世界,能够平息外界的担忧。”黎登营说。
随着亚投行形势逐渐明朗,中尾武彦也改口了,他在马尼拉的一个论坛上说:“成立亚投行是为了与亚开行形成互补,而非代替亚开行。”
标准谁说了算?
美国反对亚投行的最大理由就是担心中国主导下的这家银行将以扩大投资和推进建设为主要目标而忽视环境保护、当地民生乃至忽略人权等。“美国官方担心,这家新银行可能会在执行借贷、环境和劳工标准方面缺乏监管和透明度。”《纽约时报》说。
早在2011年,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赞比亚发表演讲时就警告说,一种“新殖民主义”正在威胁非洲大陆,外界普遍认为希拉里此话是在影射日渐在非洲拥有强大影响力的中国。
长期以来,美国无视中国在非活动的积极因素,指责中国在非洲不雇佣当地工人,而喜欢把国内劳工运到当地,称这是“破坏当地经济”的做法。除此以外,美方自认占据道德制高点,称中国“不在乎非洲当地领导人是否腐败、是否在贪污援助款”,美国有研究机构的一个报告说中国向非洲提供的大笔援助资金“往往被投向当地政治领导人的家乡”。
中国官方则反驳称,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公开透明和科学管理,并始终坚持以民生为主,并称“不附加条件的国际援助才是真诚的”。
毫无疑问,这些对外投资方式和理念上的差异使得美国对亚投行的未来产生顾虑。奥巴马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称,美国财政部已得出结论,这家新银行将不会满足世行和亚开行遵循的环境标准、采购要求及其他一些保障措施,包括旨在阻止弱势群体被迫流离失所的保护政策。
另外一方面,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因为过于审慎的投资方针导致许多急需帮助的国家得不到相应的款项,一些已经批准的项目则饱受低效率之质疑——尽管这些项目的确做到了高标准的环境评估。
去年美国宣布,出于对全球变暖的考虑,将反对亚开行资助火电厂。今年初,华盛顿又宣称,如果亚开行的水坝建设项目会让民众搬离家园的话,就不会予以支持。但问题在于,那些急需电力来发展经济的落后国家,诸如老挝和柬埔寨,实际上并不能负担起那些性价比相对较低的新能源项目。
“能源是亚洲经济增长的最大需求之一,而中国将能在不设置这些障碍的情况下做出项目承诺。”《纽约时报》援引亚开行一位官员说,亚开行已变得限制重重,以致于如今平均要花上最多七年的时间,才能让一个项目走完从提交计划到审批再到完成的全过程。
已经宣布加入的美国盟友比如英国和韩国等则宣称,有信心帮助中国树立起亚投行运行的高标准。“我们的政府,连同盟友,一直在敦促中国改进对该行的规划,使其管理结构和防护措施达到国际标准。”韩国财政部说,“在这一方面,我们看到了显著的进步。”